施工管理内容汇总1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P1)1.1质量施工、设计、设备、材料、环境质量1.2进度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1.3费用(投资与成本);1.4控制时间段: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实施阶段1.5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1.6与投资有关:业主、设计、项目总承包1.7项目管理的七大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2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P2)2.1决策阶段;2.2实施阶段:设计前的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的准备、保修期;招投标不单独作为一个阶段。
2.3使用阶段;3组织论三大内容(P7)3.1组织结构模式职能、线性、矩阵3.2组织分工工作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3.3工作流程组织管理、信息处理、物质4组织结构的三种模式(P13)4.1职能组织结构:多个指令源,容易产生矛盾的指令。
4.2线性组织结构:唯一指令源,指令路径长。
4.3矩阵组织结构:一纵一横,两个指令源,纵向层次减少,适用于大的组织结构。
5组织论的六个组织工具(P13)5.1项目结构图: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该项目的组成部分);用直线连接。
分解原则(5条)总体部署、项目组成、发包合同结构、目标控制、组织结构5.2组织结构图: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部门与人员之间;单向箭头连接。
5.3合同结构图:一个建设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双向箭头连接。
5.4工作流程图:用图反映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菱形框5.5工作任务分工表:每个项目、各方都要编制;程序(任务分解、确定项目经理、主管人员、主管部门的任务、编表)5.6管理任务职能分工表:各方都要编制;项目、企业均可用6项目管理的五个环节(P19)6.1提出问题、策划、决策、执行、检查7施工组织设计内容(P25)7.1工程概况7.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核心7.3施工进度计划7.4施工平面图7.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6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
7.7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总设计(对象、全局、内容)、单位工程(对象、编制、作用、内容)、分部分项工程(不是所有的分部分项工程都要编、内容)7.8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8动态控制原理:两步(P28)8.1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8.2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①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②定期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③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8.3如原定的项目目标不合理,或原定的项目目标无法实现,要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然后回到第一步,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8.4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9目标控制的四大措施(全书)9.1组织措施: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等;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组织、流程、人、责任制、会议、编制调整工作计划、规划9.2管理措施:合同(合同结构、条款、合同变更、签订附加协议、索赔、被索赔)、安全、制度、文明施工、风险、信息、现场、手段、方法、承发包模式等;9.3经济措施:资金、资源需求计划,激励措施中的费用部分;9.4技术措施:施工方面:施工方案、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设计方面: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设计变更等。
10项目经理(P33-35)10.1注册建造师、企业法人授权、任命10.2目标责任书:签订时间、签订人、依据10.3职责;8条10.4权限;9条(参与4条)10.5失误后责任:法律责任(主管部门)经济责任(企业)11施工风险管理(P36)11.1风险分区:ABCD的位置(图)、等级11.2组织风险:与人有关11.3经济与管理风险:资金、合同、安全、信息、现场等11.4工程环境风险:自然灾害,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原因等。
11.5技术风险: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程物质;工程机械等。
12风险管理的四个过程(P39)12.1风险识别收集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制识别报告12.2风险评估发生概率、损失量、等级12.3风险响应减轻、自留、转移、规避12.4风险控制监控、预警13监理工作的特点(P40)13.1服务性: 提供服务,不保证目标一定实现,不承担责任13.2科学性:专业人士13.3独立性:组织经济独立13.4公正性:业主与承包商发生矛盾时14监理工作的两个文件(P44)14.1监理规划;签订监理合同和收到设计文件后、总监主持编制、监理单位技术负责批准、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业主14.2监理实施细则;四新工程、专业性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总监批准;依据(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文件)15旁站监理的职责与权限(P45)15.1施工前24小时、书面通知15.2检查准备情况人、材、机15.3跟班监督施工方案、强制性标准15.4核查检验报告15.5做好记录15.6要求整改违反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15.7向上报告危及工程质量16人工费的组成(P46)16.1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16.2奖金;16.3津贴补贴;16.4加班加点工资;16.5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