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社会公德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社会公德


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 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 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 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每个公民都要增强社会主 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 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特 别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 坚持损害公共财产、破坏 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 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 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 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数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 习惯得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 理解。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 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 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 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合理协 调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 在上述公德意识的行为体现上,有的大学 生社会公德水平却表现得偏低
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偏低的表现
谢谢!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生 态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 境、土壤环境、矿产环境、动 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 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 等人文环境。 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 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 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 中必然的道德要求, 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 系的行为准则,与我 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密切相关。文明礼貌 是打开心房的钥匙, 是交流思想的窗口, 是沟通感情的桥梁, 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 德修养,体现着一个 民族的整体素质。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 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 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 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 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 义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 一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加 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 爱护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 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①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文明举止 ② 男女同学无视他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有伤 大雅的事 ③有人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不拘小节” ④学生吸烟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⑤老师、领导到学生宿舍时不予理睬,我行我素, 不尊重他人,缺乏起码的礼貌道德修养
大学生社会公德危机原因分析
• • • •
大学生自身因素 家庭教育存在着缺陷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大学生用行为艺术倡导保护环境
据红网-潇湘晨报报道,12月1日,长沙生 态动物园节尾狐猴岛前,一名大学生头戴 自绘的黑熊头像,身上绑着一张图片,是 一幅血淋淋的动物内脏图,旁边站着一个 手拿斧头的同学,其他学生的身上,也都 挂着“拒绝杀戮、拒绝皮草”、“拒绝捕 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等标语。他们用 行为艺术提醒人们:爱护环境,拒绝杀戮 和皮草。这些大学生,是来自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们。
大学生自身因素
1.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大学生自我认识存在偏差 3.大学生人生目标不高
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有些家长只重视学习,却忽视了品德教育, 过去曾被认为是错误的,在许多家长眼里 变得无足轻重,这便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 人格不健全,出现了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 有的家庭,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 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
1.学校增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 学等对社会公德产生直接影响的人文科学 课程,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品位。
2.学校严抓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寓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
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博学多才自然使人 信服 2.要有良好的涵养,平易近人和幽默,学生 才会与你接近 3.教师要不断加强人格锤炼,不断提高与学 生进行思想沟通的能力。
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导向
1.政府和高校应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 期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中进行正确的引 导 2.在评价成功人士以及大学生成才者时,不 以金钱论英雄,改变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 念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大学 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 上比较强,但仍有不 足之处。培养高尚的 道德情操,营造相互 帮助、相互关怀的温 暖氛围,是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要求,也是时代发展 的必然趋势。我们应 该再接再厉,争当道 德模范。
• • • •
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方法 加强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导向
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要有耐心,避免强 制命令,要使学生引起心理共鸣。
2.行为训练法。思想品德只有使道德认识转 化为行为习惯才能体现出来
加强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 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 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 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 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 定。 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 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 牢记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 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 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社会公德
班级:11电子333 组长:王正顺 成员:沈兵、谢宁华、王新、王刚 制作人:王正顺 主讲人:沈兵
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社会公德
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以及原因 对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会公德提出建议 总结
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 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 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 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 序、保证社会和谐稳 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 求。
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
德育过程中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 在大是大非原则上不会犯错,但却忽视基本层次 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导致学生无法将日 常行为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社会公德教育就像 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对学生公德的评价,往 往落实在知道与否的标准上,不重视学生良好习 惯的养成,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与践行相 背状况,造成口是心非、知行不一的后果。由于 基础阶段学校德育的失误,使得高职院校的部分 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和背离。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 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随着 社会发展不断受到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冲 击而引起变化。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公德 体系尚未成熟,致使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 容易受到左右。而高职大学生道德价值取 向处在尚未最后形成阶段,较易受社会环 境的影响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