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音乐《神秘园》
一.导入新课:
人总归有入土的一天。

西方的神父在葬礼上常会说这样一段话:尘归尘,土归土。

把躯体还给大地,把眼泪还给大海。

确实如此,当疲惫的身体回归大地,她的灵魂也在永恒的沉默中找到了最后的安宁。

而坟墓,则成了他们的曾生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纪念。

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又是怎样诠释他生命的最后驿站的呢?今天我们要跟随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脚步,去俄国探访一处世间最美的坟墓。

(出示课题作者)
二.鉴赏课文
1.这处坟墓埋葬的是哪一位伟大的人物?
明确:列夫.托尔斯泰(幻灯显示)托斯泰生平(一):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从事创作60多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由于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以及艺术成就之高,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品的思想力量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下面我们一边听示范朗读录音,一边看书,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将描写坟墓的句子画上线。

3.请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出示图片托尔斯泰墓)
参考:(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庇。

”(极为普通,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淡泊名声)
(4)“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5)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6)“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一节。

4.托尔斯泰墓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
参考:朴素(自然、简朴、不求名声宁静)
托尔斯泰墓的周围,该有的却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随处可见的阳光、白雪、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和稀疏的木栅栏,以及四周盛开的鲜花和几株大树,听到的只是清风拂过树梢时发出的“飒飒”声响。

如果要给这样的“朴素”再加一个修饰语的话,那便是文中的一个词——逼人。

的确是“朴素”扑面而来,不知道同学们感受到了没有。

5.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请同学找出文中的词语。

参考:(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更宏伟、更感人最美的最深刻的、最感人打动人心
庄严肃穆,感人至深震撼
7.如此普通的坟墓,在作者的心目中它是世间“最美的”,显然是和其他的墓相对比而言的,文中将托尔斯泰墓和哪些坟墓做了对比?运用这种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多媒体: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出示三幅图片)
运用对比更表明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更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伟大,让人感到与众不同。

显出托尔斯泰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8.文中还有对比的运用吗?
参考:作者在描写了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之后,又说明墓中“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墓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强烈的对比。

可见,对比在写作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手法,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便可以采用,这会使你本来平平的文章出现一点闪光,使你本已出色的文章更加完美。

9.以上三位伟人的墓美不美? 这是一种什么美?
参考:是一种豪华的美、华丽的美。

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

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10. 你认为托尔斯泰墓美不美? 这又是哪一种美呢? (学生思考,讨论)
参考:我们感受到了“美”,朴素美。

这里景色优美,环境宁静,很美。

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如果墓主人换作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作者所崇拜的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话,这个墓就一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墓了。

墓主人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肃然的敬意使作者认为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墓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他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一位世界“重量级”作家。

一个人这么伟大,但他的墓却这么朴素使人感到震撼,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中我们感到了托尔斯泰的墓确实比其他伟大人物那豪华的陵墓更令人震撼,更美。

这种“美”与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也是和谐统一的。

因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这种对内心的强烈震撼引发的是一种崇高的敬意。

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受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温情的景物描写,流露出对生命的无限沉思。

11.这么一位伟人,为什么不要富丽、豪华的坟墓,而要选择这么一个土丘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呢?是他怕别人盗墓吗?
参考:“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1)“饱经忧患”在文中表现在哪句话?“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


2)“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含义?(联系生平理解)
(电子白板显示)托尔斯泰生平(二):1828年出生在俄国一古老的贵族家庭。

他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还广泛研究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问题,更加认清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式农民转变。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把土地上所得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弃。

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度想离家出走,实现过平民生活的理想。

1910年10月27日晚上出走,只有一个医生和他一道坐上去南方的火车,着凉得肺炎,在一车站下车,死在这个小站上。

这位伟大的老人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真理,非常地爱真理。


12.长眠于这片树林中的托尔斯泰感受到幸福了吗?
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13.请你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说说这种幸福体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找到了他追求的朴素,安宁;这里的环境优美。

三拓展延伸(电子版展示)
学完本文后,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托尔斯泰说,请用“托尔斯泰,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表达对托尔斯泰由衷的敬意。

(背景音乐《神秘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