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消化系统疾病(一)(总分:4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型题(总题数:31,分数:31.00)1.男性,45岁,8年前曾患“肝炎”。
之后,面胸部皮肤曾出现局部小血管扩张,乳腺似有增大,近来肝脏右叶增大,表面不平滑。
肺部发现多个球形阴影。
甲胎蛋白阳性。
应首选考虑:A.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B.肝硬化合并肝癌并转移√C.肝癌,合并肺转移D.肺癌,合并肝转移E.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曾患“肝炎”,病变发展为肝硬化(面胸部皮肤曾出现局部小血管扩张,乳腺似有增大),病变进一步发展为肝癌(近来肝脏右叶增大,表面不平滑,甲胎蛋白阳性),血道转移至肺脏(肺部发现多个球形阴影)。
2.关于克罗恩(克隆)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次为结肠,消化道其他处则不发生√B.因病变局限且呈节段性分布,故称为局限性肠炎C.在临床上常呈慢性经过D.肠黏膜高度水肿E.有裂隙状溃疡形成病为主要侵犯消化道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次为结肠、回肠近端和空肠。
3.关于Crohn病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病变只累及回、结肠段√B.病变局限且呈节段性分布C.本病常呈慢性经过D.肠黏膜高度水肿呈鹅卵石状外观E.黏膜表面有裂隙及匐行性溃疡Crohn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主要侵犯消化道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回肠,其次为结肠、空肠等处。
4.诊断急性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肝细胞病变是A.气球样变、碎片状死及嗜酸性小体B.广泛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及点状坏死√C.嗜酸性小体及桥接坏死D.广泛嗜酸性变及灶状坏死E.广泛脂肪变性及细胞萎缩急性普通型肝炎的主要病变是肝细胞广泛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及点状坏死,碎片状状死和桥接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脂肪变性及细胞萎缩不是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特征性病变。
5.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最确切的区别是A.炎症细胞浸润的深度B.病变部位C.黏膜厚变D.胃固有腺萎缩√E.以上都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病变特点为胃黏膜腺体萎缩,而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病变特点为胃黏膜表层充血、水肿。
6.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A.慢性浅表性胃炎B.胃癌C.慢性萎缩性胃炎√D.胃溃疡病E.肥厚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
7.在门脉性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病变的区别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假小叶的大小B.纤维间隔的厚薄C.炎细胞浸润的轻重D.肝内小血管改建的有无√E.肝细胞坏死的多少门脉性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病变的区别包括:假小叶的大小、纤维间隔的厚薄、炎细胞浸润的轻重和肝细胞坏死的多少,但不包括肝内小血管改建。
8.关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病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常呈节段性分布B.病变部位以大肠最为多见、且严重√C.常继发溃疡形成D.病变肠壁增厚,黏膜肿胀E.广泛出血、坏死,黏膜表面常被覆假膜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病变部位以空肠及回肠最为多见且严重。
9.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A.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仅能杀灭和破坏一部分病毒C.机体免疫功能充分,感染病毒量少、毒力弱D.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E.以上都不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感染病毒量多而毒力强时,可引起急性重型肝炎。
10.胃溃疡病的肉眼病变特点应除外A.溃疡通常只有一个B.圆形或椭圆形C.直径一般大于2 √D.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干净、光滑E.深达肌层或浆膜层胃溃疡病的溃疡直径一般多在2cm以内。
11.下列哪种肠疾病最可能发生癌变?A.出血坏死性肠炎B.先天性巨结肠炎C.慢性溃疡性结肠炎√D.慢性肠结核性溃疡E.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率较其它四型肠疾病癌变率高,其病程达20年者癌变率可达10%。
12.肝细胞质内出现透明小体见于A.重度慢性肝炎B.门脉性肝硬化C.胆汁性肝硬化D.乙醇性肝炎√E.淤血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炎时,肝细胞胞浆中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Mallory小体,称为肝细胞透明变性。
13.慢性肝炎时,肝细胞质内出现毛玻璃样改变的原因是A.滑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 √B.粗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C.线粒体肿胀D.胞质内细胞器的变性E.以上都不是慢性肝炎时,肝细胞质内出现毛玻璃样改变的原因是滑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颗粒。
14.男性,50岁,20年曾患“乙肝”,近几年面、胸部等常出现蜘蛛状血管痣。
1月前发现黄疸,肝脏明显肿大,表面高低不平,质较硬,X线摄片发现肺内多个球形阴影,AFP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硬化,肺转移性肝癌B.肝硬化,肝转移性肺癌C.肝炎后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癌√D.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癌E.肝硬化,肺癌合并肝癌(双原发癌)患者曾患“乙肝”,病变发展为肝硬化(面、胸部等常出现蜘蛛状血管痣),病变进一步发展为肝癌(AFP阳性),肝癌血道转移至肺脏(X线摄片发现肺内多个球形阴影)。
15.巨脾症最常见于A.败血症B.淤血性肝纤维化C.伤寒病D.血吸虫病性肝硬化√E.病毒性肝炎均不引起巨脾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可引起巨脾,而败血症、淤血性肝纤维化、伤寒病和病毒性肝炎均不引起巨脾。
16.肝细胞呈轻度碎片状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普通型肝炎B.轻度慢性肝炎√C.重度慢性肝炎D.急性重型肝炎E.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普通型肝炎以肝细胞变性为主,轻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点状及轻度碎片状坏死,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重度碎片状坏死及大片桥接坏死,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
