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级
BIM
建
模
标
准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模型依据
•设计DWG文件(采用经审核的图纸等设计文件进行建模)
•总进度计划以及需要模拟的分进度计划
•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对应单体建筑需细化的施工部位示意图或说明(例如后浇带位置)
•当地规范和标准
•其他特定要求
•模型的标高和坐标
•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
•为了标高的一致性,所有专业所使用的标高需统一,如确实需要增加辅助标高时,必须在标高前增加相应专业代号
•为了使模型之间正确工作,必须建立一个参考点(0,0,0),项目(0,0,0)参照原点统一。
原则是把共享坐标原点设置在本项目建筑物
的最左下侧位置。
•模型的单位
根据绘图中的需要,设置模型的单位。
•长度
以毫米为单位,考虑到尺寸标注等不需要显示舍入的2个小数位,可在尺寸标注样式处独立设置单位格式。
长度单位设置图
以平方米为单位。
面积单位设置图•体积
以立方米为单位。
体积单位设置图•角度
以度(°)为单位。
角度单位设置图
以度(°)为单位。
坡度单位设置图
•模型拆分标准
需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但均应按照区域划分的思路为主,并结合模型大小,制定模型拆分的范围,各专业应相互独立。
拆分原则如下:
1.建筑专业
•按建筑分区
•按单个楼层
•按照施工中的区域划分要求(如遇到施工后浇带,相应构件模型要分开建立)
2.结构专业
•按单个楼层
•按施工缝
•按照施工中的区域划分要求(如遇到施工后浇带,相应构件模型要
分开建立)
3.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及其他设备专业
•按单个楼层
•喷淋系统按照防火分区划分
•模型色彩参考
管道名称R G B管道名称R G B管道名称R G B
冷、热水供水
管
255,153,0 消火栓管255,0,0 强电桥架255,0,255
冷、热水回水
管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
255,153,0 弱电桥架0,255,255
冷冻水供水管
0,255,255 生活给水管0,255,0 消防桥架255,0,0
冷冻水回水管热水给水管128,0,0 厨房排油
烟
153,51,51
冷却水供水管102,153,25
5 污水-重力153,153,0 排烟128,128,0
冷却水回水管污水-压力0,128,128 排风255,153,0
热水供水管
255,0,255 重力-废水153,51,51 新风0,255,0
热水回水管压力-废水102,153,25
5
正压送风0,0,255
冷凝水管0,0,255 雨水管255,255,0 空调回风255,153,255 冷媒管102,0,255 通气管51,0,51 空调送风102,153,255
空调补水管0,153,50 窗玻璃冷却
水幕
255,124,12
8
送风/补
风
0,153,255
膨胀水管51,153,153 软化水管0,128,128
•文件夹结构
1.项目文件夹结构
所有模型文件应依据项目特点及管理工作划分创建数据存储文件夹结构,该文件夹结构以区域为主线,以方便查询、易于管理、避免协同作业时错项漏项为原则,在一个区域里存放所有专业的文件,更容易管理。
文件夹分项目-区域-专业三个层级。
如图
•命名标准
模型依照不同的使用阶段,将模型分为设计模型和施工模型两大类。
设计模型指按照设计图纸和一定的存储方式建立的分区域的模型文件;施工模型指根据一定规则将设计模型整合起来成为结构系统的模型(应用在施工阶段的模型)
1.设计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项目名称】-【区域】-【专业代码】-【子类代码】-【定位楼层】-【版本】
命名细则:
•项目名称:根据项目情况而定。
•区域:可用字母与数字组合的方式命名。
•专业代码:ARCH用A代替,STRU用S代替,MEP还是用MEP;
子类代码:天花板-C,室内-I,幕墙-CW,坡道-R,体量-V.暖通
风管-MD,暖通水管-MP,给排水-P,消防-FE,强电-E,弱
电-T,没有则留空;
•定位楼层:楼层数+F,例如1F,2F,一层,二层,地下部分B1,负一层,BX,夹层此项为必填项
•版本:A-Z,没有则留空
2.施工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项目名称】-【施工阶段代码】-【版本】
