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
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答案】C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
6.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
原子之间有间隔
C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导电
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D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含有氢氧原子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分子在不停运动,向空气中扩散,故A正确;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
B
铁轨接头处留有一定的缝隙
原子之间有间隔,防止热胀冷缩,故B正确;
C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溶液导电
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故C正确;
D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含有氢氧离子,不是原子,故D错误。
点睛∶分子基本性质⑴分子质量非常小、分子的体积很小。⑵、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⑶、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⑷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酸碱盐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7.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钒为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误。
故选C。
2.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A.元素符号为MC .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40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Mc,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核内有115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
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
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错误;
符合题意;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囊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故选C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如图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推测m的值为
A.10B.16C.18D.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图中是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8-2=16,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m的值为16。
选B。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