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 问题4: 问题4:作者认为他获得安宁、幸福吗? 问题5: 问题5:人们参观此墓式的心情如何? 问题6: 问题6: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 问题7: 问题7:人们如此敬仰他,是否仅仅因他的坟墓极为朴素? 问题8: 问题8:文中还提到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墓地的奢华, 其 作用是什么? 问题9: 问题9:文中还是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 问题10: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 问题10: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
崇礼一中 任艳芬
一、说教材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河大版八年级第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三单元的第四篇。 本单元以“历史的长河” 本单元以“历史的长河”为主题,由两 首词、一篇文言文、两篇现代文组成。单 元教学要求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 内容要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题3: 问题3: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 荒郊野外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 呢?
列夫. 列夫.托尔斯泰
• 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 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
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 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 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 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 卡列尼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 战争与和平》 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 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 《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 少年》 青年》 《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 一个地主的早晨》 哥萨克》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琉森》 等。 • 评价: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 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高峰。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 高峰。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
问题4: 问题4:作者认为他获得安宁、幸福吗?
获得了 墓地的宁静,写景部分即:“ 墓地的宁静,写景部分即:“夏天,风儿在俯临 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 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 的土地。从景物来装饰托尔斯泰墓,表明时间在 行进中,让人感到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永 世长存。
问题10: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 问题10: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最美的?
• 墓的外形:朴素美 • 墓的实质:人格美
总结: 总结: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 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 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 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 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 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 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深切的歌颂托尔斯 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在作者对托尔斯泰 的歌颂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最朴素最动人。
2、课文简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借游览托尔斯 世间最美的坟墓》 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 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 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 让人们永久记住。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本文寓情于景,平淡其外激情 )知识目标: 了解本文寓情于景, 其中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①概括、感悟、理解能力的培养。 )能力目标: ②捕捉、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①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 )情感目标: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审美意识。
问题7: 问题7:人们如此敬仰他,是否仅仅因他的 坟墓极为朴素? 不是,因为他生前具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 人格,即人格美(不重名声,淡泊名利, 品格高尚,精神崇高)
问题8: 问题8:文中还提到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 墓地的奢华,其作用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 手法,反衬托尔斯泰墓 逼人的朴素。伟人与伟 人比,使人体会到这幽 暗小土丘的“宏伟”, 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问题3: 问题3: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 荒郊野外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 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
文中第一段“ 文中第一段“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 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托尔斯泰生前精神 饱受痛苦,为名声所累,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 坟墓中灵魂获得安宁、幸福。
问题5:人们参观此墓式的心情如何? 问题5:人们参观此墓式的心情如何? “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 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 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问题6: 问题6: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庄重肃穆? “因为人们尊敬、敬仰这位伟人。” 因为人们尊敬、敬仰这位伟人。”
四、说教学程序:(安排1课时) 说教学程序:(安排 课时) :(安排1
世 间 最 美 的 坟 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一)导语

同学们,“ 同学们,“美”是我们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 题。关于“ 题。关于“美”的诠释,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五 彩缤纷,美的事物更是不胜枚举。我们也学过不 少描写美的文章,如描写月下荷塘“朦胧美” 少描写美的文章,如描写月下荷塘“朦胧美”的 《荷塘月色》,写北平秋天的“清”、“净”、 荷塘月色》,写北平秋天的“ “悲凉”之美的《故都的秋》等,那么,如果美 悲凉”之美的《故都的秋》 和坟墓联系在一起,你认为合适吗?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的就是茨威格的《 今天我们共同讨论的就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 坟墓》 坟墓》。(出示课题及作者)
古埃及法老墓金字塔
印度泰姬陵
托尔斯泰墓
(二)自读指导
• 1、诵读指导 • (1)解决生难字词 • (2)感情基调
2、整体感知,设疑指导
• 问题1:文中最能概括坟墓特点的词语是什么? 问题1: • 问题2:“朴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在哪里? 问题2: 朴素” • 问题3: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 问题3: • • • • • • •
4、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坟墓美的内涵。 难点:通过具体句子的理解,体味作者对 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
二、说教法: 说教法: (1) 诵读激情法 (2) 问导法 (3) 点拨法
三、说学法: 说学法: (1) 速读课文,习用圈点、勾画、批 注法。 (2) 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朴素美的含 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3) 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
• 问题1:文中最能概括坟墓特点的词语是什 问题1:
么?
• 朴素
问题2: 朴素” 问题2:“朴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在哪里?
• 1)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极为普通) • 2)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入土为安,不劳顿他 • •
人) 3)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 名字也没有(淡泊名声) (一些环境描写的句子)
作业:
1、完成《课堂训练》 、完成《课堂训练》 2、写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读后感。
板书: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环境 人物 “长方形土堆”“几株大树” 无名墓冢 (朴素平凡) 长方形土堆”“几株大树” ”“几株大树 朴素平凡) 对比 崇高伟大) 托尔斯泰 当代最伟大的人物 (崇高伟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 谢!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 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 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 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 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 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 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 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清东陵
问题9: 问题9:文中还是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什 么作用?
• 无名墓冢与托尔斯泰伟大声名的对比 • 庄严肃穆的气氛与观赏闲情的对比 • 这些对比都形成极大的反差,无不使人感受到托

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和衬托沙翁的崇高精 神境界,突出了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神境界,突出了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处正面对比,即托尔斯泰 与“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的 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 正衬,强化突出了托尔斯泰的平凡普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