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办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设计单位设计图纸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新建项目所涉及的所有设计单位2、相关术语
设计对象:是指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工程规模、达到的生产能力等
设计结果:是指设计工作质量,包括设计成果的正确性、各专业设计的协调性、设计文件的完备性和明确性,符合规定的详细程度和成果数量。
3、管理内容
3.1设计前控制
在确定设计单位后,设计单位应该首先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及其可靠性,重点是工程勘察的重要地形地质资料和参数、水文特征的资料,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设计大纲,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基本数据和条件;设计参数、定额、指标;材料工艺审计准则,重大技术问题论证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与技术水平等。
二是建立与本项目设计所需的设计工序质量控制措施与设
计校审制度。
以上两项工作经技改部部长确认后,方可开展设计工作。
3.2设计方案论证
3.2.1 鼓励设计单位进行多方案比选和设计方案优化,包括工艺设备方案、结构体系、专业工程方案等。
对于确实为企业节省大额投资或者较好的建议的,经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3.2.2对重大方案比较,设计单位有义务做出技术经济选择的意见,并提出优化设计措施意见。
3.2.3对重大技术问题或技术复杂的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组织专门的科研实验,研究落实,在进行全面比较选择优化的方案。
3、设计工作质量的检查
3.1.设计文件的完备性。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工程形象的各种文件,各种专业设计图、规范,设备清单和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说明,以及设计依据的说明文件、边界条件的说明等,设计文件应能够为施工单位和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所理解。
3.2技术改造部会同相关部门分析设计构思、设计工作内容、设计成果的正确性、全面性、安全性,识别系统错误和薄弱环节。
分析工程设计付诸实施和工程建成后能否安全、搞笑、稳定、经济的运行,是否适用、美观,能否与环境一致。
3.3设计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特别是必须符合强
制性标准要求的防火、安全、环保、抗震标准,以及某些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此项工作主要由潍坊市图审中心完成。
3.4技术改造部主要负责检查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以下问题:
3.4.1技术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施工的可能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3.4.2设计中未考虑将来运营中的维修、设备更换、保养的方便;
3.4.3设计中未考虑运营的安全、方便和运行费用的高低;
3.4.4设计基本资料不详实或深度不够。
4、设计成果评审
4.1功能性
4.1.1建设规模、生产能力、产品方案、工程组成等符合设计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基础工程设计(初步设计)审批文件;
4.1.2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装置配套合理,适应生产装置要求;
4.1.3总图及装置布置合理,相关防护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4.2安全性
4.2.1总图布置、地基处理、设备、管道及建构筑物设计安全可靠,具有合理的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2.2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应满足防火和防腐等规范的要求。
4.2.3根据生产危险场所的特性与要求,对总图、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的设计与选型应满足
4.2.4
4.2.5
4.3可实施性
4.3.1
4.3.2
4.3.3
4.4经济性
4.4.1
4.4.2
4.4.3
4.5时间性
4.5.1
4.5.2
5、
拟稿:夏保青审核:许子志批准:程会明
项目变更申批单
编号: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