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

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

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

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

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

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

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

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

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

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

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

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

《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

”《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

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

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

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

《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

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

”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

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

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

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

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

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以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

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

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

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中国生活过的民族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具体来说是指血缘性关系或社会性关系。

B. 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

C. 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家庭伦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国的政治原则。

D. 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所以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

B.文章从家与国、国与族等三个统一性,系统阐释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

C. 文章最后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D.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佐证说理,论述有理有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炎帝和黄帝是中国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经》的特点推测其记载的血缘性关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缘性。

B. 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由于时代等原因,张载、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D.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彰显了这种美学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1949年11 月,在美国提议下,一个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在巴黎秘密成立;1951 年,美国又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

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决定在近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的广州创办广交会。

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广东省外贸系统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

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贸部和广东省共同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名义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简称广交会)。

展出面积9600 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 5 个展馆,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 1 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多位采购商到会。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 8686 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历经 60 多年改革创新发展,广交会已成为中国外贸主要的促进平台,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和标志。

(资料来源于百度)材料二: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具体统计如下(人民币):(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9 年 1 月 17 日资料) 材料三:2019年11月10日,为期 6 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181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 多家企业参展。

境外采购商7000多位,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长23%。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新时代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是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的主动作为,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采购商的超高人气表明中国市场需求旺盛,更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真实写照。

全国各地各行业组建了 39 个交易团、近 6000 个交易分团。

全部 97 家央企都组织了交易分团,专业采购人员约2.1万人,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

今年进博会吸引了超50 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参展。

截至 10 日中午,累计进场超过 91 万人次。

36万平方米的巨型展区,企业展场馆一扩再扩,仍然“一位难求”,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 250 家,“隐形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竞相亮相。

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金牛座”的姊妹“双子座”龙门铣床、手术机器人、感光变色隐形眼镜、来自五大洲的原生态食品等一大批“专精尖特”展品琳琅满目。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参展企业由首届 174 家增至 192 家,参展面积由3万平方米增至4.75万平方米,居各参展国首位,合作意愿之强烈不言而喻。

(摘编自 2019 年11 月 11 日《共赴东方之约同享中国机遇》)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落地广州,自有其地理、历史和外贸交流经验等多种原由。

B. 境内采购商是第二届进博会的主角,中国主动开放市场证明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强大。

C.从 2012 至 2018 的七年中间,中国贸易出口额逐年递增,每年的对外贸易都是顺差。

D.美国近两百家企业参展进博会,参展面积居各参展国首位,体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禁运,广东省多次举办商品交易会为国家换取外汇。

B.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和多年贸易顺差,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坚实的基础。

C.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背景下,第二届进博会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D.从广交会到进博会,显示了中国政府保持合作包容和引领世界经贸合作的一贯立场。

6.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1. C(A “血缘性或社会性的两种关系”错误,原文是“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关系”。

B “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错误,无中生有。

D“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所以……是一体的”错误,强加因果)2. A(A “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错误,强加因果)3. D(D “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错误,以偏概全,还有家国情怀)4. C.(2014 年—2016 年中国出口额略有下降)5. A(广交会是国家举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6.特点:(4 分)①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小,现在的规模大。

②上世纪五十年代主要以出口为主,当前的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并重。

变化的原因:(2 分)①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市场需求旺盛。

②为了引领国际经济治理与经贸合作,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