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难点的命题趋势和学习方法

生物难点的命题趋势和学习方法

生物难点的命题趋势和学习方法
(课内基础不再详述,以下部分想冲高分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总的来说,高考生物命题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灵活化了,生物不再是一门靠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学科了。

当前版本教材投入使用也有一些年头了,常规知识点在往年命题过程中早已出尽,大家都掌握的知识点也不利于拉开差距。

于是命题人剑走偏锋,命题不断得创新化,纵观今年各区一、二模拟,各类课外知识或课内一笔带过的知识层出不穷,这也就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课外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提醒各位高三考生及即将升至高三的生物考生这么几点:
一、落实教材,细节全攻克:总是有同学觉得学科知识是有重点、考点的,剩余教材上的一些部分就不需要太过于关注了。

很不幸地告诉你,高中生物不存在所谓重点与非重点,而应该是非常重要和一般重要之分,它们都可能会出现在你的试卷上。

这与高中阶段的生物特点相符合,难度不高,所以只能追求知识的广度了。

所以各位,书上诸如《广角镜》、《思考与发现》等版块,都务必去看一下,哪怕留个印象也好。

说的极端一些,四册书上的每一幅插图和每一段文字(除了英语),都应该去看一遍。

易被忽视的点举例:
1.胆固醇在细胞膜上的作用(第一册-细胞结构)
2.昆虫: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第二册-内分泌)
3.激素:促胰液素、肠抑胃素、心钠素(心房利钠肽)【心房利钠肽已在模拟考中出现过】(第二册-内分泌)
4.光抑制、光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第二册-植物激素)
如果你发现以上内容你从未看到过,那么证明你的确忽视了教材,抓紧时间再仔仔细细看一遍教材吧,很多偏门的知识点等你来发掘。

二、求其解,更要求其甚解:课内知识点很多,切忌死记硬背,很多课内知识应当了解一些它的背景知识,更加有助于掌握。

当然,如果学校生物老师做一些这方面的引导与拓展那是最好,如果生物老师不是很理想,那就要靠大家自身去挖掘了(这点特别针对高二同学而言,高三同学目前做这项工作也应来不及了)
例:
课内知识点-在柱头涂抹生长素,形成无籽番茄
这个知识点要想真正掌握就必须首先掌握花的结构:
请大家看上图黑线所指的结构,一般一朵花内部包含雌蕊和雄蕊。

上半部分:中空柱状结构——花柱(其顶端即花柱顶端称柱头)雌蕊
下半部分:膨大圆形结构——子房(子房内部含有胚珠,胚珠内含雌配子)
上半部分:膨大结构——花药(期内含有花粉,即雄配子)
雄蕊
下半部分:丝状结构——花丝
正常情况下植物的授粉结果过程:
1.同花或异花的花粉从柱头进入雌蕊,经由花柱,到达子房内部,与胚珠结合,即受精
2.受精后胚珠在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会合成生长素,子房壁受到生长素刺激后就会发育成果皮。

最终产生完整的果实。

无籽番茄的培育过程:
1.为了防止种子的产生,必须在授粉前去除雄蕊,并套袋隔离。

未受精的胚珠最终不会发育成种子。

2.第1步虽然达到了“无籽”的目的,但同时也阻绝了生长素的合成,故为使子房壁膨大形成正常果实,在柱头涂抹生长素或其类似物,经花柱流入后刺激子房壁。

注:1.涂抹生长素的量远不及胚珠自然发育成种子时释放得多,故无籽果实较小
2.注意与无籽西瓜原理区分
三、关注时事,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是一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故大家要关注时事热点中的生物问题,一方面可能会在考试中遇到,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生物学思维模式。

这些内容多涉及一些课外的内容,但与课内也会有一些关联,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资料了解。

例:
(近期热点)
1.PM
2.5与巨噬细胞(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15年二模已考到)
2.基因工程(崔永元的转基因之争)
3.乙肝病毒(天津师范大学一女生因乙肝跳楼自杀)
4.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及濒危性(近期有猎杀大熊猫的犯罪嫌疑人落
网)
5.酒精中毒(2岁男孩饮用白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死亡)
(考题中出现过的部分超纲知识点)
1.光呼吸
【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
2.磷酸丙糖转运器
【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


3.景天酸代谢(CAM)
【夜间吸收co2以苹果酸形式固定,白天气孔关闭,co2来源于苹果酸】4.糖异生
【糖酵解的逆过程,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过程,典型:乳酸与酒精-丙酮酸-葡萄糖】
5.阿尔兹海默症
【俗称老年痴呆症,具体原理见15二模静安、青浦、宝山合卷】
6.孟买型血型
【ABO血型还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H、h有关】
这部分难度较高也较多,此处仅为举例,希望大家可以适当关注课外,注重日常积累,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