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项目(TJ12合同段)特殊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项目第12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一年十月五日特殊路基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目的依据《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指导特殊路基段的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绿色”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双标管理”制度,树立单位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信誉。
2 编制依据2.1 二广高速连州至怀集段12标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2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3 二广公司下发的有关施工管理、技术文件规定;2.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3 工程概况本标段第12标起点位于连山县小三江镇西侧与A2合同段接线,向南经文安、江灶、沿小三江水和S263南下,经大获、小利、大利、植物,至合水电站西侧,与第13标段相接,起讫里程为:K121+688.667~K133+200,标段全长11.528Km。
路线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26米,中央分隔带2.0米,分离式路基宽13米,桥梁与路基同宽。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3.1自然地理情况3.1.1地形、地貌本标段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
地貌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
主要分布在K121+688.677(起点)~K133+200(纵点)。
走廊带内地势较高,山体较大,山坡较陡峭,河谷下切深。
地面高程为200~550m,地形最大高差100~400m。
3.1.2气候、水文情况本标段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层状岩裂隙水和块状岩裂隙水三类。
该地区雨量充沛,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雨,部分接受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及水库泄洪或渗漏的地表水补给。
地下水位随地形变化,平原区及山间洼地水位较浅,地下水的稳定水位埋深多在1~3m;丘陵区地下水埋藏较深,稳定水位埋深在2~7m。
本标段所在区域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达300多天,多年平均气温18.8~20.8℃,气温适宜。
多年平均降水量1628.5~1785.4mm,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每年3~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5%左右。
3.2工程地质本标段地质岩性主要以燕山早期中粗粒板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
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亚带,连州~怀集南北向构造带及华夏系、新华夏系等构造的交接处,东邻郴~怀断裂构造带。
路线走廊大部分与构造线的走向呈大角度相交。
详勘揭示,与定侧线有关的断层为Wf2。
据设计图纸所述,K131+610左25米至右10米范围、K131+650左30米右17米范围内有一破碎带,该构造破碎带走向164~344°,倾向75~80°,影响宽度约为30~40米,走向与线路平行。
受其影响,该段岩石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富含裂隙水。
Wf2断裂构造属非活动断层,规模小,宽约3~5m,处于挖方路段,对边坡安全性、稳定性不构成威胁。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合同段未发现区域深大活动断裂,新构造活动不强烈,处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影响相对微弱即较稳定的环境。
3.3施工条件交通条件:运输条件较为便利,主要道路有S263、X411、X425,乡村路网较为发达,大多数道路可直达施工现场。
水电条件:本合同段主要河流小三江水,同时沿线沟塘较多,水网发达,水资源较丰富,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
沿线电网密布,用电较方便。
筑路材料:混凝土用石料:产地较多,供应充分;砂:绥江及其支流中州河出产优质河砂,可满足施工需要;水泥:有肇庆桂峰、河口、南边等水泥厂可供选用,厂家均通过ISO质量认证,所生产各种标号水泥可满足路用要求。
钢材可到肇庆、清远、广州等地购买。
4 特殊路基处理4.1 特殊路基设计根据设计图纸,本标段特殊路基主要包括高液限土膨胀土的处治、软基处治。
采取措施分别是路床超挖换填级配碎石、清淤换填中粗砂和碎石土。
4.2 特殊路基分布范围4.2.1 高液限土膨胀土:本标段线路经过区域基岩为花岗岩和泥质岩、砂页岩,其风化土、坡残积土,以及该区域的冲洪积粉质粘土部分具有高液限、膨胀性特征,分布无规律性,全线可见,呈星点状、斑块状分布。
分布路基段及主要工程数量,如表4-1。
表4-1 高液限土膨胀土处治路段统计4.2.2 软基处治:本标段部分路段分布有软土地基,总长度967m(分布段详见表4-2),埋藏深度为0~0.9m,软土厚度为0.6~2.5m。
表4-2 软基分布路基段及主要工程数量.4.3 特殊路基处治措施4.3.1 高液限膨胀土针对高液限土(膨胀土)的特点,所在路段为挖方路段,采取的处治措施是:(1)膨胀土不能作为路堤填料,全部废弃;(2)路床范围内超挖80cm,换填级配碎石。
(3)在路测边沟底设置碎石盲沟。
盲沟与级配碎石贯通,以利于排水。
4.3.2软基处理针对全线路基范围内软基埋藏深度浅、厚度薄的特点,采取清淤换填处理措施,处治方案是:对于清除深度小于1.5m的软土,采用中粗砂换填压实;对于清除深度大于1.5m的软土,底部1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换填以上部分采碎石土换填处治。
5 施工准备5.1施工准备5.1.1 对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做好截排水设施,永临结合设计排水系统。
开工前,先调查山体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状况,分析施工期间边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5.1.2 复测已经完成、水准点及导线网的布设满足施工需要;5.1.3 项目部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完成对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工作;5.1.4 本标段安排了五个路基综合作业队伍,负责路基土石方工程、防护工程及便道维护整修。