17.肝细胞内透明变性,可见A.Rusell bodyB.Negri bodyC.Verocay bodyD.Aschoff bodyE.Mallory body √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浆中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Mallory小体,称为肝细胞透明变性。
18.下列疾病均能引起门脉高压,但以哪种疾病的门脉高压最为明显?A.血吸虫性肝硬化√B.门脉性肝硬化C.胆汁性肝硬化D.淤血性肝硬化E.坏死后性肝硬化五种肝硬化均能引起门脉高压,但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可引起门静脉显著高压。
19.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营养缺乏C.毒物中毒D.病毒性肝炎√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欧美国家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慢性酒精中毒。
20.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有可能是A.乳腺B..胃√C.甲状腺D.食管E..肝胃癌晚期肿瘤细胞可经胸导管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
21.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是A.以肝细胞变性为主√B.以肝细胞坏死为主C.以汇管区渗出为主D.以肝细胞增生为主E.以汇管区间质增生为主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广泛变性。
22.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中不包括A.梗死√B.癌变C.穿孔D.出血E.幽门狭窄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中不包括梗死,而癌变、穿孔、出血和幽门狭窄均为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23.下列哪种类型阑尾炎最易引起阑尾穿孔?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C.慢性阑尾炎D.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E.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阑尾壁发生坏死,常可导致阑尾穿孔。
24.在胃癌HE染色切片中,癌细胞弥散浸润于黏膜下层及肌层,有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的物质,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部分癌细胞核偏于一侧,胞质内亦有上述物质。
该切片应诊断为A.低分化腺癌B.髓样癌C.硬癌D.黏液腺癌√E.未分化癌在胃癌HE染色切片中,癌细胞弥散浸润于黏膜下层及肌层,有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的物质,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部分癌细胞核偏于一侧,胞质内亦有上述物质,此细胞为印戒细胞,该切片应诊断为黏液腺癌。
25.胃溃疡最常见之合并症是A.穿孔B.出血√C.癌变D.梗阻E.黏连出血约占胃溃疡患者的10%~35%,是胃溃疡最常见的合并症,穿孔约占5%,幽门狭窄约占3%,癌变不超过1%。
26.胃消化性溃疡病变部位最常见于A.胃大弯及胃底C.胃小弯近贲门处D.胃小弯近幽门处√E.胃后壁胃消化性溃疡病变部位最常见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处愈多。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病变?A.上皮细胞形成绒毛样突起B.出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C.出现杯状细胞D.出现吸收上皮细胞E.出现Paneth细胞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一般不出现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28.下列哪项对诊断慢性肥厚性胃炎最有意义?A.腺体变短并有囊性扩张B.腺体与腺体间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C.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异型生长,表面有绒毛状突起D.黏膜肥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腺体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E.黏液分泌,腺泡明显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肥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腺体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变化,对诊断慢性肥厚性胃炎最有意义。
29.革囊胃是指A.胃癌伴扩张B.胃癌弥漫浸润型√C.胃黏液腺癌D.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E.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胃癌弥漫浸润可使胃壁普遍增厚,变硬,状如皮革,称为革囊胃。
30.早期食管癌为A.原位癌及黏膜内癌√B.仅侵及浅肌层的癌C.原位癌D.黏膜非典型增生E.黏膜下癌早期食管癌为原位癌及黏膜内癌,未侵及肌层。
黏膜非典型增生不是癌。
31.下列病变除哪项外,均为假小叶的特点?A.中央静脉缺如B.肝细胞广泛凋亡,大量凋亡小体形成√C.可有两个以上中央静脉D.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脂肪变性E.出现门管区假小叶内可见中央静脉缺如,或有两个以上中央静脉,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脂肪变性,假小叶内出现汇管区。
三、B型题 (总题数:3,分数:10.00)∙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腺棘皮癌∙ E.浆液癌(1).食管下段癌多为A. √B.C.D.E.90%的食管癌为鳞状细胞癌。
(2).胃体癌多为A.B. √C.D.E.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腺癌,其中常见类型是管状腺癌与黏液癌,腺棘皮癌少见。
∙ A.点状坏死∙ B.重度碎片状坏死及大片桥接坏死∙ C.大片肝细胞坏死∙ D.脂肪坏死∙ E.大片肝细胞坏死并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分数:4.00)(1).急性普通性病毒性肝炎镜下见A. √B.C.D.E.急性普通性病毒性肝炎镜下见肝细胞变性及点状坏死。
(2).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镜下见A.B. √C.D.E.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镜下见肝细胞重度碎片状坏死及大片桥接坏死。
(3).急性重型肝炎镜下见A.B.C. √D.E.急性重型肝炎镜下见大片肝细胞坏死。
(4).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见A.B.C.D.E. √亚急性重型肝炎镜下见大片肝细胞坏死并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 A.肠黏膜表面有假膜形成∙ B.肠黏膜出现大片坏死并形成大的溃疡∙ C.肠壁黏膜高度水肿,呈鹅卵石状,黏膜有裂隙状溃疡∙ D.溃疡呈环状与肠的长轴垂直∙ E.溃疡与肠的长轴平行(分数:4.00)(1).克隆病A.B.C. √D.E.克隆病时肠壁黏膜高度水肿,呈鹅卵石状,黏膜有裂隙状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