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推动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橡胶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推动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橡胶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推动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橡胶轮胎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近几年,受国际国内大形势、大环境的变化影响,橡胶轮胎企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尤其是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出口受阻、外资“蚕食”和成本上升等,制约着橡胶轮胎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以广饶橡胶轮胎行业为例,重点研究新形势下该行业的发展策略和关键环节,并就促进橡胶轮胎行业发展、加强地区财源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广饶县橡胶轮胎行业发展现状作为我省橡胶轮胎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广饶县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达到9500万(套)条,约占全国的30%,占全省的60%。

(一)行业发展概况。

广饶县橡胶轮胎行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专业化三个阶段的跨越发展:一是起步阶段,主要产品是橡胶管、自行车轮胎和摩托车轮胎;二是调整结构阶段,产品由橡胶管、自行车轮胎和摩托车轮胎向斜交胎转变;三是发展升级阶段,以2002年子午胎生产线投产为标志,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十多年来,该行业通过瞄准产业尖端技术和高端产品,加快推进产业改造升级,产业规模、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了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专业化产业链条。

目前全县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达到42家,其中3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50强,拥有相关配套企业10多家,汽配企业20多家,总资产555亿元,从业人员5万多人,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二)行业主要特点。

一是产业集群规模日益突出。

广饶县大力实施子午线轮胎突破战略,不断围绕产业链上项目,规模快速膨胀,橡胶轮胎行业迅速升级,成为全县工业新型主导产业。

目前,广饶县拥有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工程巨胎、斜交胎等12大类20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达到9500万(套)条,约占全国的30%,占全省的60%。

2013年橡胶轮胎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6亿元。

二是企业研发实力明显增强。

企业坚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行业84%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1%的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组建了行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了省级橡胶轮胎及原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了省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创建省级以上知名品牌32个。

三是出口份额比重不断增加。

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外联动,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成为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出口基地。

2013年橡胶轮胎产业实现出口30.4亿美元,占全县生产型企业出口总值的92%。

自2010年起,广饶县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有效提升了橡胶轮胎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三)税收贡献情况。

橡胶轮胎行业作为广饶县重点税源行业之一,纳税额过千万的有9家企业。

2013年橡胶轮胎行业全部销售收入实现317.6亿元,实现直接税收收入3.47亿元,免抵调库6.9亿元,占全县国税总收入的30%以上,实现地方级收入2.66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橡胶轮胎行业销售收入完成103.85亿元,实现直接税收收入0.57亿元,完成地方级收入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95万元。

由此可见,橡胶轮胎行业对于国税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橡胶轮胎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对地区经济税收的影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橡胶轮胎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存在着高端市场占有率低、技术性能差、缺乏品牌竞争力以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影响着经济税收的协调发展。

(一)跨国公司入侵,雄踞高端市场。

随着国内轮胎市场逐步放开,大型跨国公司已经通过收购国内企业等方式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目前,外资和外资控股企业已有包括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等行业三巨头在内的20多家企业,其产量占国内轮胎总产量的近一半,跨国公司在轿车轮胎市场中占据了超过70%的比例,他们凭借其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建厂、收购、控股等方式,迅速占据了我国利润率较高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子午胎等高端轮胎消费市场,仅米其林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达到20%,而广饶轮胎企业大部分只能进入货车、农用车等利润率较低的中低端轮胎消费市场,缺乏高性能的安全、环保、节能、绿色轮胎,不能为知名汽车配套,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二)贸易壁垒森严,困扰轮胎出口。

在国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的同时,花样繁多的贸易壁垒也严重困扰着广饶轮胎企业的出口。

美国的特保案、欧盟的标签法、部分国家的“双反”调查以及中东等国家在商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的多种贸易技术壁垒,成为扩大轮胎出口的主要障碍。

广饶县轮胎出口量较大,直接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出口美国和欧盟的轮胎比例从原来的70%左右下降到2013年的40%左右,只得靠开辟中东、中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扩大出口。

2013年,橡胶轮胎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7.87%,比上年回落了25.49个百分点。

其中,轮胎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83%,与上年同期增幅相比,回落了25.68个百分点,极大地影响了轮胎的出口销售利润。

同时,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轮胎出口竞争力下降,实现的销售利润也随之降低。

(三)产能过剩,加剧需求不足矛盾。

长期以来,受多种刺激政策推动,橡胶轮胎行业把扩大产能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快速膨胀规模,超常扩张产能。

