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二中平安校园实施方案(讨论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抓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校长工作报告中对平安校园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这一主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校长工作报告对平安校园的要求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责任、爱心、修身、礼仪”等五大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五讲”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校园达到“十无”的优美的人文环境。
二、总体目标、基本标准总体目标:全面动员,全员参加“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通过不断努力,建立起“平安校园”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安全隐患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发生,杜绝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改善学校及周边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
基本标准:平安校园要实现“七不”、“四有”、“四要”。
“七不”就是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不发生传染病流行,不发生偷盗行为,不发生楼梯踩踏事故;不发生交通事故和夏天溺水事件;“四有”就是各组处室都有安全责任人;所有岗位、所有人员都落实了安全责任制;所有场所、所有部位都有安全设施和防范措施;所有工作、所有活动都有安全应急预案。
“四要”就是组、处、室、各岗位的安全自查要形成日常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要成为自觉行动;安全教育要作为常规工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坚决严格执行。
三、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平安校园领导组组长:黄传胜副组长:叶宏兵孙礼平蒯家珍成员:苏长安朱玉鹏刘晓华胡开林李远静武德顺许冰符义福宁树媛万丛华李荣清罗胜奎刘晓春戴劲峰郑晓华丁锋许诗国汪文五、措施和要求1、学校制定印发《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教职工大会作出全面部署。
要求各组处室要围绕创建平安校园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并制定目标,分解和任务落实措施。
2、积极营造创建平安校园舆论氛围,提高全体师生创建意识。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以及开展讲座、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意义。
3.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组处室要根据创建“平安校园”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部门安全责任制,并张贴在部门内,接受检查和督促。
4、校内层层签订创建平安校园责任书。
学校制定平安校园目标责任书,校长为创建平安校园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年级组长为第四责任人。
班级的安全工作,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5、各年级组、各班级要利用班会、黑板报、课堂教学等宣传阵地,经常对学生进行“七防”安全知识教育,每学期出安全教育专栏不少2次,举行安全教育班会5次以上,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6、每月的第一周各班级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搜索”活动。
就校园内、班级中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引起同学重视,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7、每学年各年级组将A、B、C、D楼楼梯过道的值日教师送政教处备案。
年级组长要经常检查督促,加强对楼梯过道的值班,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8、利用广播开展放学后“一分钟教育”等活动,政教处结合安全教育、禁毒宣传教育及放学后“一分钟教育”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9、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校舍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加强对学生进宿舍进行防火的检查,严禁学生点蜡烛、私接电源等。
加强对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剧毒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10、要加强食堂的管理。
定期和不定期邀请卫生防疫部门检查。
严防学生中毒事件的发生。
政教处将安排专人负责。
1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通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着力帮助师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12、建立“后进生”学生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多帮一”、“导师制”等多种方法途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加强与特殊学生家庭的联系,落实班主任访谈制度,做好“空巢孩子” 的教育工作。
加强法制教育,实现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13、坚持每学期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
要特别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采取以奖学金、特困扶助、“两免一补”等多种措施,以及通过社会资助为辅的资助政策,多渠道开展助学帮困工作。
14、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和家长学校等途径,要求家长对子女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家长安全教育责任。
1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坚持每学期约请市交警大队和市防疫站来校作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16.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和职工代表沟通,及时化解各种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六、考核奖惩“平安校园” 建设活动纳入组处室、班级、教职工考核中,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每学年开展一次评选“平安先进集体” 活动,对获奖部门进行表彰。
凡是“平安校园”工作不力和出了问题的,个人不能评为年度先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一票否决,(1)本部门教职工有违法犯罪的;(2)教职工违反职业道德受记过及以上处罚的;(3)本班学生有受到学校以上处分,(4)班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
创建平安校园,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载体,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意识、加速学校发展、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各部门齐抓共管,进一步维护学校的团结和稳定,保障素质教育在我校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文件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形成稳定、安全的工作局面,达到学校提出的“平安校园”创建目标,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校园。
二、工作目标:落实好教育局提出的“创平安校园”工作目标,达到学校提出的“平安校园”的创建考核标准。
三、工作内容:(一)成立创建“平安校园”领导组;(二)创建“平安校园”办公室;(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四)书写创建“平安校园”永久性标语;(五)少先队中队积极开展以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师生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努力营造文明、进步的学习环境。
四、工作要求:(一)切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
1、抓好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
做到随时检查室内门窗,特别是电器设备的隐患。
保证用电安全检查,不乱动电源插座,信息课上要按规定程序操作机器。
2、严格遵守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做好卫生教育工作,保证在校就餐学生吃饱。
不到流动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注意身体健康。
3、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报告制度。
保证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内课间不乱跑,不拥挤,上下楼梯快步轻声,靠右边。
放学按时离校,不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在校园内逗留。
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门。
上体育课、实验课及课外活动是要注意与他人合作,防止机械伤人,保证安全。
(二)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青少年自护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是抓好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使学生在创建中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3、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
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传授自护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加大防范力度,防患于未燃。
4、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自觉遵守《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不看不健康的书、报等;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问题学生”帮教机制,教好“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
进一步加强家访谈话制度。
6、做到关爱,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活动。
1、结合放学护送学生的契机,开展“学生远离网吧”和“学生远离无证摊贩”的活动。
防止高年级学生敲诈勒索财物现象。
2、上学、放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未满十二周岁不允许骑自行车上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不能私自骑自行车上街。
3、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街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往,不能接受陌生人馈赠礼物,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打急救电话和必备电话求得110帮助。
五、活动安排。
结合班级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创建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创建标准。
1、召开学生动员会,部署“平安班级”活动的各项工作。
2、以黑板报为载体,以晨会、班会为主阵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本周出刊一期《平安校园》为内容的黑板报。
3、对班级的设备安全进行一次自查。
4、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校内外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学生中存在的违规现象,突出重点,制定防范措施。
5、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将安全教育切实纳入教育的轨道,不断研究安全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6、设立家校联系卡,班主任和任科教师对品行有缺陷、学业有困难、家境贫困的学生积极开展家访,记好每次家访记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和引导学生及时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努力上进。
7、对照标准,对创平安班级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照标准查漏补缺,迎接学校验收。
8、力争被评为“平安班级”。
9、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决定和区委、区府建设“平安南岸”的相关要求,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办〔2009〕102号)精神,现就“平安校园”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依法治校,按照“安全、稳定、健康、文明、和谐”的总体要求,坚持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整治,扎实抓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体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保护师生身心健康,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安全保障型教育城乡示范区,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2010年,全区50%的学校建成“平安校园”;2011年,80%的学校建成“平安校园”;2012年,95%的学校建成“平安校园”;到2013年,全区100%的学校建成“平安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主要指标达到主城领先、全市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