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读为本,以情激情,自主求知,合作探究。
二、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篇精读课。
该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本组教材训练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在学生脑海中是那么遥远,那么模糊,八国联军的卑劣行经更是知之甚少,因而要让学生爱“园”之深,就必须引导生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才会有对八国联军的悲愤和清朝政府的不满,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感悟,也才会有失去“万园之园”的悲痛与惋惜。
四、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获得真切的感受。
感悟文中“金碧辉煌”、“流连”、“闯进”、“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等关键词语并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自能读书的方法中培养学生质颖、阅读、感悟、想象、表达的能力,并真情美读体验赏美的过程。
3、激发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难点:让生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教具准备:CAI课件七、教学流程:(一)整体入手,感悟内容。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文物3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师板书:布局、建筑、文物)师:哪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生:第2、3、4自然段。
师:哪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主要抓住谁在写?生: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八国联军。
(二)抓住关键,大胆质疑:1、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
生:默读课文并勾画相关语句,师巡视。
师:找好的同学,请举手汇报,师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生:汇报赞美语句。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请同学们将这3句高度评价的相关语句在书上勾画出来,并看屏幕自由读一读,围绕这3句话,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读句子,质疑。
师:(课件出示质疑)这3个问题,能统领全篇的应该是哪一个问题呢?为什么?(第1个:为什们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小结:像这样抓住关键句子质疑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质疑方法。
(三)自主学习,感悟美。
1、师:让我们先走进写“建筑”的第3自然段,去寻找“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理由吧!师: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①边读边思考,用“——”划出文中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句。
②读读划出的关键词句,并想想从中理解和感受到了什么,再作出旁注。
③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④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试着读读。
)生:生自读自学提示,然后围绕问题根据“提示”学习3自然段。
2、感悟语言,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汇报“建筑”部分。
(学生助教)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建筑举世闻名呢?①第1、3句话的处理:a、生:个别读句b、师: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c、生:汇报感受;(“殿堂”的高大、华丽、光彩夺目;“亭、台、楼、阁”的精致、小巧,像玉雕琢一样精美;“买卖街”的热闹;“山乡村野”的宁静、悠闲。
)d、师:(小结学法)像这样,抓住重点词,体会特点,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
e、师:大家自由读读,读出心中感受;f、生:个别读;g、师:请生评价。
h、师:作者将“殿堂”的高大华丽与“楼阁”的小巧精致进行了对比;将“买卖街”的热闹与“山乡村野”的宁静进行了对比;让我们边读边欣赏、边想象这不同视角的建筑美吧!i、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建筑举世闻名呢?(关于西洋景观:请读“圆明园中仅一处的西洋景观占地就达100多亩,又被称为“西洋楼”)园中有民族的建筑,也有世界的建筑,真是应有尽有呀!生展示交流。
(学生助教)②第2句话的教学: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建筑举世闻名呢?a、生:读句。
b、师:文中写了哪些风格的建筑;c、生:有仿照的建筑、有想象的建筑d、师:难怪园中建筑应有尽有呀!你还知道哪些建筑,请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
e、生:补充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知识。
f、师:让我们一同走进园中风格各异的建筑吧!g、生:看课件观园中风格各异的建筑。
H、师:此时此刻圆中的建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生:交流说印象。
③对此段最后一句话的处理:a、师:难怪作者这样写到:b、生读“漫步园内……”此句话。
c、师:你从“漫步”、“饱览”、“流连”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生:汇报体会。
d、师:读出心中的体会吧!e、生:个别读后,师生评价。
f、师:大家向他一样,慢慢的走吧,边走边欣赏这举世闻名的建筑美呀!g、生:齐读。
④整体感知园中建筑的举世闻名:让我们再次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园中那风格各异的建筑,能背诵的孩子可以试着背背。
下面老师引,同学们读。
请大家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欣赏。
3、运用语言。
作者就是这样,从不同的视角,将高大的殿堂与小巧的楼阁对比,将热闹的“街市”与宁静的“山乡村野”对比;将大的与()的对比;将宽的与()的对比;将凶猛的与()的对比……(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至少连用两个“……有……,也有……;”的句式,像文中一样,用上对比的写法,想象园中的建筑,再动笔写一写。
生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4、生选喜欢问题自主学习(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学习)如果生汇报“布局”部分。
