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银第七章

货银第七章

费雪强调了技术上的因素,并排除了短期内利率对货 币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响,而剑桥学派的理论却强调 了个人选择,没有排除利率的影响。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提出了质疑,认为:短期内,K也不 是常数 K会随利率、物价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化。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 币的心理倾向。
所谓货币需求是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 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 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如何理解货币需求?
为什么说货币需求是有限的?
货币需求是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 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在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费雪的货币数量说的缺陷:
把货币只当作一种交换媒介; 混同了金属货币与纸币在决定物价水平中的不同作用;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短期内不受货币数量变动的
影响。
现金余额数量说
方程式: Md = KPY(剑桥方程式) o 视货币为一种资产, K为在一定量的财富总 额中,人们愿意以货币持有的比例;强调个 人的选择行为;
M1

B

r
1 e
k

M
2

B

1 r
k e

t k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几种解释)
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机构 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所谓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 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三、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Ms)=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m)
(一)基础货币(B) 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它是指流通中的现
金和银行准备金存款的总和,它是商业银行创造存 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 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扩张或收缩 基础货币时,通过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创造和收缩过程,可以 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或收缩。因此,基础货币是一种活 动力强大的货币,具有高能量,故也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现金交易数量说(P345)
MV=PT
(费雪方程式)
任何一笔交易,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 入的货币总额,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等于货币 供应量乘货币速度(MV),出售商品和劳务的总收入 等于平均物价水平乘社会商品交易量(PT)。
V,由制度因素决定,相对稳定;
T,取决于生产要素及其利用程度、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 因素,相对稳定,不受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
M1=
1+k r+e+k
×B
M2=D+C+T
M2 D+C+T D+D×k+D×t
m= B
=
=
R+C
D×r+D×e+D×k+D×t×rt
=
1+k+t r+e+k+t*rt
M2= 1+k+t
×B
r+e+k+t*rt
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法定存款准备率(央行决定) 货币政策
超额存款准备率(商业银行决定) 利率 贷款需求 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及成本大小
二、货币需求理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货币数量说”(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是一种以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价值、一般 物价水平的理论。由于它所讨论的实际上是商品交 易中所需的货币数量问题,因而逐步演变为一种货 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蕴含的是,货币政策的变化仅 影响物价水平,对经济中其他实际变量没有影响。
Chapter 7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供给 第二节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三、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一、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 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货币供给的 目的就是为了使银行体系实际提供的货币量能 够与社会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要量保持一致, 并能不断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k

C D
C

k
D
t T T t D D
e

E D

E

eD
以k·D 、t·D 、e·D分别代替C、T、E,则得到 作为货币供给决定机制之一般模型的乔顿模型:
m

rd

D

rt
DkD t D e
D

k

D

rd

1 rt t
k
e

k
M1

B

rd

1 rt t
货币供给的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 为、特别是货币政策所决定,而与经济运行过程及经济内部 的各种因素无关。(外生变量:政策变量,指在经济运行过 程中,由外部因素即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货币供给的内生论者认为,在现实的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 中的各种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利率等,都将 决定或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从而决定或影响货币供 给,而这些因素都不是货币当局所能完全决定的。(内生变 量: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注意:它与费雪方程式分析出发点的不同; 认为:短期内,K和Y一样是常数; 观点:出发点虽不同,但结论与上基本相同。
M为货币数量; 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或收入在总财富或总收入中所占的 比例(相对稳定); P为一般物价水平; y为实际产出(常数)。
剑桥方程式表示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存量(货币需求 量),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固定的或稳定的比例。剑桥 学派采用k而不采用v ,是与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需 求有关的。因为研究k,就要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 机,即研究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因此,k的引 入开创了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显著特点在于,注重对货币需求动机 的分析。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凯恩斯分析了个体持有货币 的三个动机:
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与利率变化无关; 预防动机: “预防某些不确定性的支出”;同样,主要取决
于收入的大小,与利率无关; 投机动机(凯恩斯的创新之处)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 的需要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部分货币需求决定 于收入的数量以及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 但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根据传统货币数量说,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一国 物价水平的高低或价值的大小,完全决定于这个国家货币数 量的多少。即货币数量的变动必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作同方 向且等比例的变动。
传统货币数量说是相对于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而言的。 这种理论产生得很早,持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也较多,其中 以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为主要代表。
投机动机(凯恩斯的创新之处)
微观个体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点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 有一部分货币。
货币定义扩展为M2的乔顿模型
m2

rd

D D
rt
C T T E

C

rd

D
DkDtD rt t D e D
k

D

rd
1 k t rt t e
k
M2

B

rd
1 k rt t
t e

k
定期存款取消法定准备金要求后的乔顿模型
(二)货币乘数(m) 货币乘数就是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
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 M1= D+C 又:M1=B*m
∴m=
M1 B
D+C =
R+C
1+k =
r+e+k
D+D×k = D×r+D×e+D×k
D 活期存款 C 现金 R 存款准备金
k 现金占活期存款的比例 r 法定存款准备率 e 超额存款准备率
基础货币=(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商业银行债权 +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其他资产) -(政府存款+其他项目净额)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或: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资产-其他非货币性负债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
国际收支 汇率政策 政府财政收支 货币政策(再贷款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B=R+C
设m为货币乘数;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 金比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T 为定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
M1 B m
m

M1 B

DC RC

rd

D
D rt
C T
E

C
为了简化分析,设k为通货比率,t为定期存款比 率,e为超额准备金比率,即
虽然剑桥经济学家常常将k视为常量,并同意费雪的 货币数量决定名义收入的观点,但他们的理论却允许 个人选择意愿持有的货币数量。因为使用货币储藏财 富的决策取决于其它也可以作为储藏财富的财产的回 报率和预期回报率,所以他们考虑了在短期内k发生 波动的可能性。如果其他资产的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 发生改变,k也可能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