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核心原则讲冬季养生的文章很多很多了,我就不再乱七八糟罗列番了,只说几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东东。
先说下冬季是哪几个月?农历10、11 、12 月,农村都是按农历来走的,但是现代人尤其很多都市的朋友对这个可能有点懵,我们平时工作法定计时都是阳历,拿2015 年来说,冬季指的是20.15.11 到2016.2 月。
冬”本意是“终了”的“终”,一定要好保养,不然不小心就真的赤裸裸的例子!农村人再长寿也不是铁打的,经不住寒气的折腾。
冬季养生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动物都蛰伏冬眠不动,落叶的植物叶子掉光,将生机藏于大地之中;青蛙和蛇也蛰伏于泥土之中,开始了整个季节的“冬眠”。
自然万物也无不围绕四时季节变化而变化,无不遵循自然规律而生生不息。
人体也是如此。
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出汗减少,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症状。
终了!我们这里有个地方天一冷,多位老人集体仙游去了,这是湿气在冬天的副作用,有朋友说最近尿频了,这是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导致,说白了就是湿气大,之前没好好的调理祛湿,冬天了想去湿也不容易了,其他季节还能运动下出下汗,冬天这样做效果不大。
肾功能好还行,不好的真的加重肾负担。
当然,肾虚者另论了。
内经.四气调神论》如此说冬季养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泻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 图1 冬季养生的核心在于“藏”,把握不好这个,会伤及身体根本,来年生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句经典名句强调的也是一个藏字。
何谓藏?“寒”只是冬天的外部特征,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角度来讲,藏,才是其真正的含义。
为什么要藏?就好比储蓄,冬天里不断往银行里存钱,来年的开支就可以应付自如;也好比一个水库,你冬天里把水贮满,来年的春种秋收你就可以收放自如。
假如冬天不藏,那么来年就会无“存款”可用,身体也会趋于衰竭,无力抵抗各种疾病的袭击。
如果没有冬天的收藏,就谈不上其它三个季节的生机勃勃和硕果累累。
藏什么?主要是藏肾精,前提是先把肾关给闭合了。
肾关是个抽象概念,其闭合和意念有着直接关系,意动心动,心动身体跟着动,有的朋友就光靠想就能把肾搞虚了,可想而知意念的力量是相当大的。
冬天是真正的清心寡欲的季节,心 不能妄动,才能真正守住身体。
以几个关键词总结冬季养生核心:寡欲节欲保肾精,防寒保 暖护肾元,情绪低调内敛,适度进补调理。
图 2 具体说说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 就是伤了肾。
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 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 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
厥就是四肢冰冷,如 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 天来。
如果冬天没有养好, 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对 面内经引用的解释 )黄帝内经》讲“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化气,气化神,因大家对保肾护精的重要性有个重视,列一些常见的肾气虚的 反例:1)头发脱落、发质干枯。
“肾主毛发”,肾气足的人头发浓密而荣光,肾气不足的人头发脱落、发质干枯。
2 )面色较暗 或脸色青白无光泽,肾气足的人皮肤光泽正常。
在冬天没有 把肾气补上来的女性,春节过后,易生面斑,春天尤重,中 医上称为“肾锈”。
此,“精神”二字是连着用的,精足神足,神安益 精。
为了使3)记忆力下降。
“肾主骨,生髓,通脑”因而“肾主智 ”。
记忆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肾气渐衰之故。
4 )易生骨质增生、骨质 疏松、牙齿松动诸症。
“肾主骨,牙为骨之余”凡是肾气足的 人颈椎自然挺直,人体轻松挺拔,肾气不足的人容易骨质增 生、骨质疏松;肾气足的人,牙齿白而亮,年过 80 也完好无损,肾气虚的人牙齿松动,有的 40 岁就牙齿脱落。
5)容 肾气足,二便正常。
肾气虚的人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 凌晨便急、便稀,是由于肾阳虚导致命门火衰之故;肾气不 足严重者,易患二阴炎症等顽疾; 6 )易惊恐,心神不定。
肾主恐,肾气虚的人易恐惧不安,常常觉得有人要捕拿他 样,严重者出现精神疾病; 7)易导致耳鸣、听力下降。
肾 开窍于耳,肾气不足,易导致耳鸣耳聋; 懂得天时的人,会养生的人,就会明白闭藏养阳之道,有决 心的人已经在心里下了决心要采取一些行动了,贪图享乐的 还在试图延续某种快乐,不多说了,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懂 得。
图 32 、防寒保暖。
黄帝内经》讲冬天要“去寒就温”。
因为只有保持温暖,才 能使阳气不泄于外。
阳气有着护卫人体的特性,当寒气侵袭 人体的时候,阳气会从体内从潜藏状态转为散发状态以抵御 寒冷,因此冬天衣着过于单薄有伤人体阳气。
还经常看到大 街上有姑娘穿着裙子,妆卸后有的脸总是青白色,或者是黑易小便失禁, “五更泻”肾。
与膀胱相表里,肾下开窍于二阴”,色,伤到阳气了。
重点三个部位:脚,背,头。
阳气虚的人,这三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人一到冬天双脚就象冰块一样冷,还容易头凉、背凉、头痛、背痛。
肾阳不足的人因为缺乏推动心血管的能量而缺乏足够温热的血液温暖四肢而导致手脚寒凉,很多姑娘就怕冬天,其实就是阳气不足,手脚冰冷说到底还是气血不旺,肾阳不足。
1)脚。
“热水洗个脚,胜过吃补药”,“凉从脚上起”。
