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
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 抗血小板或抗栓治疗 控制血压 调整血脂 控制血糖 戒烟 限酒
抗血小板治疗
1.对非心源性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建议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 预防脑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ǀ级推 荐 A级证据)。
2.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 (75mg/d)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的抗血小 板药物(ǀ级推荐 A级证据)。阿司匹林单 药抗血小板治疗最佳剂量为75mg~ 150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 达莫(200 mg)2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2次 /d,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
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 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抗血小板及他 汀类药物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口服 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
抗血小板治疗
6.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 格雷抗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 高胆固醇血症 3、 糖尿病
和糖代谢异常
一般危险因素: 1、房颤或其他心脏病2、呼吸睡眠暂停综
合征3、吸烟4、嗜酒5、高盐高脂饮食6、 运动过少7、肥胖
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高 尿酸血症等
高血压
血压与中风
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发病 危险增加49%;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概念
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 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 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脑栓塞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பைடு நூலகம்别脑卒中常见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症状: 1、突然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2、突然视物双或伴有头晕。 3、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木)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 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 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应用长作用制剂,每日服用一次,这样可以减少
血压的波动、因降此低,心卒脑中血患管病者的需发降生压危,险且,平并提稳高降用压药
的依从性。
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
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
4.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应根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和出血转化风险 ,选择抗凝时机。建议出现神经功能症状14 天内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复发,对于 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当延长抗凝时机(ǀǀ 级推荐 B级证据)。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低出生体重 遗传 种族 地域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更安全有效
最佳剂量
最佳疗程
最佳剂型
75-150mg/d 长期服用 精确肠溶剂型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
(1)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包括阵 发性)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推荐使用 华法林口服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复发。定 期查凝血功能,维持INR在2.0~3.0之间(ǀ 级推荐 A级证据)。
雷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 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
抗血小板治疗
4.发病30 d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率70%~99%)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 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 疗90 d (Ⅱ级推荐,B级证据)。此后阿司匹 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 一线用药(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可以使 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ǀ级推荐 A级证据)。 也可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 疗(ǀǀ级推荐 B级证据)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
3.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 ,新型口服抗凝剂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 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Ⅰ级推荐,A 级证据),选择何种药物应考虑个体化因素 。
抗血小板治疗
3.发病在24 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 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 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
血风险。若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
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 (75 mg/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发病 危险增加46% 。
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
二级预防——定期监测血压,积极降压 血压日记 1、 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 于等于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 据)。对于血压小于140/90mmHg的患者,其降压获益 并不明确(Ⅱ级推荐,B级证据)。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
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收缩 压降至140 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 (Ⅱ级推荐,B级证据)。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 致的脑卒中或TIA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 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Ⅳ级推荐,D级证 据。
用于脑卒中的直接 费用每年约200亿元 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 脑血管病诊治现状有待提高
脑卒中之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75%-8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重在预防
一级预防
指发病前预防。培养良好健康 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 产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通 过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 控制危险因素。
或伴有肢体无力。 4、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 5、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
汗等。 6、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这些症状可能持续一会然后会消失 。
脑卒中的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 45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率在逐渐上升
我国卒中现状—每年新发病例250万,每年 死于卒中150万,2/3留下残疾
二级预防
对已经发生一次或多次卒中 的患者,通过寻找卒中发生的 原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 素,预防或降低卒中再发危险。
二级预防从什么时候开始?
二级预防应该从急性期就开始实施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指南2014
二级预防的目的
已患脑卒中的病人
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
如何进行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