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魔芋栽培及防病技术

魔芋栽培及防病技术

魔芋栽培及防病技术一种芋繁殖(一)无性繁殖利用魔芋的地下球茎和地下根状茎繁殖种芋的方法,称为种芋的无性繁殖。

这是种芋繁殖常用的方法。

无性繁殖又分为以下五种: 小球茎繁殖。

收获时将母魔身旁的小球茎(指150克以下的)不直接用到大田作产种,收挖集中后,根据不同种龄和大小进行分类集中种植,较大的经过一年、较小的可经过两年繁殖后,再为大田生产提供高产种芋。

根状茎繁殖。

魔芋根状茎虽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但用作繁殖材料却是划算的。

较短的根状茎只利用顶芽直接繁殖;较长的根状茎可切成带2-3个活芽的小段,按10CM的株距、20CM的行距栽进繁殖田。

去顶芽繁殖。

栽前削去魔芋的主芽,保留侧芽,刺激侧芽,发挥侧芽的优势,促进球茎出芽。

一般250克以上的母芽去顶芽繁殖可长出2-3根苗,最多的可长5-8根苗,到了秋季,一根苗结出一个球茎。

采用这种繁殖方法,不仅球茎的个数多个头大,而且地下根状茎也多,据观察,一个球茎长有地下根状茎最多可达10条以上。

根状茎可再用来加速繁殖,更好地解决缺种问题。

切块繁殖。

把普通球茎切成带有1-3个芽眼的数块,进行繁殖和栽培是提高繁殖系数的有效途径。

切块时要求以顶芽为中心,纵向、等向直切或斜切,以保证破坏顶芽,让每个魔芋块都带有能够萌发生长的侧芽1-3个,大小魔芋球茎均可应用切块,但一般以0.5kg到1.0kg切块生长最好。

切块时尽量要先将刀具消毒(生石灰或酒精),找准位置,果断下刀,达到切面平整,尽量减少对球茎的伤害。

切块时间应选择晴天,上午九时开始,中午十二时结束(即要求切块消毒后有足够四个小时的晾晒时间),切后将切块放入0.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后将切面伤口蘸上生石灰或新鲜草木灰,再在阳光下照晒(4小时以上)一段时间,若阴天可在室内摊晾几天,待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播种。

因切块后主要是发挥侧芽生长,直接播种出苗较迟且不整齐,故栽种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

方法:作好苗床,苗床宽1.2米,深度和长度根据魔芋切块多少而定,床中铺5-10CM 火粪或干泥土,再将魔芋切块相互不靠地芽部向上排放在苗床内,再覆盖一层5-8CM的火粪或干泥土;再放,再盖,依次类推可放3-5层,上面盖火粪或泥土厚5-10CM,再盖3-5CM厚的净草,后用浸泡切块的高锰酸钾溶液或龙克菌600-800倍溶液一次性浇透水,再盖拱膜保温(保持床内温度22-28℃)催芽,待侧芽萌发后即可起块栽种,栽种时(特别注意种芽向上略倾斜)按株距25CM、行距35CM的密度栽入繁殖田。

顶芽带蒂繁殖。

加工魔芋干或制作魔芋豆腐时,将健康的魔芋以“V”或“U”字型,用消毒过的利刀挖下顶芽进行繁殖,也是良好的繁殖材料,但应通过切块繁殖一样的方法,必须消毒处理后再进行种植。

种植的密度,根据大小而定,一般株距20-30CM,行距30-40CM。

不论选用上述的哪一种繁殖方法,凡有切伤的应粘上生石灰或草木灰,并晾晒1-2天后栽种。

为提高种芋的繁殖产量,应做到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入窝栽种,种芽向上,细土覆盖,并注意加强苗期管理。

(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种籽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主要用于育种工作,选育优质、高产、抗病的良种,或用于提纯复壮,保持优良种性,大田生产中一般不采用。

