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现场快速检测基础一、概述(一)现场快速检测定义及特点1. 概念现场快速检测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同国标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够在现场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行为。
2. 特点现场快速检测有以下特点:⑴应用于现场。
⑵实验准备简化。
⑶样品处理简化或自动化。
⑷结果判读直观化。
⑸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30 分钟内出具结果。
(二)衡量快速检测方法优劣的指标1.技术性指标⑴灵敏性即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合格食品(项目)的检出能力,这是作为快速检测检测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指标,快速检测方法只有达到一定的灵敏度(检测下限),才能保证不合格样品(项目)全部被检出而不漏检。
针对不同样品中的污染物其快速检测方法需要相应的灵敏度⑵特异性即针对性强,假阳性低,一种快速检测方法最好只针对所检测项目,其他非检测项目或物质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另外,特异性还意味着有较低的错检率,错检率和假阳性太高将会大大增加可疑阳性结果实验室确认的工作量。
假阳性可以通过重复的快速检测试验而降低。
⑶稳定性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对同一样品同一项目的快速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包括有较高的效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2.可操作性指标⑴便捷性从采样到样品制备,从实验准备到操作过程,能够方便操作并快速完成。
尤其是仪器容易操作,结果容易判读,适合于基层一线人员开展工作。
⑵经济性快速检测作为对不合格产品的一种筛检方法,需要筛检的数量大,要求单件快速检测成本要尽量低,以便于深入广泛开展各快速检测工作。
⑶检测的种类多、范围广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尽可能多的样品种类进行筛检,以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三)现场快速检测的特性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在本质上都属于检验或检测的范畴,都是将物理特性、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等应用到检测中。
2.现场快速检测之所以在卫生监督体系中受到格外重视,是由于该项技术与实验室相比有如下优势:实验室检测的劣势:⑴实验室检测数量有限⑵实验室检测样品周期长⑶实验室检测样品费用高现场快速检测的优势:⑴快速(缩短检测周期)⑵便捷(减少执法成本)⑶高效(提高执法效率)3.缺点⑴易干扰:受操作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⑵缺标准⑶计量认证二、现场快速检测分类1 •主要技术指标。
有测量范围、检测限、稳定性(包括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及噪声) 、响应时间、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能力和准确度等。
2.要求⑴测定范围用于现场监测仪器的量程应包括0-10s 范围,s 为标准中规定的限值或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同)在测量范围内应尽可能呈线性关系。
⑵检测限分析仪器要求的最低测定量应小于或等于1/5s。
⑶稳定性分析仪器的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以及噪声水平应小于或等于仪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以称满量程)± 1%。
⑷响应时间被测物的响应时间与仪器测量原理和类型有很大关系,很难作出统一规定。
对于电化学分析仪应小于5min ,而其它仪器应小于2min 。
⑸精密度重复性误差在仪器量程上、下限值点,重复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10%,全量程范围内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就应小于7%,再现性误差3 台或3 台以上仪器,在仪器中间量程点,重复测量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7%。
⑹抗干扰能力仪器对现场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的干扰系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
⑺准确度在测量范围内仪器示值与约定真值之间相对误差应小于10%。
总确不定度小于或等于25%。
3.性能检定的内容稳定性实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噪声)、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灵敏度和检出限、精密度评价实验、响应时间、抗干扰实验、准确度评价实验。
4.现场检测仪器的校准(1)零点校准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置于调零档,将零空气或零点校准气,从进样口进入仪器,待基线平稳后,调节零点旋钮,使仪器基线对零。
(2)稳定性校准a. 单点量程校准是对呈线性关系的仪器常用的校准方法。
实际上只校准仪器量程的上、下限值。
上限值取满量程的80%-90%范围内任一浓度点,下限值取零点。
上、下限值校准后,连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全量程都校准了。
所以单点校准又称为线性度校准。
校准步骤:待仪器零点校准后,从仪器进样口输入量程校准气(浓度为满量程的80%-90%标准气体)。
待仪器输出示值稳定后,调节量程旋钮,使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的约定值相一致。
零点校准和单点量程校准需进行两次。
b. 多点量程校准对于非线性仪器常用多点校准。
一般校准全量程5个浓度点(0、20%、50%、70%、和90%),校准步骤与绘制标准曲线方法相同。
(3)对照样品校准(4)气体流量校准(5)其他仪器如玻璃电极,传感器、比色计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一、应用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检测机构及人员、检测方法和频率、检测项目和操作规程以及出具检测报告的形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二)规范性的原则检测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监督检测规章要明确检测的程序要求。
规范机构和个人的行为,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保证出具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准确性原则保证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人员进行培训。
对设备耗材,标准物质进行管理,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环境进行管理。
