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教学对象
我们学校共有四个层次的班级:宏志班、希望班、普通快班、普通班。我这次授课的班级是一个普通班,这个班级在我校普通班中成绩居中。
我选择这个班录课的原因是:一.这是一个普通班。我认为,普通班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般都是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问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滔滔不绝、有的一言不发、还有的小错误不断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很好的诠释了学生在理解知识过程中的层次性。梳理出并把握住这个层次,便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了。二.这个班的班级管理比较突出。这个班严格贯彻了学校的量化加分制度,对课堂表现、读书背书、作业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加分或扣分规定。更为关键的事,量化加分和座位的排列直接相关,加分最高的小组可以在排座位的时候优先挑选,加分最低的小组除了丧失座位选择权之外,还要承担额外的值日任务,以示鞭策。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班的学生虽然不是成绩最好的,却是最适合的。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气候等因素属于间接因素,供求关系是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直接因素也就是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形: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种现象又叫“物依稀为贵”(板书: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种现象又叫“货多不值钱”(板书:货多不值钱)。而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中,体现的是气候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多媒体展示)如果天气寒冷,那么人们对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进而引起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炭翁虽然仍有衣衫单薄遭受严寒的忧虑,但却能解决接下来整个冬天的生存问题。如果天气温暖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提问过程)好,这就是供求影响价格的主要内容。
三.梳理知识脉络
(一)供求影响价格
我们先来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板书:一、供求
影响价格)。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页,讨论虚线框中的四则材料,在讨论过程中解决两个问题: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是什么?(提问过程)看大屏幕!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既有时间上的价格变动,又有空间上的价格差异。材料二中西瓜价格的先后变化体现了价格的时间变动,这是一种纵向的价格变化,材料三中羽绒服价格的地域区别体现了价格的空间差异,这是一种横向的价格变化。
作为一位有进取心的企业家,这样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曹总再次增加技术投入。不久,曹总经理变成了曹董事长,曹氏集团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每小时20个玩具,每个玩具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20小时,同样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在市场上销售,此时曹氏集团一个工人一个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是20×10=200元,远远高出社会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过渡语)是的,材料中还有一个影响因素:生
产成本,这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价值决定价格。(板书:二、价值决定价格)
回首2016年第一季度的蔬菜市场,我们惊讶地发现:平时不过是两元钱一斤的大葱,2016年春节居然卖到了15元一斤,往年都是论斤买的蔬菜,今年家家都是论个儿买的。不过,一颗大葱的价格再涨,也比不过一碗燕窝的价格。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齐答)对,价值决定价格,因为大葱的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燕窝的生产成本。这说明,商品的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还是由其价值决定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就这样,曹董事长成为了美国《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下面,我们来回放一段记者对曹董事长的采访,好不好?(学生表演:曹董事长专访实况)这是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这样,曹董事长成为了业界的传奇,引起了许多同行的羡慕,其中有一位同行叫孟晓旭,是曹董事长的同学,他找到曹董请教成功的秘诀,曹董碍不过同学之情,就告诉了他。不久,孟笑旭厂长也成了孟董事长,成为了业界的楷模,引起许多同行的羡慕,其中一位同行是孟董事长的同乡张健凯,他找到孟董事长请教成功的秘诀,孟董碍不过同乡之谊,就告诉了他……就这样,曹董事长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直到有一天,全社会每位生产者都能做到每个小时生产20件玩具,每件玩具耗时1/20小时,此时全社会生产玩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也发生了变化,降到5元/件。我们通过这一行表格的数据变化来观察一下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由每小时10个变为20个,商品的价值量却在降。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三)价值规律
(过渡语)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供求和价值。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也要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好,我们来共同学习价值规律(板书:三、价值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板书: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关于价值规律,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其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前提下,注意两点:一.所谓的等价交换,并不意味着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指从商品交换的全过程来看,价格和价值的平均值相等;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图:蓝色的虚线是价值线,红色的实线是价格线。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有涨有落: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由于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的涨落总是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会偏离价值太远。
二.展示学习目标
先来明确一下本次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掌握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价格的影响因素,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接下来,我们同样通过一道探究问题对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讨论过程和提问过程)好,看大屏幕,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这道题。1983年,手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每个手机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常多,价值量也就非常大,价格也就非常高;到2016年,手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大为提高,每个手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相当少,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手机从一件奢侈品“变身”为普通的消费品。这是价值决定价格的主要内容。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
授课题目
第二课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授课学时
45分钟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பைடு நூலகம்识目标:
了解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掌握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分析相关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价值是如何决定价格的呢?我们先来看价值量
与价格的关系。(板书:价值量与价格的关系)大葱的价格和燕窝的价格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当然是因为他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而价值量又是如何衡量的呢?让我们来共同学
习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板书: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什么关系呢?(提问过程)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提问过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13页“相关链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将通过对例2的分析,来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请同学们阅读这则材料。好!概念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对应的是“机器生产”还是“手工生产”?对,是机器生产,因为这里的生产条件指的是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概念中“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对应的是,材料中绝大多数布匹的生产者A、B、C三家企业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分别是12小时一匹、10小时一匹、8小时一匹。因此,这三个数字的平均值,就是我们这次课所提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价格的影响因素,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供求影响价格的两种情形;
2.价值量与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的课,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2.问答法:问答法适合启发式教学,本次课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答恰当引导。
3.演示法:推理过程要想直观地展示出来,必须借助相关教学工具,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道探究问题对供求影响价格的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讨论过程和提问过程)好,看大屏幕,我们来分析材料中菜价上涨的原因!老师来领着大家画关键词,“寒潮天气”对应的是气候因素,“季节性波动”对应的是时间因素,“消费理念”对应的是文化因素,这三种因素都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这体现在:气候、时间因素引起了蔬菜供给量的减少,文化因素则导致了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于是,2016年第一季度的蔬菜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菜价上涨的局面。
于是,曹厂长受到了刺激,开始进行技术投入。不久,曹厂长变成了曹总经理,曹氏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每小时10个玩具,每个玩具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1/10小时,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在市场上销售,曹氏企业一个工人一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0×10=100元。这说明,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与社会一般水平持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