(三)种芋处理种芋选好后,要进行消毒、催芽处理,以便提高种芋质量,预防病害。

消毒的方法很多,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可用多菌灵粉剂、5kg石灰粉,混合后涂抹种芋表皮;②可用不加温的福尔马林溶液(1/250-1/200)浸种20—30分钟,然后捞出再闷种6-8小时;③可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分钟;④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8%龙克菌袋兑水20kg,用喷水器械将药均匀喷在芋种表面。

如果切芋,应尽量选择晴天进行,切后用0.05%高锰酸钾药液浸种10—15分钟,再在切口上涂上生石灰,暴晒3-4小时即可催芽播种。

特别注意:以上方法②③是针对未萌发的芋种,若种芋已萌发,只能采用①④方法进行。

催芽的时间,一般在魔芋栽种前20天左右进行。

催芽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

催芽的具体方法:在室内用湿沙或湿润的细土与种分层铺放,并注意用沙子或细土盖严种芋,不损伤顶芽和种皮,堆层最好不超过三层,最后用草帘覆盖,达到防寒、保温、保湿。

(四)施足底肥魔芋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强。

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养分全面,又有较长的后劲,在魔芋生长期间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而且还可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为夺取魔芋高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互协调的良好土壤环境。

在生产上,一般采用“一炮轰”,底肥要施足。

1、肥料种类根据魔芋生长对土、肥条件的要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应坚持做到以有机肥料为主,如人粪尿、禽畜肥、沼气粪渣、河塘污泥、绿肥,以及作物秸秆、树叶、杂草等堆沤制成的高温堆肥等有机杂肥。

利用秸杆、树叶、杂草等为原料,上加肥土和粪尿水,经过高温堆沤后形成的腐熟肥料,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具有养分高、质量好、少病菌、无害虫、肥效稳而长等优点,是魔芋的灭菌肥料。

2、底肥施量肥料的施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计划产量的高低,确定施肥的多少,简单地说,就是以产定肥。

根据生产经验,一般生产1000kg魔芋需要1500kg有机肥,而底肥用量必须占总需肥量的80%以上,甚至一次性施入也可。

高产商品魔芋,一般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kg。

3、施肥方法底肥一般在栽种时施入。

有机肥多的农户也可以结合整地先施入一部分,另一部分在栽种时施入。

由于魔芋的根系浅,根系主要分布在块茎的顶端和上半部,所以底肥应施在块茎的四周和上部或者下辅上盖再覆土3寸。

栽种时施入的底肥必须是腐熟发酵过的肥料,特别是牛粪、羊粪、家禽粪和绿肥,严禁施用未经腐熟的肥料。

(五)栽种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魔芋或低山河边阳坡部分种芋繁殖的地块可就地冬眠,来年春季再萌发生长。

人工栽培一般不进行冬季栽种,因为冬季栽种缺苗多,如遇到严重的干旱(一般年份都是冬春少雨干旱),容易烂种烂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魔芋栽种的适宜季节在春季,春季栽种也要防止过晚,因为晚栽使种芋养分消耗大,生长势不强,产量不高,要掌握魔芋在适宜的季节里的最佳播期。

魔芋栽种的适期在地温稳定12-15℃后,最佳高产播期海拔800M以下地带为3月下旬,800M以上地区4月上、中旬,但最迟不能超过4月下旬。

一、魔芋种越冬贮藏(一)精选良种1、选择无霉烂、无伤口、口平、窝小、碓窝状,底部肉呈肉白色光滑,上部呈暗褐色,花芽短粗,表皮幼嫩,重量一斤以下,年龄不足两年生的做魔芋种。

2、对一些花芽深凹,畸形怪状,色泽无光,表皮粗糙老化,花芽细长等劣质魔芋一般不能做种,种源缺乏的地方可用来切块繁殖用种。

3、严格分类。

无论外购或自留种子,都必须按照商品芋用种(500克、400克、300克、200克四个等级)和种子繁殖用种(100克、50克、20克以下及牛旁根四个等级)进行分类。