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在人体经络中,有六条经络起始汇聚于脚,冬天通过温暖双脚而温暖脏腑,达到“丹田暖和”的目的,大家知道,丹田就是藏阳气的地方,冬天洗脚实际上也是补阳气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冬天手脚不温的人,更要在睡前用48 度左右的热水泡脚(加些川椒、食盐也可),并可以适当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
泡脚以脚暖为度,不可因水温过热而使人出汗,出汗则为过头了,反而扰动了阳气。
2)背和头。
上午10 点以后,只要是晴天,可于室外散步、坐伏或轻度的体育活动,使太阳晒到人体的头部和背部,最简单的补阳法。
冬天晒太阳,可使人一身温暖,浑身舒适通畅,因而有“冬季阳光是补药”的讲法。
另外,房屋要关严实,睡觉要多盖被子,出门要多穿衣服,甚至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
少吃生冷瓜果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
3、运动与睡眠见过一些英雄壮举,冬天脱光光跑步,游泳,号称冬泳,还365是老人,不反对不支持,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这种寒冷的洗 礼,不要光看表面,人家可能受过特殊训练,比如一年 天每天坚持跑步锻炼,你运动过几天呢?人家耐寒力已经很 逼了,试试无妨的。
普通人不建议这样做,来这么一次, 身体要耗费很多的自身热量 (阳气 )来抵御寒冷,本来就虚,结果会虚上加虚,不提倡这种为了荣誉而牺牲自我的精神。
原则是不要出汗太多,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 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
进行了一些总结,凡是泄的方式都 不适宜在冬天进行。
.减肥、节食、剧烈运动、拔罐 .热水洗浴、背部按摩保健、 蒸桑拿 .长跑、球类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慢跑,跳绳图4 睡眠: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天黑早,阳气收藏早,因此早睡养天起居顺应天时之道。
按说晚上 9 点就要睡觉了,估计是不 现实的,上了床也睡不着, 10 点左右,不要超过 11 点,起 床 7-8 点,勤奋点的至少要等天亮堂了,有了阳光更好。
这 是个标准,当然了解你有你的难处,肯定是做不到了,也就说,熬夜的接着熬夜,赖床到中午接着赖呀,我是说给那 些爱自己的人的。
冬季熬夜的害处更大,还要忍受寒气的侵入,有时候我除了”。
阳;天亮迟,阳气升发也迟,因此晚起可以固阴精, 此谓冬同情之外,其实也就提醒下大家,毕竟过后一切照旧。
小提示:晚上早点上床,揉搓脚心(涌泉穴),用手掌搓热后腰(肾腧穴),这些穴位有养肾安眠的作用。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
可双手抱膝,让背部在床上前后滚一滚。
双腿上举,做空蹬自行车,先正向再反向。
活动一下身体的主要关节,使气血通畅后再起床。
4 、低调内敛。
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将自己的心事,情志藏匿隐伏起来,不要暴露,不要被外人看出来;就像有什么私心似的,就像已经得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东西似的,暗暗高兴,不要再到外面去寻觅了,冬三月就是要“玩深沉”。
这是一种抽象说法,并不是一定要你这么做,整个人应该处于一种内敛状态,情志不可外抒。
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也明确指出:有一种病名叫做冬季忧郁症,一到了冬天人就无法提起精神,集中精力,或者焦躁或者特别容易疲劳或者精神忧郁等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难以用精神来调节了,因为这是脏腑失衡的外在表现。
冬天里肾气不足、肝气不舒的人容易悲郁,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养肾调肝。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图55 、进补调养。
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形象地说,头年冬天好好进补,第二年就可以上山打得老虎。
肾经在冬天最为活跃,大部分身体虚弱或失衡的人都由肾虚而引起,而冬天里天寒地冻万物闭藏,进补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不容易上火,因此冬令进补符 合天时,事半功倍。
分不清的请找医生。
肾虚的朋友在冬天里补肾容易奏效,但请注意有个前提,即基”。
不然补而无功! 冬天本是补肾养精之际, 如果不补反耗, 则“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疼不能俯仰”,导致诸病丛生。
有慢 性疾病的人会导致复发或病重,比如腰疼。
再说怎么补?药补: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提下六味地黄丸 (之前在朋友圈 xuzhen2018 说过很多次了 ),如果你确定是肾阴虚可以试试,不然还是别试了,如果是阳虚吃这个,后果很严重。
不少朋 友老让我推荐药物,我果断拒绝,虽然是卖货的,但要卖给 真正需要的人,不需要的我是拒绝卖的,这和价钱无关!做 自己给自己看病不靠谱,还是去医院开方子吧,要对自己的 身体负责! 当然有些勇敢的朋友还是想试试:提醒补药并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多多益善。
很多补药都有一定的偏性。
补阳药 (如鹿茸、附子、肉桂等 )则药性温燥, 过量服用则助火伤阴。
补阴药 ( 如 生地、知母、 麦冬等 )性味苦寒, 如果过量服用则会损伤人体虚则补之,实则泄之”,提醒大家虚证要补, 实症不适合补,调理肾的时候,百日之内, 不得泄 精。
这就是所谓的“百日筑人总要有点底线的嘛。
药不能乱吃, 中成药都没什么针对性,阳气,致使阴寒之邪在体内凝结。
其他的不一一列举。
图6 食补:“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
中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适合阳虚。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的谚语。
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