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军政军民关系融洽,连续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
上世纪20年代初,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家乡沂蒙山宣传真理,播下革命火种。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山东、华东局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
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蒙山沂水间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战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热血。
革命前辈、人民子弟兵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这片热土上赴汤蹈火,奋勇杀敌,流血牺牲。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人民子弟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爱人民如父母的高尚情操感动着沂蒙人民,教育着沂蒙人民,与沂蒙人民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
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万众一心,全力支前。
沂蒙根据地460万人口中就有20多万人参军,120多万人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
英雄的沂蒙儿女以“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精神,与人民军队一起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谱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光辉乐章。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光荣的沂蒙儿女与党政军
一起,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书写着更加恢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画卷。
沂蒙人民与党政军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党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的高度重视。
1992年7月,江泽民同志到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
2002年1月,胡锦涛同志到临沂视察,对弘扬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临沂几任领导班子坚持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沂蒙精神成为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期以来,军分区全体官兵把临沂当故乡,把人民当亲人,扎根临沂,践行沂蒙精神,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临沂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是在城乡规划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军分区、部队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
在部队建设中,我们密切配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在共同的事业中,形成了团结协作、并肩战斗的优良传统,也结下了鱼水般的深情厚谊,这是军分区首长们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官兵弘扬沂蒙精神、讲大局、讲奉献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城乡规划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军分区首长、向全体指战员、人民子弟兵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
军分区组织这次用“沂蒙精神”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
价值观教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沂蒙精神武装头脑,推进大临沂新临沂建设,续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篇章是时代赋予我们共同的庄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