4、对染病腐烂的魔芋坚决剔除,再集中用生石灰焖埋或烧毁,不能留作种子。

机械损伤(如挖时锄伤、碰伤)要集中消毒,拌上小灰或石灰另行保管。

(二)安全运输1、自留收挖的种子,要精挖轻放,采用竹框、竹篓等器具运输,尽量避免损伤,严禁用编织袋包装和塑料薄膜覆盖运输。

2、长距离调运种子,必须用硬质塑料水果框或硬纸箱(打眼通气)装放,中间夹放稻草,尽量减少碰撞,避免损伤,即便是运输距离较短,也不能用编织袋或塑料制品袋包装。

(三)种子处理1、种子晾晒。

无论是自留种或外购种,收挖后及时晾晒,使水分减少2至3成(即100斤种晾晒剩70-80斤)后进行消毒处理,贮藏。

2、消毒处理。

①结合晾晒于下午一至二点后喷洒药剂,连续2—3次。

药剂浓度为:农用链霉素500-1000万单位兑水50斤,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100克兑水25斤,喷药后晾干即可贮藏保管。

②药剂浸种:将魔芋晾1-2天后用药剂浸种4-6小时,晾干7至8成时即可贮藏保管,药剂浓度为:农用链霉素50000单位兑水400斤,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100克兑水400斤,也可用10-15%石灰水浸种15-30分钟晾干贮藏。

如有带病斑或机械损伤的种,集中先用小刀削去斑点和伤口,再用药剂浸泡,捞出后拌上草木灰或石灰,晾干后即可贮藏。

(四)越冬贮藏1、宿地贮藏。

是指当年不收块茎而留在地里自然越冬。

其方法是:待植株全部枯倒后,用锄具浅锄表土,填盖魔芋叶柄眼,拍实,再用玉米秆、稻草、茅草或树叶覆盖,覆盖草层越厚越好,以利吸水、保温防冻。

然后,易积雪冰冻的地方,再用沟泥覆盖在厢面草层上,加强保温防寒,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能保护块茎,使块茎生出地下根,是目前最安全和繁殖系数最高的一种办法。

到了来年,边挖边播,且地下根状茎每段只要保证有两个芽就可育出新植株。

这种方法适宜于冬天气温较温和,土层深厚的地方采用,冬季寒冷,土层薄的地方不宜采用。

2、地窖贮藏。

在土层深厚而坚实地方挖建地窖,窖的容积是种子的一倍左右,放种前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熏蒸46小时,或用稻草加硫磺猛烧一遍,冷却后四壁铺草放,般放二层芋种最好,上面再盖一层干草或干泥土即可。

3、室内收藏。

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室内干燥,保温通气的空房进行熏蒸消毒后,底部铺垫一层保温材料如谷壳、稻草、麦糠等,放一排经过干燥消毒处理的种,盖一层保温材料,再铺再排,依次类推放至3-4层,上面再盖上一层厚稻草即可。

(五)注意事项1、所留种子必须消毒处理、分类、晾晒干爽。

2、严禁在水泥地面堆放和用农膜覆盖。

3、所贮藏的种子要勤检查,温度控制在8-12℃之间。

三、魔芋主要病虫害防治魔芋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根腐病、轮纹斑病、魔芋线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

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白绢病和软腐病。

危害魔芋的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苹天蛾、蛴螬(铜绿金龟子)等。

魔芋的虫害虽不如病害的危害大,但由于魔芋一年仅生出一片复叶,一旦叶片受害,损失是比较大的,更为严重的是,害虫啃食后造成伤口,为病菌的入侵打开门户,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此外,魔芋还往往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冻害腐烂症、冷害黄化症、日灼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生理病害。

对魔芋的病害应以预防为主,辅以药物防治。

(一)魔芋病害发生情况1、病害对生产的影响随着魔芋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年代的增加和生态条件的改变,以前从未引起重视的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真菌性病害白绢病逐年加剧,感病后单株死亡,严重者全田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2、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种子问题。

一是远距离调种发病重。

新区发展魔芋需从外县、外地、其至外省调种,运输中魔芋皮薄、质脆,极易碰伤表皮造成伤口,病菌易入侵;二是播种前未进行种芋消毒,因播种带菌种芋影响出苗慢、弱,甚至出苗后就发病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