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施工资源计划 (2)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2)2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2)3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 (3)4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3)5 工期计划 (6)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法 (7)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2)1 质量技术要求 (12)2 质量保证措施 (13)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6)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17)第一章工程概况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片区,起于昆明安宁市桃花村,途经西山区和五华区、盘龙区,止于嵩明桃园村,全长59.24公里。
与目前正在建设的昆明绕城公路西南段相接,在和平村枢纽与昆明至安宁高速公路相连,再北行与武定至昆明高速公路相连。
目前,昆明绕城高速公路的东北段已建成发挥功能,西南段已开工建设,在西北段建成通车后将形成闭合、贯通昆明周边的国道主干线,对于充分发挥昆明过境公路网体系的整体效益,提高区域内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二标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9+380,止点里程桩号为K15+820。
途经晓明村、黎村、鲁塔村、庙村、白眉村、妥睦村,全长6.44千米。
主要结构物为大桥8座、中桥2座、涵洞6道、通道涵1道、隧道0.9千米。
本合同段内软基处理位置共6处,详见下表。
特殊软基分布及处治方式如下表第二章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国道主干线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2合同段图纸。
4、《云南省高等级公路管理条列》。
第三章施工资源计划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2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主要工程材料一览表3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进场人员一览表4主要人员岗位职责4.1项目总工岗位职责1)负责编制本标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审核工程图纸。
2)负责督促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实施细则的编写与实施组织管理。
3)执行技术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
4)分管工程部、质检部和物质设备部,审核上报材料计划。
5)组织技术交流、研讨,更新技术知识,培养年轻技术人员。
6)组织编制交(竣)工验收工程技术资料,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4.2工程部技术员岗位职责1)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2)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编制施工组织实施细则。
3)参与施工方案的讨论与审定、协助总工编写施工方案。
4)做好施工前与作业队、生产班组的技术交底,力求正规化、书面化。
5)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做到完整、准确。
6)强化过程制定、优化施工方案,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7)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编写施工技术总结。
8)协作配合贯标工作及管理考评工作。
4.3质检部长岗位职责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
2)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贯彻监理工程师的正确指令,作好质量信息工作。
3)指导班组开展质量活动,督促“三检制”,监督技术组织措施的执行。
4)填写质量检查工作日志,组织施工质量检查评比。
5)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在分公司的实施,切实质量保证监督。
6)ISO9001标准的宣贯工作。
7)负责制定分公司质量体系内审计划,并组织实施。
8)制止部门、各工序不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行为,责成对显现、潜在的质量问题纠正和预防,并组织跟踪验证。
4.4质检部职责1)组织贯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2)制定质量创优计划,开展QC小组活动,作好计量管理。
3)严格执行自、互检制度,负责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4)及时、准确地进行质量、技术资料的签认、收集和整理工作。
5)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质量报表。
6)负责交工验收及竣工资料的编报和归档。
7)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
4.5试验室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试验规程、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报告有效、资料齐全。
2)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对实验仪器设备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开展计量检定,计量校验、定期保养,保持状态完好。
3)完善各项试验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4)不断优化砼设计配比,努力实现配比科学合理,降低成本,积极参入砼的施工质量控制,切实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5)按照业主、监理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联系和资料管理。
6)保证室内及周边的文明、卫生,并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等安全防范工作。
7)完成领导临时交代的其他工作。
4.6工段长(班组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职责1)对班组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
2)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
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