5.2机械人员投入(1)参加施工人员进场情况①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见表1表一②生产工人参加试验段施工的生产工人有工班长10人和55名机械、汽车司机均已经到位。
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专题培训。
(2)机械设备投入情况机械设备投入表(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表6 施工目标6.1 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2011年10月20日开工,2012年3月竣工,工期133天。
我项目部将根据此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周密计划、合理调度,严格控制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期按时完成任务。
6.2 质量要求本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将全面贯彻“实行科学管理,创建精品工程,确保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以及技术操作进行施工。
工程质量在达到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保证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优良标准。
6.3 安全目标本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无工程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
6.4 文明施工目标争创文明工地。
7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7.1 软基处理7.1.1 施工工艺根据图纸资料,本标段路基范围内软基埋藏深度浅,厚度薄的特点,采取清淤换填处理措施。
对于清除深度小于1.5m的软土,采用中粗砂换填压实;对于清除深度大于1.5m的软土,底部1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换填,以上部分采用碎石土换填处治。
(1)排水:施工时首先排除换填部位的水。
采用人工挖沟排水、晒田。
(2)清淤:清淤前对排水疏干后的地表进行测量原始地面标高,绘制平面示意图并请测量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对(三方联测)。
清淤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除,采用挖掘机配合运土车将淤泥全部运至弃土场集中堆放,将其用于绿化用土和中央隔离带用土。
测量员按要求完成水准测量记录、平面图、横断面图、清淤工程数量计算表,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基坑清淤挖成后将对平面位置、基底高程进行三方联测)。
在换填范围内将基底大致整平,并碾压密实。
(3)分层填筑:中粗砂、碎石土分层填筑,按照经过试验确定合格的透水性好的中粗砂和碎石土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碾压施工时,最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8%~12%(具体数据由试验结果确定)。
摊铺厚度按300mm作为试验,压实机具宜采用自重18t以上的压路机。
(4)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挖掘机初平,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5)洒水或晾晒:填料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
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2%范围内。
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应采取自然晾晒。
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应采用洒水车喷洒水。
(6)机械碾压: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7)压实检测:换填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三方联测收方。
(8)软基处理方案断面图7.2 高液限土处治根据图纸资料,本标段路基范围内高液限土采取如下处理措施:(1)对存在弃方的路段,首先将段内高液限膨胀土废弃;(2)路床范围内超挖80cm,换填级配碎石;(3)在路基两侧边沟设置碎石渗沟,一般为40×60cm;如路床底土天然稠度值(Wc)<0.9,则加深渗沟埋置深度,一般为40×100cm;若路段存在山间洼地、泉眼或地下水,则设置断面尺寸为40×40cm的横向渗沟,与边沟底渗沟贯通。
(4)为防止路堑边坡崩解,需根据边坡高度,放缓边坡坡率,一般1:1.5~1:2.边坡防护形式尽量采用挂网植草、骨架植草。
(5)高液限土处治方案断面图8 进度保证措施(1)人力保证:当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时,增加工人和劳动力(2)材料保证:建立稳定的材料供销关系,确保现场储备合格材料的正常使用、在市场情况及天气情况不利的情况下有富裕储备。
(3)机械设备保证:各种机械设备做到勤保养、勤维修,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当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随时增加相应机械设备。
9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回填时每层宜设2%~3%的横坡,当天的填料宜当天完成压实。
(2)填筑层压实后,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面暴晒失水。
(3)土方路基实测项目规定要求土方路基实测项目0.3(4)砂垫层实测项目10 施工注意事项10.1 清淤a、水稻田地段路基施工,不得影响农田排灌。
b、施工前应采取措施排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水。
10.2 砂垫层a、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垫层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也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即洛杉矶法磨耗率小于60%)。
b、垫层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