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迎峰煤矿
2014年4月份
瓦
斯
检
查
点
设
置
计
划
编制人员:蔡旭
编制单位:通防科
编制日期:2014年3月30日
会审意见通风矿长(意见):
通防工程师(意见):
总工程师(意见):
矿长(意见):
4月份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
迎峰煤矿是设计15万t/a的生产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采用FBCDZ—No.18/2×30kw主要通风机,通风方法抽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当前开拓巷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底车场,准备巷道布置有轨道上山、运输上山、回风上山、运输联巷,布置有1802回采工作面,1803运输巷、180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设立甲烷传感器的地点,应当分别将便携式光学检测仪、便携式检测报警仪,甲烷传感器检测数据进行比对。
并将每次检查的数据填写到瓦斯检查手册、现场牌板以及汇报调度室。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
一、4月份计划瓦斯检查地点及检查频率如下:
1、1803运输巷
①工作面;(每班至少3次)
②回风流;(每班至少3次)
2、1803回风巷
①工作面;(每班至少3次)
②回风流;(每班至少3次)
3、1802采煤面
①运输巷(下出口);(每班至少3次)
②采煤面(上出口);(每班至少3次)
③回风巷;(每班至少3次)
④上隅角;(每班至少3次)
4、水泵房;(每班1次)
5、主、副水仓(每班1次)
6、架空乘人装置(猴车)操作室;(每班1次)
7、采区变电所;(每班1次)
8、轨道上山中部配电点;(每班1次)
9、轨道上山绞车房;(每班1次)
10、总回风斜井;(每班1次)
11、各测风站;(每旬1次)
12、1号密闭(1801回风巷);(每周1次)
13、2号密闭(1801运输巷);(每周1次)
注:本矿未采用爆破作业,不存在“一炮三检”工作内容。
二、瓦斯检查制度
1、瓦斯检查员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国家授予培训资格的单位培训合格后,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瓦检员在入井前应当仔细检查检测瓦斯浓度的仪器,并调试合格保证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方能入井使用,不能使用
的及时更换报修。
3、井下各个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CH4浓度3次,CO2浓度至少检查2次,各个硐室每班至少检查CH4和CO2浓度1次。
4、各采掘工作面CH4浓度检查结果应当及时汇报调度室,有异常时,及时请示报告有关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5、井下各工作面CH4浓度达到0.8%时,立即制止一切作业,并汇报调度,同时组织工人有序撤退至地面或永久避难硐室。
百分百杜绝瓦斯超限作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行为。
6、瓦斯检查的数据要及时填写至瓦斯检查手册及牌板中,严禁漏检、假检行为。
7、瓦斯检查牌板的内容应注明检测时间、检测班次、检测地点、检测次数(频率)、检测人员、检测内容,同时根据掘进进度需要及时移动牌板位置。
8、瓦检员按照规定进行瓦斯检查工作,根据情况可增加检查次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方式为现场交接,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不得离开,交接地点分别为1803运输巷临时躲避硐室、1803回风巷临时躲避硐室、1802采面运输巷,接交班还应做到“口对口”、“手对手”,将当班存在的“一通三防”问题及遗留未处理完成的问题详细传达清楚;瓦斯检查应遵照制定的检查路线、及工作面巡回检查路线进行瓦斯浓度检查工作。
9、入井检查路线如下:
①路线A:水泵房——猴车操作室——轨道上山绞车房——1801回风巷密闭(1#)——1803运输巷回风流——1803运输巷工作面;
②路线B:主、副水仓——采区变电所——1801运输巷密闭(2#)——轨道上山配电点——1803回风巷回风流——1803回风巷工作面;
③路线C:总回风斜井——1802采面运输巷——1802采面——1802采面上隅角——1802回风巷
10、工作面巡回检查路线
1803运输巷:回风流——工作面(往返)
1803回风巷:回风流——工作面(往返)
1802采煤面:进风巷——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往返)
11、瓦检员下班升井后要及时填写瓦斯日报,将日报内容报送、技术负责人、矿长等有关领导阅示、审核,审阅后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签字并妥善保存,至少保存1年。
12、瓦斯检查过程中,一旦检测CH4浓度超过0.8%,瓦检员有权立即制止一切工作,汇报调度室并组织工作人员撤退。
三、人员配置计划
4月份瓦斯检查人员计划10人,具体工作由通防队长安排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