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郁证常用方法

治疗郁证常用方法

• ①5-HT 再摄取抑制药( SSRIs) ,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
• ②选择性 5-HT 及 NE 再摄取抑制药 ( SNRIs) ,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 ③NE 及特异性5-HT 能抗抑郁症药( NaSSA) ,如米氮平; • ④NE 及 DA 再摄取抑制药 ( NDRIs) ,如安非他酮; • ⑤5-HT2A 受体拮抗药及 5-HT 再 摄取抑制药( SARIs) ,如曲唑酮、奈法唑
酮; • ⑥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MAOIs) ,如苯乙肼、 环苯丙胺及新一代可逆性MAOIs
吗氯贝胺。
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治疗
• 根据目前国内外抑郁症药物治疗指南,一般推荐 SSRIs、 SNRIs、NaSSAs 等新一代抗抑郁症药作为首选药物。
• 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经济限制,TCAs 如阿米替林、氯 米帕明、麦普替林等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谢谢
• BAP 指南提出,对于严重抑郁患者,虽不建议将 CBT 作为唯一治疗手段, 但应在药物治疗中考虑联合使用;对于老年期重度抑郁,CBT 的整体效果可 能高于药物治疗疗效;对于药物治疗困难的青少年重度抑郁,可选择 CBT 作 为治疗手段之一。
•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同时对多人进行治疗的咨询形式,可 极大提高治疗效率,节约经济成本。
• 抑郁症中 MBC 主要包括: • ①准确评估症状严重程度; • ②确保足够的抗抑郁症药物剂量; • ③评估药物的耐受性; • ④监测和增加治疗依从性; • ⑤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治疗
• 抗抑郁症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品种已超过 20 多种。常见的第一代抗抑郁 药物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目 前,除三环类(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 作为经典抗抑郁症药仍保留 TCAs 这个名称外,国内外较多按作用机制划分命名,主要包括:
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证 症见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咽中不适,如有异物梗阻
,咽之不下,咳之不出,但吞咽食物自如,喉中异物感常随情志变化而轻重。舌苔 白腻,脉弦滑。 治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代表方半夏厚朴汤。
抗抑郁治疗原则
• ①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
• ②患者开始治疗前知情同意;
• ③尽可能单一用药,剂量逐步递增,达到最小有效量后足量足疗 程治疗;
• ④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尽可能采 用量表形式定期评估;
• ⑤治疗效果不佳时重新评估,可考虑换药、增药或联合治疗,但 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ECT 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优点,多个临床治疗指南推荐其作为严重抑 郁症紧急情况下( 如高危自杀风险、极度痛苦、流体摄入不足) 的治疗首 选。
ECT 可能存在一定的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损害等风险,故治疗前应充分 评估风险收益,且治疗后应继续进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替代与补充治疗
• 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om L.) • 又名 千层楼。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 广泛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具有抗抑 郁、抗病毒、抗菌、镇痛等作用。
心肾阴虚证 症状:虚烦少寐,惊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
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微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 治法:滋养心肾。代表方:天王补心丹。
0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以理气解郁、调理脑神为主。 选穴上以奇穴、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主,再配以随症取穴。 主穴为百会、四神聪、神门、印堂、内关、合谷、太冲、期门、三阴交。 肝气郁结者以泻法加行间、侠溪疏肝解郁; 气郁化火者以泻法加行间、支沟清泻肝火; 心脾两虚者以补法加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心肾阴虚者以平补平泻加心俞、肾俞、太溪滋阴降火补肾;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是一大类包括认知治 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思维行为模式来纠正失调 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总和。它着眼于患者不 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对抑郁症、 焦虑症等具有较好疗效。
• 由团体心理咨询发展演变的团体互助模式近年来受到较大 关注。团体互助模式中,强调积极参与与自助互助,拟通 过学习掌握新的认知、行为技巧来增强自我对症状的控制 能力和情绪稳定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的社会环 境和交往,加强组员间的情感联系与支持,打破自我封闭 恶性循环。这可能也是团体互助模式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 者极力推崇的原因。其他心理治疗方式,如人际关系疗法、 精神动力心理治疗、问题焦点治疗、婚姻治疗和家庭治疗 等,亦可选择应用。
治疗郁证常用方法
第三小组
01
中药治疗
02
针灸治疗.