17材料费的构成(P47)17.1原价;17.2运杂费;17.3运输损耗17.4采购与保管费18规费的组成(P54)18.1五险(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18.2一金;住房公积金18.3工程排污费;19纳税人所在地不同的三个税率(P55)19.1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3.41%;19.2纳税人所在地为县镇的税率=3.35%;19.3纳税人所在地为农村的税率=3.22%;19.4税率不同的原因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不同造成的;20清单计价规范中(P58)20.1分部分项项目、其他项目、措施项目、规费项目、税金项目20.2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图示尺寸、计算规则、净量综合单价人、材、机、管理费、利润、风险费20.3不可竞争费用;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税金20.4其他项目暂定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包服务费21人工工作时间定额(P70-73)21.1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21.2框图;21.3损失时间的解释;哪些计入定额、哪些不计入22材料消耗定额(P73)22.1用量确定22.2损耗率计算;23周转性材料消耗(P74)23.1因素;一次使用量、二次补充、周转次数、回收23.2定额指标;一次使用量(组织施工)、摊销量(报价、成本核算)24机械工作时间定额(P74-76)24.1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24.2框图;24.3损失时间的解释;25合同价款的调整(P80-86)25.1事项(15项);25.212项具体规定;工程量偏差、不可抗力、暂列金额26索赔费用的组成(P88)26.1人工费包括增加工作内容的人工费、停工损失费和工作效率降低的损失费等累计;增加工作内容的人工费按计日工标准计;停工损失费和工作效率降低的损失费按窝工费计。
26.2材料费材料费的索赔包括:由于索赔事项材料实际用量超过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赞;由于客观原因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非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和超期储存费用。
材料费中应包括运输费,仓储费,以及合理的损耗费用。
如果由于承包商管理不善.造成材料损坏失效,则不能列入索赔计价26.3设备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的索赔包括:由于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非承包商责任工效降低增加的机械使用费;由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原因导致机械停工的窝工费。
增加工作内容的设备费按台班费计算;窝工引起的设备费计算,如系租赁设备,一般按实际租恁费计算;如系自有设备,一般按台班折旧费计算。
26.4利润一般来说,由于工程范围的变更、文件有缺陷或技术性错误、业主未能提供现场等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以列入利润。
但对于工程暂停的索赔,由于利润通常是包括在每项实施工程内容的价格之内的,而延长工期并未影响削减某些项目的实施,也未寻致利润减少。
所以,一般监理工程师很难同意在工程暂停的费用索赔中加进利润损失。
利率与原报价一致。
26.5P89表27索赔费用计算(P88-91)27.1实际费用法是计算工程索赔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计算原则是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
用实际费用法计算时,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即是承包商应得的索赔金额。
27.2总费用法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实际总费用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即为索赔金额。
该方法对业主不利,因为实际发生的总费用中可能包括了承包商的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善而增加的费用;同时投标报价估算的总费用也可能为了中标而过低;27.3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合理。
修正的内容如下:1)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而不是整个施工期2)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而不是计算该时段内所有施工工作所受的损失3)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按受影响时段内该项工作的实际单价进行核算,乘以实际完成的该项工作的工程量,得出调整后的报价费用。
28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P92)28.1按月结算:28.2竣工后一次结算: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建设期在12个月以内,或者工程承包合同价值在100万元以下的,可以实行工程价款每月月中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
28.3分段结算: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28.4双方约定29预付款(P93)29.1预付款的额度确定合同价(扣暂列金额)的10%~30%29.2预付时间应不迟于签发支付证书后7天;29.3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包人可催付;29.4发包人仍不按要求预付,承包人可预付款期满后的第8天停止施工;29.5发包人应承担因此增加的费用或工期,并支付合理利润。
29.6起扣点T=P-M/N29.7扣回。
30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P100)30.1施工成本的组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30.2预测:在工程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
是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的依据。
30.3计划: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30.4控制: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按动态控制原理对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