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贸易关系浅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设想下的思考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小组成员:马杰张婧郭凯李立宝向雪松摘要:中日韩建交十几年来,积极开展经贸合作,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国家间贸易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渐强。
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并解决问题,推进三国贸易发展。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关系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贸易大国,日本是发达国家,韩国是新型工业国家,三国在过去十几年中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和竞争,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量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2004年,中日韩外贸总额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55%,亚于欧盟的65.5%。
根据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005.63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8.43%。
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达724.30亿美元,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13.28%,即中日两国的贸易额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31.70%。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的贸易伙伴,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地位,中日双边贸易额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双方进出口总额达1884.88亿美,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17%左右;韩国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进出口总额为710.54亿美元,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6.4%。
一中日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伴随着中日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国家的、地区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快了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国家间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使得共同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中日经济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寻求更多方面的合作,使双边贸易再上新的台阶。
多年来,中日关系日趋密切,政府高层渐渐开始往来,两国之间不断增进了解,经济贸易发展迅速。
中国也逐渐成为日本最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1.从1980年开始中日两国即成为经贸合作伙伴,贸易额从当年的9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73美元,增长近2200%。
2.在2007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约达1067.9亿美元,首次跃升为日本第一大贸易国。
据日本财务省日中贸易统计,从国别和地域贸易额的比较情况来看,中国占日本贸易总额的17.65%,占第1位,之后顺序是:美国1000.6亿美元,韩国380.1亿美元,中国台湾299.1亿美元在2007年,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作为世界第4和第2大经济体,中日两国共占泛亚洲GDP的82%3.据日本《国际贸易》报道,日本财务省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日贸易额为27.7836万亿日元,较上年减少0.3%,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减少。
其中,日本对华出口额为12.957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9%;进口额为14.8258万亿日元,同比减少1.4%,日方逆差1.8680万亿日元。
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11月、12月双边贸易额均出现大幅下滑,中国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4.2009年中国、美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出口额分别为1096.1亿美元、937.4亿美元和472.5亿美元,下降12.3%、31.7%和20.5%,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8.9%、16.2%和8.1%。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320.9亿美元,下降13.6%。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096.1亿美元,下降12.3%;自中国进口1224.8亿美元,下降14.7%。
日本贸易逆差128.7亿美元,下降31.2%。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5.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2010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3018.5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30%6.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16日报道:16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宣布,2011年上半年中日间贸易总额为1631亿510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创同期历史新高,仅次于去年下半年的1634亿8684万美元。
中日两国贸易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图一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中日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自2002年以来进入飞跃式发展状态,进出口贸易额迅猛增长,连续突破1000亿、2000亿、并在2010年突破3000亿大关,可以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二中,我们看到,中国在对日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出口金额明显低于进口金额而且逆差额越来越大。
中国作为世界性的贸易大国长期在对外贸易中处于绝对性的顺差地位,为何在对日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呢?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日贸易规模达3018.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0%,中国对日贸易逆差高达556.5亿美元。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从大类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在中日贸易中所占比重较高,2010年,机电产品占中国对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7.9%、49.9%;从具体商品来看,2010年中国自日本进口居前的产品是集成电路、钢材、汽车零部件,而对日本出口居前三位的是服装、农产品和电子产品以及矿产资源如稀土。
中国对日主要是出口劳动密集与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价格低廉,利润低,而中国则需要从日本进口大量的机电及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这就出现了中日贸易“一亿件衣服换一架飞机“的贸易状况。
中国需要依靠出口大量廉价产品才能平衡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这就造成了中日贸易中,中国处于逆差地位的状况。
二中韩贸易1)中韩贸易现状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
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30%以上。
韩中经济具有互补性,两国在双方都有比较优势的资本、货物、零部件和中间材料等领域进行了良好的经贸合作。
此外,两国在一些新增产业和战略产业方面也面临广阔的合作前景。
双方近年来继续扩大交流与合作,在经贸领域取得了更大发展。
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贸易额为1258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25.3%。
2.据韩关税厅统计,2009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为1409.5亿美元。
其中,韩出口867.0亿美元,同比减少5.1%,韩进口542.5亿美元,同比减少29.5%。
3.2010年,中韩贸易额2071.7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我出口687.7亿美元、进口13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5%。
我逆差69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2.5%。
韩是我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而且中韩两方在互相投资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韩在华投资新批项目1695个,同比增长1.6%,我实际使用韩资26.9亿美元,同比减少0.3%。
截至2010年底,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数52172个,实际投资金额473亿美元,韩是我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
4.2011年9月韩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其中,出口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进口45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
1至9月,韩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9%。
其中,出口4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39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0%中韩间的贸易正在不断发展,而且这也是两国领导人所寄望的,韩国国务总理金滉植在今年4月13日表示,他希望韩中两国能进一步深化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
2)中韩贸易逆差变化的现状及特点中韩贸易形态在建交前后反差较大。
建交之前,两国以民间小型贸易为主,中国为产品输出国;建交之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变为逆差国,且差额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具体数据见表1。
表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信息资料整理1.1 贸易逆差增长速度快从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最大的逆差数额达476.2亿美元,几乎是建交时逆差额的230倍;最小的逆差数额为108.7亿美元,几乎是建交时逆差额的50倍;而贸易总额与建交时期相比较,最大约40倍,最小约7倍;出口额与建交时期相比较,最大约30倍,最小约5倍。
特别是在2003年,逆差增速同比增长达76.2%。
可以看出,逆差数额的增速比贸易总额和出口额的增速要快得多。
1.2 贸易逆差增长幅度大贸易逆差早在1992年就开始出现,当年为2.2亿美元,可在1993年,一下子猛升到25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 036.4 %;1998年的增长幅度为50 %,2003年为230.3亿美元,比2002年的130.7亿美元增加了99.6亿美元,增长幅度为76.2 %。
1.3 贸易逆差持续时间长自1992年首次出现逆差后连续14年有增无减。
虽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贸易逆差有所回落,但总体上呈不断恶化趋势。
1.4 贸易逆差相对值高我们拿逆差额与总额的比值做个比较,侧面了解逆差问题的严重程度。
从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逆差相对值处于30 % 左右;而在2007、2008两年,中国和日本在贸易逆差额高达319亿美元、345亿美元的情况下,逆差额与总额的比值也只有13.5%、12.9%。
由此可见,中韩的贸易逆差比中日的贸易逆差问题更加严重。
2 中韩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原因2.1 中韩贸易结构差异对中韩贸易逆差的影响中韩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两国间贸易结构的差异性。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技术和资金上占有很大优势,主要出口是以资本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产品、化工产品、钢材等中间材料。
而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逐渐升级的阶段,对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一需求也加大了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进而导致了中韩贸易逆差的快速增长。
2.2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逆差的影响据有关数据,到2008年底,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近420亿美元,名列中国第六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