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龟病的防与治

各种龟病的防与治

龟病及其防治第一节龟的细菌性疾病革兰氏阴性菌是龟常见的传染病因。

当龟发生各种细菌或真菌性疾病时,应当首先考虑到龟的营养和环境状况。

足够的营养是龟健康和抵抗力强的保证,另外,许多的传染病要求用多种维生素支持治疗。

所有的病例治疗时都要添加维生素a。

为选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抗生素治疗最好采用注射方法,如普通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可体腔内注射。

保持清洁卫生和改善龟的环境条件,能提高病龟的成活率。

环境温度保持在龟最适宜温度范围内,能增强免疫功能。

病龟停食,但龟的新陈代谢不停,所以必须进行填食。

不管哪种龟,其许多传染病的症状都相似。

败血症是常见的死亡病因,全身疾病可能由床上、局部脓肿、寄生虫或环境应激反应引起。

从龟上经常分离到需养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

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嗜睡,痉挛,不协调,在腹侧可见到出血点,海龟胸板发红充血。

加强卫生,搞好饲养是降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病龟应当隔离,进行抗生素治疗。

已从健康的海龟中分离到沙门氏菌、亚利桑那菌和爱德华氏菌。

处理和治疗海龟时,应当考虑这些微生物有人、畜共患的特性。

饲养龟的人和治疗龟病的人,都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

龟细菌感染的治疗包括:改善环境,全身用抗生素,每周添加维生素a 5000 iu。

把抗生素稀释在生理盐水中,再加上二甲基亚砜和已酰半胱氨酸给乌龟喷雾。

治疗细菌性肝炎时可注射抗生素。

一、海龟败血性皮下溃疡病(scud)(病因)常由费劳地柠檬酸杆菌引起,沙雷氏菌对促进费劳地柠檬酸杆菌侵入海龟体内有协同作用。

(症状)龟的盾壳下陷,在腐烂组织下流出脓性分泌物。

常见厌食、嗜睡。

龟壳和皮肤下有出血点,肝坏死也常见。

(防治)推荐全身用抗生素,搞好消毒卫生对于预防该病至关重要。

海龟的另一种壳病是有贝克菌引起,它是甲壳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原,龟壳发红下陷伴有溃疡,败血症不常见,推荐局部用碘酊涂布治疗二、烂甲病(病因)由于甲壳受磨损后,细菌侵入而导致甲壳溃烂。

(症状)甲壳的表面溃烂成洞,严重者可见肌肉,病龟不食少动,缩头。

(防治)(1)将病龟隔离,用3%双氧水擦洗患处,并将溃烂部分剔除,再用高锰酸钾结晶粉直接涂抹。

(2)养在水中的龟,可采用4%食盐水浸泡30分钟后,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帮涂抹患处。

三、腐皮溃疡病皮病溃疡,最容易发生在腋窝、跨窝、颈部等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病因)该病是一种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龟皮肤破损后感染细菌,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使受伤部位周围组织出现坏死(症状)皮肤出现溃疡和坏死的病灶。

(防治)首先清除患处的病灶,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帮涂抹,每天换药1次,然后将病龟进行隔离喂养。

可放潮湿处,切忌放入水中,以免加重病情。

待伤愈后再入池。

四、脓肿(病因)由创伤、咬伤或环境条件差引起。

从龟的脓肿中分离出厌气菌有:消化链球菌;需氧菌有假单胞菌、气单胞菌、沙雷氏菌、沙门氏菌、微球菌、丹毒丝菌、费劳地柠檬酸杆菌、摩氏摩根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埃希氏属厌气菌,而且经常是多重感染。

(症状)所见的皮下脓肿为结节或肿胀,应与寄生虫结节、肿瘤和血肿相鉴别诊断。

(防治)局部脓肿应当切开,随后治疗局部伤口,还要求全身应用抗生素。

内脏脓肿可能由血源性感染引起,雄性生殖道脓肿比较常见。

有时可导致腹膜炎,要进行外科治疗,单纯全身用抗生素很少成功。

五、结膜炎轻度白眼病,以幼年巴西最为常见结膜炎见于其他所有目龟,病情的轻重从轻度炎症到全眼球炎症,也可能由传染性口炎引起。

用抗生素溶液(新霉素或链霉素)冲洗,所有的病例在治疗时都要添加维生素a。

(fishgun注:即白眼病)平时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并按时投喂营养药物,以提高龟自身的抵抗力。

