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摘要: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体育课能否成功,而学生未能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

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课堂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们只有找出学生厌倦体育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改正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兴趣性主动参与
随着各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终身体育已逐渐成为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

但令人费解的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要不就是故意请假躲避上课,到课外活动时却生龙活虎。

可以说,学校体育教学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

新课改的实施虽然对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一线教师却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困惑:体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为什么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热情?
研究成果与分析:
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体育课能否成功,而学生未能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

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课堂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们只有找出学生厌倦体育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改正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经过分析,学生反感体育课有以下几个因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存在“厌恶”体育课的状态,究其根源便是体育课缺乏学生所需的学习动力。

经过调查取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学校场地及体育器材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体育课的真正意义。

二是部分教师不注意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且责任心不强,对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掌握较少;三是有些学校管理体制及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体育教学没有考评,致使体育课成为一门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副课”,
加之极少数体育教师的不负责任,形成“体育课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畸形局面。

再有大量调查表明:100%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有近一半的同学对体育课却并不热衷。

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的是同学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内容。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绝对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成果。

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

终上所述,笔者为能在新课标下,改变以上的情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下面综合这些问题谈些看法,供教师参考、研究。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学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一、用设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臵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

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如:教学各种方法的跳时,先讲解单脚双脚跳的动作要领,而后设疑:谁还能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激活了,他们跃跃欲试,作出了蹲跳、蛙跳、双脚交叉跳等不同的跳跃动作。

学生练得积极而又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的运动技能,同时更好地锻炼了身体。

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多采用游戏与竞赛教学法激法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多创设游戏练习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还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从而改变那种单调乏味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

如:“大鱼网”的游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吸引他们。

为此,我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

利用体育器材创设“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
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当渔夫,学生是大海里的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

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

又如: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合理定位每个学生。

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等。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

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学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教学。

如:在学习技术动作要求高的项目时,首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合理分组,确立适合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四、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体育课上,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教师动作师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振奋精神,在做练习时就会感兴趣,练习认真。

因此教师上课前应仔细,认真的学好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的研究,每次的运动量,练习密度要合理,对教学方法、手段要不断的改进。

五、注意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安慰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总之,影响体育的因素诸多,但只要我们广大师生能摆正思想,认真落实新课标下体育课的意义和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健康是每个人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前提,是生命的象征,是幸福的保证。

”加上体育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做到科学、周密、
严谨,提高体育课的授课质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信在这样周密而合理的安排下,学生们一定还会对体育课抱有末大的热情,还会爱上体育课的,还能在体育课中轻松的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目标,从而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齐占民:《新课标如何上好体育课?》
2、梅俊:《兴趣是活课堂之“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