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门诊实习报告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院与全球著名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的公司——美国IDEXX 公司合作,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我省动物疾病检测与疫情监测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完善的技术服务,努力为我省畜牧业和宠物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农大动物医院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临床教师,形成了在省内公认的团队领先优势;临床大夫参与有关课程的教学,发挥其临床经验丰富的优势;临床系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每年定期参加动物医院的临床值班工作,更好地完成了临床课的教学任务;临床教师与临床大夫共同组成科研小组进行攻关,解决临床难题,向着专家门诊的方向不断发展。
我们富有成效的临床诊疗工作,极大地方便了首都的宠物主人和就诊动物,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树立了临床权威的形象,并且由临床收入中资助了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购置了先进的设备,更重要的是使兽医专业毕业生的临床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扩大了整个学校的知名度,农大动物医院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动物主人的信任,被公认为省内小动物临床诊疗技术方面的权威。
1、动物医院的基本布局和科室构成1.1 三个平台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院建筑面积400 平方米, 设置 3 个平台:1.1.1、畜禽疫病诊断中心:宗旨是对福建省畜禽养猪场的畜禽主要疫病进行科学诊断,为福建省畜牧业健康养殖,良性发展服务。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畜禽主要疫病血清学检验和病原学检验。
主要工作目的是为福建省畜禽养猪场的畜禽主要疫病提供科学的诊断结果,并根据诊断结果提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防制实施方案。
1.1.2、宠物疾病诊疗中心:宗旨是对各种宠物、野生动物等实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有关动物的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涉及动物内科病、外科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等。
主要工作目的是为宠物、野生动物等提供健康保障,积极宣传科学饲养宠物,科学管理宠物,善待动物和动物保护的理念。
1.1.3、对外开展专业技术推广平台:主要工作内容是不定期为规模化畜禽场技术人员、宠物饲养者和宠物爱好者举办有关的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先进的动物养殖技术,推广先进的动物疾病治疗和预防技术,推广先进的动物饲养理念,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
1.2 主要科室 1.3 服务项目血清检测室动物疾病化验与诊断,DNA 提取室RNA 提取室骨关节病与骨科手术,PCR 实验室皮肤病诊疗宠物美容室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诊疗宠物血常规、生化检测室动物中毒病诊疗宠物外科室动物激素紊乱性疾病诊疗宠物B 超室动物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宠物X 光室小动物寄生虫性疾病诊疗药房血清样品的取样宠物门诊ELISA 检测2、动物医院常用的基本设备拥有米卡萨X 光机、B 超、2 套手术灯无影灯、2 台进口的小动物异氟醚吸入麻醉机、多台动物专用手术监护仪、血氧监测仪、柯达洗片机、德国进口的尿液分析仪、自动血球分类分析仪、内窥镜、血常规自动分析仪、血液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电动动物手术台、PCR 仪、酶标仪、液相色谱仪、冰冻切片机等设备。
常用的有X 光机、B 超、血常规等设备。
3、动物医院主要药品4.动物医院的规章制度4.1 消毒隔离制度1、传染病房与一般病房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手术室、产房、治疗、供应室及可成为传染源的处所,均应有严格消毒制度。
3、传染病动物所住的病房、笼舍、器具等,应按时消毒。
4、传染病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5、工作人员进病房和门诊前必须穿工作服。
6、注意防止门诊及住院的交叉感染。
7、患病动物的衣物、用品、污物等应严格消毒。
4.2 卫生工作制度1、卫生清洁是诊疗服务的保障,各科室应建立严格的卫生工作制度。
2、诊疗教学中心要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重点事项,建立健全卫生制度。
3、建立每日清扫消毒的卫生制度。
4、诊疗设备每试用一次必须消毒一次,及时无害化消除动物的粪尿等污染物。
5、周边环境要有计划的植草植树,美化环境,搞好室内、周边和个的卫生。
6、认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按国家规定对“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动物防疫管理制度1.犬、猫免疫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不可过早或两次免疫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
2.犬、猫免疫前7~10 天内避免使用抗血清与免疫抑制剂。
3.注射疫苗前应观察犬、猫身体是否健康,病犬、猫或处在应激状态下的犬、猫不宜做免疫。
4.注射疫苗的犬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反应,如发烧、精神稍差、哆嗦等症状,多数在12 小时内消失,个别的犬对疫苗(尤其是狂犬疫苗)产生局部反应如局部肿起,发现后用毛巾及时热敷。
5.疫苗是生物制品,极少数犬出现过敏反应,如头脸肿、蹭或休克致死,但表现概率极低,发现后立即救治。