二、适用的相关法律(一)公共卫生体系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法律法规《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标准化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三、应用范围(一)日常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卫生监督工作中涉及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室内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放射防护等,常规的方法不能完全发现其中的问题,须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专业设备,通过开展现场检测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二)重大活动保障在提供重大活动保障时,通过现场检测可以及时掌握现场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等卫生状况,现场确认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应用,是高科技成果在卫生执法领域的体现,可以帮助卫生执法人员在处理相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赢得时间,快速查找事件原因,为卫生监督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常用检测指标与标准(一)饮用水卫生监督1、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等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剂含量、PH值、重金属等指标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卫生标准,快速对生活饮用水作出初步评价。
2 .检测项目混浊度、余氯、二氧化氯、PH、氟化物等。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1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旅店业、文化娱乐场所等7类23种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游泳池场所、淋浴场所池水的卫生状况检测。
21 .适用范围对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放射剂量水平监督检测。
2 .检测项目X、Y、中子照射,a、B表面污染,医用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等指标。
(四)学校卫生监督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小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校。
2 .检测项目照度、噪声、室内温度、室内空气质量(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水质(浊度、余氯含量)、学校内建筑设备、设施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等。
五、现场快速检测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一)仪器的选择应根据检测目的、对象、被测指标、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方法、量程等技术参数选择符合国家检测检验评价标准及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
(二)确定现场快速检测指标和方法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方法,其次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共12个)2.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约40个)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 健康相关产品(2个)检测规范: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 职业卫生(1)劳动卫生标准(2)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标准检测方法: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 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样规范: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 饮用水样的采集与保存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一一准确、明了1、公共场所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经常性卫生监督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突发事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等提供依据(四)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在检测前,应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性质、规模大小、相应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检测点数量、位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1、空气质量的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2、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3、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米,高度0.8〜1.2米。
4、确定监测点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室内面积V 16血2,测中央一点;16 m2〜30血2,对角线三等分测两点;30怦〜60血2,对角线四等分测三点;60怦以上梅花设点测五点。
5、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等微小气候,采样量和采样时间。
浓度单位ppm 与mg/m3的换算公式:mg/m3=M/22.4 X ppm X [273/(273+T)] x(Ba/101325)M--为气体分子量ppm---测定的体积浓度值T--温度(C)Ba--压力(帕斯卡)(五)监测数量要求1 、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
2、核(发)证时空气监测应该监测一天,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采样一次,或者在营业前、营业中、营业结束前各采样一次。
每次采样应测平行样。
3、经常性卫生监测可以只进行一次性监测或者在营业高峰期监测一次,每次采样应采平行样品。
4、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时,要连续监测三天,每次监测必须采集平行样品。
5、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监测时,其监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对各类卫生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超过10 件的单位,各类物品的采样量应在1 件以上。
(六)检测项目的确定1、根据检测目的,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地方卫生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项目;2、没有国家或地方卫生标准的,可参照同类卫生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确定检验项目;3、特殊情况下根据卫生监督需要和受检对象提供的有关资料予以确定。
(七)现场快速检测数据处理1、原始记录是记载检测数据的证实性文件,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应注意规范性和标准化要求,要遵循“谁出错,谁改正”的原则。
2、数据整理:测定的数据与监测仪器灵敏度和分辨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