命名细则:
•项目:项目名称拼音大写缩写;
•整合阶段:两位字母或数字大写,表示该模型整合后所应用的施工阶段;
•版本:A-Z,没有则留空
构件命名标准
土建专业
构件命名标准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要求和情况,采用下面任意一种方式进行。
1、采用对每个构件名称进行详细划分的方式,明确构件信息。
•基础:【区域】-【类别】-【构件编号】
例如:A-承台-CT1
•梁:【区域】-【楼层】-【构件编号】-【材质类型】
例如: A-B1-KL1-Q345B
•楼板:【区域】-【楼层】-【构件编号】-【材质类型】
例如: A-B1-LB1-C35
•结构柱:【区域】-【楼层】-【构件编号】-【材质类型】
例如:A-B1-KZ1-C25
•墙体:【区域】-【楼层】-【位置】-【构件编号】-【材质类型】例如:A-B1-核心筒-JLQ1-混凝土
•构造柱:【区域】-【楼层】-【构件编号】
例如:A-B1-GZZ1
•后浇带:【构件编号】-【楼层】
例如:H1-F2
•楼梯:【构件编号】-【楼层】
例如:AT1-F2
•门:【楼层】-【构件编号】-【尺寸】
例如:F2-FM1024甲-1200X2400mm
•窗:【楼层】-【构件编号】-【尺寸】
例如:F2-C1924-1900X2400mm
•吊顶:【楼层】-【构件编号】-【尺寸】
例如:F2-THB-600X600mm
2、采用对每个构件属性进行详细划分的方式,明确构件信息。
所有土建构件名称仅以【构件编号】体现,并在所有土建构件中增加“楼层”、“区域”、“基础类型”和“墙体位置”等属
性。
增加属性时,参数分组方式必须为“文字”,而所有新增属性应尽可能填写完整。
例如:
MEP专业
构件命名标准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要求和情况,采用下面任意一种方式进行。
1、采用对每个构件名称进行详细划分的方式,明确构件信息。
MEP专业中的系统编号可按下表编写,对于特殊系统名称,其编号应根据实际确定。
给排水电气
给水系统—J照明系统—L
排风系统—PF排水系统—P消防强电—XFE
排烟系统—PY通气系统—T消防弱电—XFSE
回风系统—HF消防系统—X弱电—E
新风系统—XF喷淋系统—PL强电—SE
采暖系统—CN空调水系统—KT
•构件命名规则为:【楼层】-【区域】(喷淋)-【系统编号】-【构件名称】-【尺寸】
例如:F2-A-J-水管-150
F2-A-PF-排烟风机
F2-A-SE-金属桥架
2、采用对每个构件属性进行详细划分的方式,明确构件信息。
所有MEP专业构件名称仅以【构件名称】-【尺寸】体现,并在所有MEP
专业构件中增加“楼层”、“区域”和“系统编号”等属性。
增加属性时,参数分组方式必须为“文字”,而所有新增属性应尽可能填写完整。
例如:
其他
1、施工中危险源位置构件
由于平台中对危险源需进行统计,故对于模型中的洞口、临边、电梯井等位置应进行特殊建模处理。
对于洞口和电梯井位置,应建立相应的楼板族;对于临边位置,应建立相应的栏杆族。
危险源构件命名规则如下:
危险源类别分为:临边—LB;洞口—DK;电梯井—TJ
构件命名规则为:【危险源类别】-【尺寸】
例如: DK-1200X1000mm
危险源构件应同时增加“楼层”和“区域”属性。
增加属性时,参数分组方式必须为“文字”,而所有新增属性应尽可能填写完整。
例如:
2、施工工程量统计功能属性
为满足施工中工程量分类统计功能的实现,需在所有专业的模型构件中增加“栋号”、“楼层”、“楼层标高”、“构件类型”、“材料类型”和“专业类型”等属性。
增加属性时,参数分组方式必须为“文字”。
其中“专业类型”为必填,其他所有新增属性应尽可能填写完整。
例如:
•其他规则
•对于模型中标准层的建立,如采用复制构件的方式进行操作,所复制层的标高必须改为当前层的标高,不可参照被复制层标高偏移的操作,
并应注意构件命名的不同。
•创建施工模型时,整合模型操作前,应删除一切参照,包括模型、图纸、辅助线等;施工模型整合时,必须采用如下步骤完成整个整合过
程:链接rvt文件—链接rvt文件绑定链接—解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
证模型、标高、坐标原点的一致性。
•模型楼层标高定义时,某一楼层标高应从柱或墙底部起,至其上楼板梁顶标部止。
其他楼层标高定义均不正确。
•如建筑中有面积较大的夹层或者平台时,该夹层或平台也应有相应的独立标高系统,且标高命名应标明。
•竖向构件等必须分层建立,严禁“通高柱”、“通高墙”的出现;水平构件等的模型创建细度需注意施工应用时,区域、流水段等的划分
需要。
•各楼层的平面视图中,视图深度应按照下图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