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作者:张怀成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04期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开始。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一开始是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的。

因为在化学中,会有很多让学生觉得“神奇”的物质变化,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策略方法上的失误,学生的兴趣会逐步消退,教学工作本来所具有的优势逐渐变为劣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并满足学生的意愿,真正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本文即从巧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形式和拓展实验空间三个部分,对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是一个难点。

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当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赖于化学学科的发展进步。

换句话说,没有化学学科,人类的生活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化学世界中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变化虽然令人目眩神迷,但是其本质上与数学、物理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理论知识内容极多,学习难度也比较大。

如果无法在初中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未来学习化学知识时可能会面临难以解决的巨大困难,失去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

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知识,还要激发出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化学知识学习方法,改善化学学科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一、巧设问题情境
上文已经提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又变化无穷。

有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就在于没有建立起化学知识与生活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联系,觉得化学“不可捉摸”,不知道从何下手。

如果教师缺少灵活的知识导入手段,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

而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特别是现实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直接解决心中的疑惑,从而意识到化学的“有趣”与“有用”。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师可以先向大家提问:大家的家里是否有净水器?是否订购了桶装水?桶装水中的成分又是什么呢?经过一连串的问题,学生首先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有的学生可能平时善于观察,回答桶装水中可能还有矿物质,而净水器能够过滤掉水中不好的东西。

然后教师再继续提问:这些不好的东西又是什么?没有了所有其他杂质,水又是以什么基本物质组成的呢?这样一来,本单元的内容就从生活问题出发都串联了起来,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解决对生活的疑问。

二、创新教学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