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必读书目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

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

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

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

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

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

3,事件的起因。

4,事态的发展。

5,产生的结果。

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

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

(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

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不用解释了吧?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

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16,《孟姜女研究集》,顾颉刚,“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刘复语),研究民间故事者不可不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7,《乡土中国》,费孝通,是理解乡土中国的精辟之作,需反复细读。

三联书店。

18,《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马凌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中国民俗》,陈勤建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20,《文艺民俗学导论》,陈勤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21,《民俗学》,关敬吾22,《周作人民俗学论集》24,《神话学入门》,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贾福水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25,《神话的诗学》,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商务印书馆。

大林的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26,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27,文学人类学论丛(8种)//叶舒宪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28,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美]约翰。

迈尔斯。

弗里著,朝戈金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29,艺术的起源//朱狄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30,原始艺术//[美]弗朗兹。

博厄斯著,金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31,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32,诸神的起源//何新著,三联书店198633,原始宗教与神话//[德]W。

施密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4,巫术。

科学。

宗教与神话//[英]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35,比较神话学//[英]麦克斯。

缪勒著,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36,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美]丁乃通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7,到民间去//[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38,民俗学丛话//乌丙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39,中国风俗之谜//完颜绍元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0,艺术人类学//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41,上海都市民俗//蔡丰民著,学林出版社200142,美国民俗学//[美]布鲁范德著,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43,桥和民俗//周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4,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苑利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45,金枝//[英]弗雷泽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46,草根的力量,傅谨著,广西人民出版社,人文学科田野作业的典范之一。

47,《民俗学丛话》,乌丙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48,《立春风俗考》,简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一本在德国做的规范的民俗学博士论文。

49,《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三联书店,1986年。

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必读书。

50,《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凌诺斯基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

人类学经典,民俗学必读。

51,《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王学典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想做学问的人和当教师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52,《我与古史辨》,顾颉刚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一个著名学人的治学心得。

53,《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作为中国民俗学者必须要了解的一些学科历史和知识。

古书: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诗经三礼岁时广记朱熹家礼古谣谚《山海经》《史记》《全唐诗》《西游记》《水浒》《金瓶梅》《红楼梦》《三言两拍研究岁时的:《中国古代岁时记研究》(守屋美都雄,1963),目前仍是国内外最高水平;《中国节庆及其起源》(陈久金、吴莲蓉,1989),用宗迪兄的话“别具天眼”;《荆楚岁时记研究》(萧放,2000),月令体系与岁时记体系的划分;《中国岁时史的研究》(中村乔,1993),广博而有一定深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杨琳,2000),深入而时有发明创建;《中华节日风俗全书》(赵杏根,1996),博取众书。

《诗经》……带着口头传统的眼光去读,而不是把他视为儒家经典或诗歌总集,那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民俗学的第一份伟大的田野作业成果。

《礼记》……《礼记》的民俗学意义尚有待阐发,《礼记》之重要,不仅在于它记录了古代的华夏民俗以及从民俗到礼仪到礼法制度演变的轨迹,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贯穿了中国古代学者(战国儒家?)对民俗生活的非常理性化思考,这些思考放在当代人类学、民俗学的话语中都不过时,读了功能主义、表演理论等,再来读读《礼记》,感觉甚妙,不信试试。

《周礼》……其中有非常丰富的华夏上古民俗史料。

我列2本神话学的书:《神圣与世俗》《中国风俗史》张亮采东方出版社《山海经全译》袁珂《荆楚岁时记》,宗懔,中国岁时著作的祖本,治民俗史者必读。

《论衡》,王充,有着丰富的古代民俗资料,必读。

《朱子家礼》,朱熹,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民间礼俗的重要典籍。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全套)(建议自己买一套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大部分被人借去了,手头只余一本,具体版本情况没法说了。

五卷书(建议去图书馆借)印度古代寓言集,有很多东西后来随着佛教被传到中国并本土化了。

对中国民俗学者来说,虽然这本书犹如稀粥,但能把当中的米粒捞出来还是大有益处的。

最那个什么的就是,寓言集嘛,有趣,读着不累。

古本山海经图说(建议还是看普通的《山海经》版本,对书籍装帧有欣赏癖好的买这个)马昌仪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好书,就是贵啊!76块钱!以下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必读、选读书目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孟姜女研究集,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

3,史迹俗辨,顾颉刚著,钱小柏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4,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7,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8,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9,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1,西方民族学史,戴裔煊著,献出版社,2001年。

12,乡土中国,费孝通。

(多种版本,不具列)13,文化论,[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多种版本)。

14,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英]马凌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5,神话学入门,[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贾福水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16,神话的诗学,[俄]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商务印书馆。

17,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苑利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18,金枝,[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19,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美]弗里著,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0,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江绍原,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88年曾出影印本,题《现代英国民俗与民俗学》。

21,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22,将军门神起源研究,朱青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比较故事学,刘守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24,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李福清。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6,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李福清,中华书局,2003年6月。

27,神话与鬼话,李福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8,蒲江清:《八仙考》,原载《清华学报》一一卷一期,1936年。

后收入《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