03
心理治疗
04
西医治疗
01
中药治疗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
早期疏通气机对于防止病情的发展,变生他病,具有重要有意义。
正如《医方论·越鞠丸》方解云:“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 何有?”
对于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湿 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
• 治疗目标: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预 防复发,最终达到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替代与补充治疗。
• 一般认为,阈下抑郁及轻度抑郁建议采取非药物治疗。中重度抑郁推荐抗 抑郁症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可考虑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与补 充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ECT,亦称电抽搐治疗,拟短时间内适量电 流通过患者头部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 疾病目的的一种有效疗法。 自 1930 年问世,ECT 拟人工诱导癫发作 的方法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却在治 疗实践中被发现对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作 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近年来出现 附加简单麻醉和应用肌肉松弛剂的改良 ECT( 无抽搐 ECT) 。
心神失养证 症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喜悲善哭,实时欠伸,或手
舞足蹈,骂詈躁扰。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以甘润缓急,养心安神。代表方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证 症见心悸胆怯,多思善疑,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神疲,食欲
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代表方:归脾汤。
• ⑥可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与补充治疗等;
• ⑦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共发病。
• 李凌江,马辛.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M].2 版.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 近年来提出量化治疗( measurement based care,MBC) 的理念,2015 年 APA 更新的指南中已纳入 MBC 理念。 (MBC 基于循证医学实践发展,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 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已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中广泛使用。)
03
心治疗
郁证在针药治疗的同时,不可或缺心理治疗。
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说凡是“怀抱不舒、遭遇不遂,以及怨旷积想 在心,不能排解,种种郁念,各推其原以治之”,强调“以情解郁”。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实践证明,心理治疗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倾听的原则 医生必须以真诚、耐心、同情的态度听完患者的陈述,患者陈述的
(3)常取任脉穴。任脉为25穴次,占各经穴次的第五位。因为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与心、脾 、肾皆相关,故治疗本证也取任脉穴。常用穴为关元、中院、上院、巨网等。
(4)选取脾、胃经穴。脾、胃经均为17穴次,并列为各经穴次的第六位。因为忧虑过度,可 致气机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故治疗也选用脾胃经穴。常用穴为公孙、商丘、三 阴交与足三里、下巨虚等。
虚证则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
虚实夹杂者,则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肝气郁结证 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少腹或胁肋胀痛,痛无定处,
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呕吐,大便不调,女子月事不行。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证 症见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失眠易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或
过程就是其宣泄情绪的过程,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切忌“相对斯须,便 处方药”。
帮助的原则 虽然医生不可能完全治好患者所有的病,但是应该帮助患者调整不
正确的认知方式。医生可以告诉患者哪些想法是对的,哪些想法是不太正确的, 科学地阐释疾病的缘由,患者应采取的态度。通过认真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
肯定的原则 医生应该用肯定的口气、实事求是地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告诉
循经取穴
(1)多取心经、心包经穴。中医认为“心藏神”,而对于“神失所藏”引起的情志不舒当 取心经和心包经穴。常用穴为神门、通里、少冲、灵道与大陵、间使、劳宫、内关等。
(2)多取膀胱经、督脉穴。因为膀胱经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而督脉与膀胱经相连, 故治疗本证当取相应背俞穴及督脉穴,以调整肝、心、心包、脾、胃、肾等脏腑之功能; 又因为膀胱经与督脉脑,而“脑为元神之府”,与精神活动相关,故本证的膀胱经与督脉穴 次较高。常用穴为心俞、络却、胆俞与百会、水沟、神道、风府等。
患者:“你这个病不会发展成为‘神经病’,也并无恶变的证据,经过合理的治 疗会逐渐好转的。”要帮助患者树立自尊和自信,自信包括对治疗的自信心、对 生活的自信心,对于碰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有自信。要求患者跟医生配合, 不要胡思乱想。抑郁、焦虑的情绪减轻了,症状也逐步改善。
04 西医抑郁症治疗指南
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 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抗抑郁有效成分主要为苯并二蒽酮 类、黄酮类和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欧美国家将其应用于 抑郁症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文献荟萃分析表明,相比 于标准抗抑郁症药,贯叶连翘可能具有相近的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小。由于目前研究只给出初步中期数据, 缺乏长期和预防复发数据,BAP 指南未推荐其作为抑郁 症一线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