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P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PGPR制剂研发前景
近年来国外特别加强了改善PGPR定殖能力,作 用机理和适应性等应用基础研究,与其相比,我 国的PGPR的应用基础研究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此外,新型PGPR的组成和生产工艺复合菌剂 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是目前微生物制剂一个热 点方向。如几种不同PGPR 的复合制剂 ,PGPR与AM真菌混合、组合等。
细菌对土壤污染物的降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难适 应非根际土壤环境。目前开发了一种解决方法:根际 生物修复系统:筛选降解污染物根际细菌,以便其利 用植物根际分泌物作为主要营养。目前获得一株能高 效利用根际分泌物,又能降解根际污染物萘的恶臭假 单胞菌PCL1444,保护植物免受萘伤害。
PGPR促生机理
PGPR应用前景
2 PGPR在作物逆境生产中的应用 作物生产过程中,经常遭遇干旱、积水、盐害 、养分亏缺或肥害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PGPR能够诱导作物产生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 性,有助于作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在解决 作物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PGPR应用前景
A、拮抗作用(antagonism) B、产生水解酶 C、信号干扰(signal interference) D、诱导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 E、竞争营养和生态位(competition for nutrients and niches,CNN) F、竞争Fe3+(Competition for ferric iron) G、捕食和寄生(predation and parasitism):主要是木 霉 H、解毒作用(detoxific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virulence factor) I、干扰病原菌的活性、生存、萌发及孢子形成
PGPR研究历史
从1978年,美国奥本大学的J.W. Kloepper 首次提出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概念以来过去40年中,PGPR研 究始终是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3年举办一次的PGPR国际学术研讨会反映了人们对 这一研究领域的持续、广泛关注(1987,加拿大; 1990,瑞士;1994,澳大利亚;1997,日本;2000 ,阿根廷;2003,印度;2006,荷兰;2009,美国 )。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企业、政府加入其中,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展了范围广泛的研究。
PGPR促生机理
1, 提供植物营养物质 生物固氮作用:在氮素贫瘠的土壤上,根际联 合固氮菌提供植物氮素营养。在非豆科作物根 际, 普遍存在联合固氮菌,如固氮螺菌( Azospirillum sp.)、固氮弓菌(Azoarcus sp. )等。联合固氮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主 要是由于这些固氮菌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发育, 促进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所致。
美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新型生物农药 KodiakRConcentrate 和Yield Shield R Concentrate Biological Fungicides,获得EPA登记; 加拿大Brett Young 公司:BioBoost R 由分离自植物根际 的代尔夫特氏菌(Delftia)发酵而成的PGPR接种剂; BioBoost R plus 是由食酸代尔夫特氏菌(Delftia acidovorans)和大豆慢生根瘤菌组合而成; 加拿大Becker Underwood公司:利用PGPR菌株枯草芽 孢杆菌MBI600生产的Subtilex R产品获EPA登记。 美国Advanced Microbial Solutions (AMS):开发了土壤改 良剂
PGPR促生机理
ACC脱氨酶:裂解植物体内乙烯合成的直接 前体物质—1-氨基环丙烷-1-羧酸酯(ACC) ,降低植物根乙烯的合成,解除乙烯对根的抑 制作用。 辅因子 (PQQ):植物体内PQQ 作为 作为一种 抗氧化剂。但是也不能排除其间接促生效果,
PGPR促生机理
3,植物根际生物修复剂(rhizoremediators):
PGPR的主要种类
芽孢杆菌属(Bacilli)由于其产生芽孢,能够在诸多 不利环境中生存,是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植物根际促 生细菌之一。 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也是植物根际普遍存在 的一类芽孢杆菌。某些多粘类芽孢杆菌P. polymyxa 菌株具有生物固氮能力;有些菌株产生IAA、细胞分 裂素等植物激素 。 假单胞菌(Pseudomonads)是植物根际普遍存在的 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假单胞菌PGPR的研究最为广 泛深入。已经从各种植物根际分离筛选了大量的具有 植物促生和生防作用的假单胞菌。 另外还有根瘤菌属,放线菌,木霉等
PGPR应用前景
1,PGPR在克服作物连作障碍中的应用 我国现有作物种植模式及农业生产措施,导 致作物连作障碍普遍发生,并日益严重,已经 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生产实践表明,单纯依赖化学肥料、化学农 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 PGPR的应用是根治作物连作障碍的最行之有 效的途径。
PGPR促生机理
2、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促进 根生长、增加根长度及根表面积。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促进根细胞分裂及 增大和组织膨大,增加根表面积。 赤霉素(Gibberellin,GA):促进植物形态 的改变。
3, PGPR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PGPR能够降解各种化学农药,减少农药对环 境及农产品的污染。利用PGPR对重金属进行 钝化;PGPR促进具有生物修复功能的植物生 长,显著提高重金属清除效果,及对盐碱土地 进行一定的缓解和改造。
小麦在盐碱地中种 植,加入PGPR其生 长状况的对比。
PGPR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进展
PGP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简介
主讲: 导师:
PGPR简介
PGPR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即 植物促生菌,一群定殖于植物根际、与植物根密切相 关的根际细菌,当接种于植物种子、根系、块根、块 茎或土壤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根际是细菌的良好生境,能在植物根际持续稳 定地定植、受植物影响的细菌称为根际细菌,根际细 菌种群密度比非根际土壤高100倍,多达15%的根面 可能被各种细菌的微菌落所覆盖。细菌利用植物释放 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同时分泌代谢产物到根际。
PGPR促生机理
提高植物根际养分的可利用性:促进可溶性 磷的释放。虽然土壤中丰富的磷元素主要以难 溶性的形式存在,PGPR磷转化为可将难溶的 植物能吸收的H2PO4−和HPO42-,还可促进铁 ,锌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PGPR促生机理
增强其它有益的共生作用:在许多情况下, PGPR作为“助手”细菌,协同其它有益的共生 关系。如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之间的共生, 促进植物-菌根真菌之间的共生。 复合促生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PGPR 菌株同时具有几种促生作用;在相同植物根际 也同时存在多种具有不同促生作用的PGPR。
4,环境胁迫调节 剂目前研究的多得是ACC脱氨酶,其可以降 低植物体内乙烯水平。并可解除植物病原细菌、 多环芳烃碳氢化合物、重金属Ni2+和Ca2+、 盐、干旱及淹水等生物和非生物压力对植物的 危害
PGPR生防机制
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防治(microbial control)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到生防微生物、 病原菌和植物,而且还与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indigenous microflora)、大型生物区系 (macrobiota,线虫,原生动物等)和植物栽 培基质(土壤、蛭石等)有关。其作用机制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PGPR制剂研发前景
新近研究表明,不仅在根区(根围和根内)分离 到PGPR,在叶区也有类似PGPR的微生物。因 此,“PGPR”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目 前,已有多种PGPR产品获得商业专利进入市场 。随着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