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数学 9.1平面的基本性质(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

高二数学 9.1平面的基本性质(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

●备课资料《名师授课录》 思考与练习答案:①向两个方向无限伸长的 ②向四周无限扩展的 ③AB或a④⑤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⑥用对角顶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或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 ⑦表示被遮住的线条(看不见的线条)2.请将下面两图中的部分虚线画成实线,使其成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正方体答案:(略)3.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文字语言?(1)点P 在直线l 上 ;(2)点P 在直线l 外 ;(3)点P 在平面α内 ;(4)点Q 在平面α外 ;(5)直线l 在平面α内 ;(6)直线l 在平面α外 ;记作读作 记作读作记作读作记作读作记作读作记作读作(7)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l ;(8)直线a 和b 相交于点P .答案:(1)P ∈l (2)P ∉l (3)P ∈α (4)Q ∉α (5)l ⊂α (6)l ⊄α (7)α∩β=l (8)a ∩b =P4.(1)两个平面相交,交线是 且所有公共点都在 上,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两平面的 .(2)画两平面相交时必须画出它们的 . 答案:(1)两平面的公共直线 交线 公共点 (2)交线6.观察图(1)和图(2),用模型说明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并用字母表示平面.a(2)aa答案:略.7.两条直线划分平面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请画图说明. 答案: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当l 1∥l 2时,两直线将平面划分成三部分;当l 1与l 2相交时,两直线将平面划分成四部分. 如图:12l l 12l l8.点P 在直线l 上,而直线l 在平面α内,用符号表示为 A.P ⊂l ⊂α B.P ∈l ∈α C.P ⊂l ∈α D.P ∈l ⊂α 答案:D9.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B.空间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桌面是一个平面 D.三角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答案:D10.“已知α∩β=l ,若点P ∈α且点P ∈β,则P ∈l ”.用文字语言应叙述为 . 答案: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 ,如果点P 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那么点P记作读作记作读作在直线l上●备课资料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②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③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必共面④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结,构成平面图形A.0B.1C.2D.3答案:B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C.空间不同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D.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答案:D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它们能确定的平面的个数为A.1B.4C.6D.1或4或6答案:D4.空间四点,没有三点共线,可确定平面的个数为A.1B.4C.1或4D.0或1答案:C5.长方体各面上的对角线所确定的平面的个数为A.6B.12C.14D.20答案:D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圆上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B.圆心和圆上两点可确定一个平面C.四条平行直线不能确定五个平面D.空间四点中,若四点不共面,则任意三点不共线答案:B7.在空间,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案:D8.空间四点中“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9.若给定空间三条直线共面的条件,这四个条件中不正确的是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②三条直线两两平行 ③三条直线中有两条平行 ④三条直线共点A.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10.空间三个平面两两相交,那么 A.必相交于一点 B.必相交于一条直线 C.必相交于三条平行直线 D.不可能有且只有两条交线 答案:D 二、填空题1.四条平行直线最多能确定 个平面. 答案:62.直线与平面公共点的个数可能为 . 答案:0或1或无穷多3.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不共线的三点能确定的平面的个数为 . 答案:1或3或44.“点P 在直线l 上,点P 不在平面α内,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点O ”,用符号语言叙述可表示为 .答案:P ∈l ,P ∉α,l ∩α=O5.根据下图,写出图中的元素应满足的条件.αγ(1)c a bA(2)(1)对于图(1),α∩β= ;β∩γ= ;= ;A α;A β. (2)对于图(2), =PQ ; =B ; =C ; =A .答案:(1)a b c ∈ ∈ (2)α∩β AB ∩α AC ∩β AB ∩AC三、解答题1.同时过空间四点可以作几个平面?答案:当这四点共线时,同时过这四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 当这四点有且只有三点共线时,同时过这四点可以作一个平面;当这四点分别在两条直线上,且这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时,同时过这四点可以作一个平面; 不是上述情况,则不存在同时经过这四个点的平面.2.