3)领导本班组人员严格按照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4)帮助本班组人员炼好基本功。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搞好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
5)把好材料使用质量关,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做到对不合格工程或工序不交接,对本班组生产的产品负操作和经济责任。
6)做好本班组的质量评定工作,对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工序负返修责任,同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7)接受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组织班组的施工。
4.7生产班组工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职责1)作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维修、会检测”。
应认真熟悉图纸,坚持按图施工,做好自检记录。
2)爱护原材料、配件及半成品,正确合理使用各种工、索具和设施,做到精心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3)凡不按操作规程、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要求施工造成的返工或质量事故责任者,应负责接责任,并按规定赔偿损失。
4)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做到减少和杜绝安全,质量事故。
5)切实贯彻实施项目部制定的环水保方案,自觉做好环保水保工作。
组织机构图:5 工期计划工期计划为从2010年9月5日至2011年2月15日。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法1.K10+170~K10+380(左幅),K10+125~K10+390(右幅)段1.1工艺流程1.2技术要点①先将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再挖除平均厚度为2m的沙场松散堆积土体,压实基底,然后换填碎石土,逐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
压实完毕后会同监理工程师测量其弯沉值,若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将情况反映至项目部。
②开挖宽度须大于路基构造物边缘线50~100cm(接挡墙段落仅换填至挡墙背坡),开挖面必须挖成5%的横坡。
③碎石土要求含石量不小于60%,填料最小强度(CBR)8%,压实度≥96%。
填前压实压实度≥94%。
要求每层压实土层均设置2%的纵坡。
④压实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路段确定的压实工艺进行碾压,严禁欠压或过压。
⑤到场的碎石土卸料位置应呈梅花形布置,间隔距离根据运输车运载能力现场确定。
2.K11+900~K12+650段2.1工艺流程2.2技术要点①应先排除明水,挖除0.6m深的淤泥(挖淤泥排水的范围参照挖淤泥排水数量表)。
排水采用水泵直接抽出明水排至附近沟渠内。
保证在软土淤泥能清除干净(若实际清除深度与设计不一致,应留取影像资料并上报项目部)和基底无水状态下填土,决不允许回填中有软土参杂或有水碾压造成弹簧或缺陷地基。
再清除平均厚度为30cm的表土,夯实基底,抛填平均厚度为0.8m的片石垫层,逐层压实。
压实完毕后会同监理工程师测量其弯沉值,若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将情况反映至项目部。
②开挖宽度须大于路基构造物边缘线50~100cm(接挡墙段落仅换填至挡墙背破),开挖面必须挖成5%的横坡。
③片石垫层顶部填筑30cm厚的碎石垫层,上覆土工格栅,接着铺筑30cm 的碎石土层,最后铺设第2层土工格栅。
为防止土工格栅破坏,与垫石结合部均应铺设10cm厚的碎石土垫层。
④土工格栅横向铺设。
铺设时绷紧,拉挺,避免折皱、扭曲或坑洼。
土工格栅沿纵向拼接采用搭接法,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铺好后应在48h内在其上填土,并不得因填土而移动。
杜绝一切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或停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视程度修补或更换。
⑤土工格栅(TGSG45-450PP)铺设时两端回弯1m,回弯厚度不小于30cm。
严禁任何车辆在未填土的土工格栅上行驶,调头。
土工格栅应符合图纸要求及《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的规定。
3. K12+740~K12+770段3.1工艺流程3.2技术要点①采用水泵排除本合同段鱼塘内明水。
②鱼塘内抛填片石平均深度为 2.4m,并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反复碾压,直至压密填石。
③抛填片块石段落与其余清除表土后路基段落上部均填筑厚度0.4m碎石垫层,逐层碾压。
接着填筑0.1m厚的碎石土整平并铺设两层土工格栅,格栅间为0.4m厚碎石土,最后在格栅层上部铺筑0.3m厚碎石土层压实后方可填筑路基。
④土土工格栅横向铺设。
铺设时绷紧,拉挺,避免折皱、扭曲或坑洼。
土工格栅沿纵向拼接采用搭接法,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铺好后应在48h内在其上填土,并不得因填土而移动。
杜绝一切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或停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视程度修补或更换。
⑤土工格栅(TGSG45-450PP)铺设时两端回弯1m,回弯厚度不小于30cm。
严禁任何车辆在未填土的土工格栅上行驶,调头。
土工格栅应符合图纸要求及《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的规定。
4.K12+900~K13+120段4.1工艺流程4.2技术要点①白眉沙场积水低洼段积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渗水,水量非常巨大,拟采用9台水泵同时抽水,将坑内水抽取排放至沙场外地方路排水沟渠内,保证在填筑过程中原始水位不至升高。
②白眉沙场积水低洼段设平均厚度2米片块石,抛填、1.2米片石垫层处理。
③当片石垫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再进行上层填料的填筑工作。
④挖除路基主线影响区内堆积土体后碾压,测量其压实度,当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及时将实际情况反映至项目部。
5.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为保证路堤填筑的施工质量,在填筑高度较高和软土路基的地段要设置沉降与稳定监测,以测定其实际的沉降量与位移量,故在填方路堤段施工前14天,将必要的监测记录和报表格式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经批准后方可用于监测记录,路堤填筑过程中,稳定和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水准点设置软土沉降位移影响的范围之外。
5.1沉降监测①沉降板的制作底板面积40×40cm、厚10mm,测杆采用ф42mm钢管,分节制作,安装时将沉降板按设计位置埋设在已处理好的基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