6.疫苗注射后7~10 天后才能产生相应抗体,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洗澡,以防感冒。
4.4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动物诊疗机构发现发现动物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动物诊疗机构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不得擅自进行治疗。
重大动物疫情的报告内容:1.疫情发现的时间、地点;2.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3.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4.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5.已采取的控制措施;6.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有关个人和单位对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5 环境及器械卫生消毒制度1.来诊动物经诊断为传染性疾病的,直接进入传染病病房治疗,实行每只动物独立的治疗间,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普通病动物进入普通病治疗区治疗,实行每只动物独立的治疗间。
3.非留院的动物治疗完毕及时清洁和消毒治疗间。
4.免疫接种的动物直接进入接种间。
5.治疗使用后的医疗用品集中收集,无害处理。
6.传染病动物所住的病房、笼舍、器具等,应按时消毒。
7.传染病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8.工作人员进入传染病病房时必须穿传染病病房工作服,离开时须经紫外线消毒。
9.保持医院清洁,地面使用消毒剂及时消毒,。
10.患病动物的衣物、用品、污物等应严格消毒。
11.定期更换消毒剂种类。
4.6 药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兽药管理规章制度,使用农业部许可的药品。
2.药房内药物标志要清楚,分类别排列,界限明确,室内整洁,无鼠害,防潮防晒。
3.购入的药品按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时登记,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4.收到处方后要对处方内容、患病动物的名称、年龄、大小、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等进行详查,严格按处方配药。
5.含有毒、限、麻醉药的处方依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6.发出的方剂,应将用药方法详细在药袋注明,并向动物主人交待清楚。
7.药房内不得出现伪劣药品。
8.出、入药品有凭证,每日整理一次,每月结清一次。
9.生物制剂按保存说明冷冻(藏)保存。
4.7 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专项管理制度1.负责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使用监管工作。
2.从指定经销商采购产品,产品仅限自用,不转手倒买倒卖。
3.凭兽医处方使用产品。
4.保存兽医处方,建立使用记录和不良反应记录,定期向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上报使用情况总结,并接受监督管理。
4.8 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1.建立生物制剂由专人负责管理。
2.建立专门帐本,定期对生物制剂使用情况进行核验,做到帐物相符。
3.生物制剂按厂家、品名、批号、数量、入库时间、有效期等逐项进行登记,规定温度储存。
4.遵循“先短效起、后长效期” ,同批号的生物制剂“先入库、先出库”原则,有计划分发使用,减少因过期失效而造成报废。
5.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过期、破损、失效等的生物制剂,须向相应上级主管部门如数上缴,并对报废的生物制剂进行无害化处理后销毁。
医疗废弃物、4.9 医疗废弃物、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1.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2.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的处理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3.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4.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
5.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6.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7.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采取焚烧处理,焚烧时应符合环境的要求。
5、动物医院门诊、住院的管理1、患病动物就诊时,其主人所需的动物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就诊时,患病动物助人有义务保持候诊室的安静与卫生,禁止大声喧哗。
3、动物主人带动物在诊断过程中注意安全,控制好动物的行为,防止咬伤群众和医护人员的意外实践发生。
4、主人携带动物到达后,可以通过服务台或导诊台咨询就诊程序,切勿乱走乱闯。
5、先挂号,后就诊;先缴费,后治疗。
6、候诊时,小动物不要随意下地活动,大动物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候诊;候诊动物之间禁止相互接触,禁止接触其它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防止交叉感染及二次感染。
7、患病动物主人要积极配合医师对动物的诊断,做好犬、猫等动物的保定,相信叙述动物的发病经过,以使医师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病情。
8、俗语说的好“三分医疗,七分护理” ,治疗与护理病重,动物主人要严格遵守医嘱,重视对患病动物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