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图形:平面α∩平面β=AB ,直线a ⊂α,直线b ⊂β,a ∥AB ,b ∥AB . 答案:αβb aAB3.如图,A ∈α,直线AB 和AC 不在α内,画出AB 和AC 所确定的平面β,并画出直线BC和平面α的交点.答案: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8 cm,M 、N 、P 分别是AB 、A1D 1、BB 1的中点.1(1)画出过M 、N 、P BB 1C 1C 的交线; (2)设过M 、N 、P 三点的平面与解:(1)设M 、N 、P 1MP .设MP ∩A 1B 1=R ,则RN 是α与平面A 1B 1C 1D 1的交线. 设RN ∩B 1C 1=Q .则PQ 是α与平面BB 1C 1C的交线.1R(2)∵正方体的棱长为8 cm, ∴B 1R =BM =4 cm. 在△RA 1N 中,1111RA RB N A Q B =, ∴B 1Q =.344124=⨯ 在Rt △PB 1Q 中, ∵PB 1=4,B 1Q =34, ∴PQ =1034)34(422=+ (cm). 故所求PQ 的长为1034cm. ●备课资料 思考与练习1.已知一条直线与三条平行直线都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共面. 为了证明过程叙述的方便,先写出已知、求证,用符号语言表示.已知:直线a∥b∥c,直线l∩a=A,l∩b=B,l∩c=C.求证:l与a、b、c共面.证明:∵a∥b,∴a、b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又l∩a=A,l∩b=B,∴A∈α,B∈α.又A∈l,B∈l,∴AB⊂α,即l⊂α.同理b、c确定一个平面β,l⊂β.∴平面α与β都过两相交直线b与l.由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α与β重合.故l与a、b、c共面.2.不共点的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已知:直线AB、BC、CD、DA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αCDAMB(注:两两相交的意思是,如果n条直线两两相交,那么任一条直线与另外(n-1)条直线都相交,都有公共点)求证:直线AB、BC、CD、DA共面.证明:设AB、CD相交于M,则AB、CD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α.∵A∈AB,B∈AB,C∈CD,D∈CD,∴A∈α,B∈α,C∈α,D∈α.由公理1知AD、BC⊂α,故AB、BC、CD、DA四条直线共面.假如根据题目的文字语言,作出的图形如下图,则已知就不能写成AB、BC、CD、DA两两相交,而应写成:AC BDβ已知:直线AB、BD、CD、AD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求证:直线AB、BD、CD、AD共面.证明:∵AB∩CD=C,∴AB、CD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A∈AB,D∈CD,B∈AB,∴A∈β,D∈β,B∈β.由公理1知AD⊂β,BD⊂β,∴AB、CD、AD、BD共面.3.已知点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AD、CB、CD上的点,且直线EF和HG 交于点M,求证:点B、D、M在同一直线上.AEFD M GB H C证明:连结BD ,则BD =面ABD ∩面CBD . ∵E ∈AB ,F ∈AD ,∴EF ⊂面ABD . 又M ∈EF ,∴M ∈面ABD . ① 同理可证HG ⊂面CBD ,M ∈面BCD . ② 由①和②可得M ∈面ABD ∩面BCD =BD . 故点B 、D 、M 在同一直线上.4.如图,AB ∩α=P ,CD ∩α=P ,点A 、D 与点B 、C 分别在面α的两侧,AC ∩α=Q ,BD ∩α=R.求证:P 、Q 、R 三点共线. 证明:∵AB ∩α=P , CD ∩α=P , ∴AB ∩CD =P .∴AB 、CD 可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 ∵A ∈AB ,C ∈CD ,B ∈AB ,D ∈CD , ∴A ∈β,C ∈β,B ∈β,D ∈β.∴AC ⊂β,BD ⊂β,平面α、β相交. ∵AB ∩α=P ,AC ∩α=Q ,BD ∩α=R ,∴P 、Q 、R 三点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公共点. ∴P 、Q 、R 都在α与β的交线上. 故P 、Q 、R 三点共线.5.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C 与面DBC 1交于O 点.AC 、BD 交于点M ,求证:C 1、O 、M 三点共线.1证明:∵C 1、O 、M ∈面BDC 1,又C 1、O 、M ∈面A 1ACC 1,由公理2,知点C 1、O 、M 在平面BDC 1与平面A 1ACC 1的交线上, ∴C 1、O 、M 三点共线.6.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若这三条直线不平行,求证: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αβγ111A AB BC C 已知:平面α、β、γ两两相交,α∩β=CC 1,β∩γ=AA 1,α∩γ=BB 1,且AA 1、BB 1、CC 1不平行. 求证:AA 1、BB 1、CC 1相交于一点. 证明:∵AA 1⊂γ,BB 1⊂γ,AA 1BB 1, ∴AA 1与BB 1相交.设AA 1∩BB 1=P , ① 则P ∈AA 1⊂β,P ∈BB 1⊂α. ∴P ∈α∩β=CC 1. ② 由①、②,得AA 1、BB 1、CC 1相交于一点P . 7.已知:a ⊂α,b ⊂α,a ∩b =A ,P ∈b ,PQ ∥a ,αA PQa b 求证:PQ ⊂α.证明:∵PQ ∥a ,∴PQ 、a 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P ∈β,a ⊂β,P ∉a . 又P ∈α,a ⊂α,P ∉a ,由推论1知过P 、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α、β重合.∴PQ ⊂α.8.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N 分别是AA 1、D 1C 1的中点,过D 、M 、N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 ,(1)画出l 的位置;(2)设l ∩A 1B 1=P ,求PB 1的长.1Q 解:(1)平面DMN 与平面AD 1则平面DMN 与平面A 1C 1QN 即为所求作的直线l .(2)设QN ∩A 1B 1=P ,∵△MA 1Q ≌△MAD ,∴A 1Q =AD =a =A 1D 1.∴A 1是QD 1的中点. 又A 1P ∥D 1N ,∴A 1P =21D 1N =41C 1D 1=41a . ∴PB 1=A 1B 1-A 1P =a -41a =43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