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角年级下册第80~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利用比例尺、量角器等解决平面图中的问题,并用数对表示位置。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复习与总结“图形与位置”有关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平面图、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复习,运用多种方向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难点:在复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对数学的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图形与位置”的知识点,为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应用打好基础。

二、回顾与整理平面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平面图。

教师:仔细观察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
学生甲:王村在镇政府的西北方向。

学生乙:四里庄、军屯在镇政府的同一个方向。

学生丙: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50000。

2.提出问题(1),让学生实际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

重点交流方法:先量出镇政府与各村庄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3.提出问题(2)。

学生实际测量,并利用前面得到的距离及角度数据,描述各村庄的位置。

学生甲:刘庄在镇政府北偏东30°方向1350米处。

学生乙:郝庄在镇政府南偏西40°方向750米处。

......
4.提出问题(3)。

让学生在教材上标出汽车站的位置,然后交流。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
1.出示教材第81页例2。

A(l,6)B(2,l)C(7,2)D(6,7)E(6,6)
2.提问:毎个字母中的数对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学生甲:A的位置在第1列第6行。

学生乙:括号中的数字,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
3.在教材中的坐标纸上描出A、B、C、D、E各点的位置。

在展示台上边展示边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根据数对确定五个点的位置的。

四、巩固与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