广饶县子午线轮胎自2003年开始投产,投产期初为6条生产线,产能为500万套;2008年扩展到18条生产线,产能2800万套;2012年橡胶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发展到45条,产能已达到9000万套。

在国际市场受阻、国内市场低迷的大形势下,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现实。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全钢载重轮胎生产能力在1.3亿条以上,而国内正常需求加上出口总计在1亿条以下。

卓创资讯发布研究报告称,2013年中国子午线轮胎总产量同比增长34.6%,至2.21亿条,而汽车产量增幅仅为13.49%,子午线轮胎的产量远远大于汽车产量的增幅,全钢胎需求量较上年同期回落20%-40%。

目前,很多轮胎企业都维持在低开工率的状态,部分中小型轮胎企业目前已经停工,而大型轮胎企业有的开工率也不足六成。

尽管如此,轮胎行业库存依然居高不下,目前全县轮胎行业总库存达220多万条,处历史最高位。

伴随着轮胎结构性产能过剩情况的加剧,轮胎市场的供需差距加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竞争无序,侵蚀行业利润空间。

生产能力过剩,轮胎需求不足,轮胎库存过高,使轮胎企业无法再咬定目前价格,纷纷兴起降价潮。

此外,轮胎主要原料价格的大幅回落,也使得企业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2012年天然胶价格高低点在3万元/吨至2万元/吨之间徘徊,2013年持续下降至1.7万元左右/吨,这为轮胎厂家争相降价提供了条件。

为了确保产能利用率,在市场中保住一席之地,不少轮胎厂家不断调低产品价格,采取降价的方式扩大销量,抢订单、挖墙脚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通过贴牌的方式,降低轮胎价格,一条轮胎只赚几十块钱的利润,使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轮胎企业在价格战中又将部分利润空间拱手出让,一些企业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

(五)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品牌优势。

广饶县轮胎企业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的数量少,掌握的技术,大都是一般技术,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专利技术。

企业科研人员,工作大都集中在产品的检验和检测上,缺乏能开发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科研人员。

同样型号的轮胎,其价格比米其林、固特异等品牌便宜几百元。

目前,广饶县轮胎行业大多无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销售价格和利润率都较低。

尽管广饶拥有盛泰集团“三A牌”、金宇轮胎“金宇”、恒丰橡塑“双丰”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但对于整个轮胎行业来说,在品牌创建的道路上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认知、熟悉,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广饶轮胎企业的品牌塑造道路任重而道远。

(六)成本费用增加,消减利润总额。

由于子午线轮胎行业新上项目较多,导致投产期初财务费用、工人工资都较高,影响了子午线轮胎企业利润的实现。

新上子午线轮胎项目投入较大,因自有资金相对较少,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使得这些企业的财务费用畸高。

同时,广饶县轮胎企业最为集中,新上项目较多,每年用工缺口为8000人左右,企业之间争抢工人现象比较严重。

为解决“用工荒”难题,企业都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使橡胶轮胎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2013年,全县子午线轮胎企业的财务费用高达8.3亿元,同比上升22%,严重影响了企业利润总额。

(七)进项税额抵扣影响应纳税额。

橡胶轮胎行业政策性减免税对税收影响较大。

根据现行消费税政策规定,子午线轮胎免征消费税。

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新建子午线轮胎企业期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较大,短期内无法实现增值税应纳税额。

以广饶县为例,自2009年1月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以来,子午线轮胎企业当年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为1.12亿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共申报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9.83亿元,较大地影响了实现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三、进一步提升我省橡胶轮胎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基础。

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随着宏观经济的回升,橡胶轮胎行业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这为税收的有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橡胶轮胎行业做强做大,更好地推进地方经济财源建设。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前几年,橡胶轮胎企业通过不断上项目,扩产能,追求规模效应,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膨胀式发展。

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要实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就不能再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必须从重视产量扩张转向重视效益和质量。

一方面,要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很有可能提高进口轮胎的技术标准,轮胎出口的准入门槛将会进一步抬高。

轮胎企业要追踪国际轮胎行业的高标准,必须强化自身标准建设,提高轮胎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比重。

要把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轮胎作为主攻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促进轮胎产品向高端化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当前形势下,轮胎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巩固已有市场、开辟新兴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核心的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把开拓市场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我国的轮胎消费市场是一个巨大而有潜力的市场,这为轮胎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