对已经患病的龟,应单独饲养,并对原饲养容器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杀菌。

对于同缸饲养的龟若发现已经有的患有白眼病,其它的可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

这既是预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疗。

稚龟用20毫克/升浓度,幼龟至成龟均用30毫克/升浓度,浸洗时间长短依水温高低而定。

必要时每天浸洗1次(40分钟),连续浸洗3-5天。

对于病情较轻的龟(尚可睁开眼睛并能主动进食的)可将龟浸泡在低浓度食盐水中,或养在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中,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或用浓度为30毫克/升的药液每天浸泡40分钟,连续浸泡一周左右可痊愈。

若龟的病情较重(拒绝进食并且眼睛已不能睁开),应每日用抗生素类药物溶液(每毫升含抗生素500-1000单位)浸泡一小时以上,然后用抗菌眼药膏涂抹患处,并放置于阴暗处饲养,以促进白色分泌物尽快脱落。

对病症严重(眼部糜烂)的龟,首先将眼内的白色物、白色坏死表皮清除干净,若出血,应继续清理。

然后将龟浸泡于有维生素b和土霉素的药液中。

药液按每500克水中放1/2片土霉素、2片维生素b的比例配制。

病龟眼睛有可能失明。

六、传染性口炎(病因)从海龟口腔内分离出的正常细菌有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各种革兰氏阳性、阴性球菌。

(症状)以口腔点状出血为特征,随病理变化加重,沿牙冠出现干酷样物,病重时感染扩展到口腔的骨结构。

营养不当时可能出现呼吸系统和胃肠道感染。

(防治)要清创,同时用防腐剂和全身抗生素治疗以及支持疗法,出现溃疡或形成肉芽肿的重病例,要进行外科手术处理。

推荐添加维生素类药物,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a对本病尤为重要。

七、中耳和内耳感染(病因)由(已从龟耳内分离出)变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摩氏摩根菌、柠檬酸杆菌、肠杆菌属和其他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箱养龟最常见(也见于海龟),可见鼓膜明显肿胀,由干酪样物。

(防治)最好进行引流手术,全身用抗生素治疗。

维生素a缺乏症可继发该病,注射维生素a或饲料重添加维生素a对本病治疗有益处。

八、传染性泄殖腔炎(病因)原因可能是创伤,矿物质、维生素不平衡可形成泄殖腔结石,应人工摘除。

已分离到爱希氏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

泄殖腔周围脓肿常与头部皮下体腔组织通道感染的移行有关,尿路下端或生殖道感染常呈因果关系。

(症状)泄殖腔周围以水肿和血样分泌物为特征。

(防治)腐蚀性治疗包括外科清创、局部治疗以及合理选用全身性抗生素。

九、红脖子病(病因)该病是一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再霉雨季节,由细菌侵袭使龟得病。

(症状)病龟的咽喉部和颈部肿胀,肌肉水肿,反应迟钝,行动迟缓,食欲减退。

(防治)(1)该病极易传染,死亡率高,一旦发现龟患此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对饲养池及环境进行消毒;(2)对病龟可采用氯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3)用氯霉素针剂肌肉注射,每500克重的龟用100000iu。

