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奇的书》导学案

《神奇的书》导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源自第一课时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引入主题
6分钟
创设
问题
情境
【激趣导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爱书吗?在书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乐趣?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题《神奇的书》
1、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兴趣浓厚期待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读书获得的乐趣。
探索新知总结方法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岐山县枣林镇枣林中心小学
课程名称:语文
内容主题:神奇的树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教师姓名:唐朝丽
教龄:4年
授课
班级
五二班
学科
语文
主题
神奇的书
任课
教师
唐朝丽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2012年2月16日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二。
3、师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逐组汇报各组的结果。
3、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
问题训练小组评价
12


创设
问题训练
情境
1、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
2、拓展延伸:拿起手中神奇的笔,续写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1、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3、学生组内合作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
4、逐组汇报结果。
规范指导
提升能力
10分钟
创设自主合作学习情境
合作探究,研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
1、小组研读完,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总结归纳
提升意义
2分钟
创设
反思
情境
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和体会?
2、教师补充。
1、学生总结知识点。
22分钟
创设
思维
情境
1、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并能理解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质朴无华。
2、初读课文,理解质疑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3、谈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3、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
5、师生、生生共同完成问题
1、学生小组内交流对生字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小组内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
方法
1、问题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观察—操作—想象”的研究模式,让学生借助《问题生成—评价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出大数比较大小以及改写的方法。
2、问题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学效果。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2、谈体会
板书
设计
神奇的书
浩瀚一贫如洗质朴无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引导回顾呈现目标
6


创设
导入
情境
1、直接引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神奇的书》
2、从题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新知总结方法
20


创设
思维
情境
1、师:读书能使一个思想狭隘的人变得豁达;能耗死一个行为粗俗的人变得文雅……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说,看起来最质朴无华的书籍,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
2、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读——想象——悟情——抒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教学
重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的感受,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
难点
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教学
2、学科组长组织班内展示汇报。
总结归纳把握重点
2


创设
反思
情境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总结汇报。




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