第二节外寄生虫病新进的野生龟身上的寄生蜱,多发现在腋窝、跨窝等部位除野生和新引进的龟外,龟外寄生虫并不多见,其中主要是螨虫。

治疗:笼舍附近放敌敌畏布条4天。

布条不能与龟直接接触。

笼舍的处理可以喷洒0.1%或0.2%的敌百虫。

大型龟可以用敌百虫喷洒体表。

偶尔发现恙螨幼虫,但不认为有致病性。

应蜱常寄生于龟,重度寄生引起贫血。

软蜱引起麻痹,叮咬部位肌肉变性。

蜱能人工摘除。

为搞好预防,所有新引进的龟放入大群之前,咬彻底进行眼观检查和检疫。

第三节内寄生虫病在人工饲养下,龟很容易因寄生虫侵袭出现病理变化。

人工饲养下的应激反应,再加上密闭的环境易诱发寄生虫寄生。

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寄生虫以及中间宿主的环境。

龟可能是多种寄生虫的终末宿主、中间宿主。

虽然许多寄生虫无明显致病性,但可引起体重下降和死亡。

绦虫可以感染龟。

绦虫有复杂生活史和中间宿主严格的地理范围。

绦虫寄生时,泄殖腔周围有结片或从粪便中能分离到绦虫卵。

治疗用吡喹酮75毫克,盐酸钉柰脒25~150毫克,口服,2周1次,或灭绦灵150~300毫克,每月1次。

皮下组织寄生的迭宫属裂头蚴,表现柔软肿胀,这些幼虫阶段的虫体可以用外科手术摘除。

龟都有线虫寄生,有几个属较重要,类圆线虫常寄生在龟消化道中,而幼虫却在呼吸道和鼻孔渗出物中。

全身体壁多处出现肉芽肿,肉芽肿内包有幼虫。

由此推测,幼虫可以穿透皮肤。

卫生差、环境被高度污染时,常出现重度寄生虫感染。

病情重时能引起龟死亡。

龟常感染蛔虫,龟的蛔虫卵与哺乳动物的虫卵相似。

龟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线虫寄生。

粪便检查时能发现毛细线虫卵、毛首线虫虫卵、?虫虫卵。

饲喂已经感染寄生虫的小昆虫时,在粪便中可见非致病性幼虫,以及所吃小昆虫的寄生虫虫卵(例如:隐管线虫)。

人工饲养的龟有寄生虫寄生表现时,应表现驱虫治疗。

怀疑或已肯定某些线虫的幼虫能穿过皮肤,越过口腔再次感染。

通过这个途径龟再感染寄生虫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应该到龟有重度寄生虫感染时,才给予重视。

应迅速清除排泄物,搞好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人工饲养下龟感染寄生虫的几率。

口服下列药物可以治疗这些寄生虫:甲苯咪唑,剂量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噻苯达唑,剂量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硫苯咪唑,剂量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2周后用上述剂量重复治疗。

具报道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10~50毫克体腔内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每千克体重200毫克口服,对于杆线(虫)属有效。

依维菌素对龟的毒性与寄生虫一样明显,即使剂量降低到每千克体重0.025毫克,因此未推荐用于海龟。

旋尾线虫(spirurid worm)中的一种龙线虫,可引起龟皮肤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许多种旋尾线虫寄生于肠系膜、腹腔和血管。

治疗包括把环境温度升到35~37摄氏度,并保持24~48小时,但是某些只适应低温的龟不能忍耐这种方式治疗。

龟的棘头虫和舌形虫寄生时,致病性不一。

舌形虫病有时与肺炎症状有关。

根据报道,这些寄生虫目前还无特效治疗方法。

第四节霉菌病一、水霉病遭受水霉病感染的鳖(病因)龟长期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处,真菌(水霉病)侵染龟的皮肤引起。

(症状)水霉病多发生于龟的四肢和颈部。

菌丝呈白色,柔软,白色棉絮状。

起病初龟食欲减退,活动不安。

严重时,体质消瘦无力,最后进食日减,最终死亡。

(防治)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经常让龟晒太阳,以抑制水霉菌滋生,达到预防的作用。

对已发病的龟,可用配制好的3%~4%的食盐水浸洗病龟5~10分钟,并对饲养龟的器皿进行消毒。

同时,在饵料中拌入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提高龟的抗病能力。

二、真菌感染(病因)湿度过大、环境温度低、同时伴发其他疾病、营养不良以及饲养不当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是龟霉病的诱因。

霉菌病的发病需要很长时间,全身性霉菌病的病理发生还不清楚,但保持好清洁卫生和搞好饲养管理能降低发病率。

常分离到的霉菌有地霉菌属、镰刀菌属、毛孢子属。

多数病例是皮下损伤后继发真菌感染。

(症状)胃肠道组织溃疡与毛霉样菌和镰刀菌感染有关。

肝、肾和脾和感染绿僵菌属,拟青霉菌可引起慢性内脏肉芽肿病,死前除见体重减轻外,几乎无明显症状。

死前几天动物还一直采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