(学生助教)①师:从布局上说,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生:汇报感悟,理解到什么?在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生读文。
③师小结:布局特点。
(那众星拱月的布局举世闻名)④生:再读文中描写布局的句子如果生汇报“文物”部分:(学生助教)①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呢?②生:说出自己找到的有关词句。
③师:你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什么?④生:生个别汇报后,齐读句子,读出心中感受。
⑤师:让我们走进园中看看那奇珍异宝的文物吧!(看课件:。
)(四)影视撼心,激发情感。
1、师:是啊!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这样一座艺术瑰宝,这样一座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之称的皇家园林,无疑激起了我们对它的?2、场景再现,影视撼心。
①师:然而他却遭到了如此的毁灭。
生观课件中《火烧圆明园》的景视片段后说情感;②师: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遭到了如此毁灭,此时此刻激发了你对侵略者的?3、学习第5自然段:纵情朗读,悟文移情。
①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能激发自己恨的词语,生汇报,师: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可以吗?为什么?②师:请同学们看着课文第5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恨吧!③师:修建历时150多年的圆明园,纵火焚烧了3天3夜,英法联军抢掠宝物11天,这样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化成了一片灰烬!请看形声字“烬”,形旁是(),声旁是(),根据字的组成,你能猜出他是什么意思吗?大家写写“烬”字吧(请写3个),注意要左窄右宽(坐姿端正),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4、教学第1自然段。
师:(指着板书小结)这众星拱月的布局,就这样在3天3夜的大火中化成了一片灰烬;这金碧辉煌的殿堂,化成了……;这玲珑剔透的楼阁,化成了……;这诗情画意的建筑,化成了……;难怪作者说: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件强调“不可估量”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5、真情再读题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在本文中的表达方法。
师:课文题目为:生读题目师:而作者却用2、3、4三个自然段共334字描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仅用第5自然段151个字写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这是为什么呢?生:交流,师引导:作者大量篇幅写辉煌的过去,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昔日圆明园的美丽,把美的东西毁灭了,就是一个悲剧,这更能激起我们的痛心与仇恨呀!这就是悲剧的效果5、圆明园“残垣断壁”图说感受。
师: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如今,只剩下眼前这残垣断壁,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呢?(五)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自己的意见怎样?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和主张。
板书:圆布局:众星拱月明建筑:风格各异爱园文物:奇珍异宝的毁联军:任意破坏恨灭在深情中主动探究在阅读中落实训练——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所感绵阳市七一剑南路小学李筱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篇精读课。
该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本组教材训练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抓好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学习方法和表达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进一步把握好年段目标。
我们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什么,只有正确科学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
这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获得真切的感受。
感悟文中“金碧辉煌”、“流连”、“闯进”、“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等关键词语并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落实识字写字,更重要的还应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自能读书的方法中培养学生质颖、阅读、感悟、想象、表达的能力,便成为了我教学中的又一重要目标;还要激发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不可缺失的情感目标。
从目标的制定看,我把握住了小学高段的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
二、识字写字贯穿各个年段。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学内容。
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根据教学需要,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认识形声字“烬”,通过认识“烬”的形旁、声旁,猜出他的字义,然后让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因为这是公开课,时间原因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识字写字方面还做得不够。
三、对语言文字的再运用。
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一是感悟语言:通过“金碧辉煌”感受到殿堂的高大、华丽、光彩夺目,通过“小巧玲珑”感受到楼阁的小巧、精致、像玉雕琢一样精美;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诵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让情感从文字中来,再回到文字中去。
二是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教学中,当学生从文字中品析语言、感情朗读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将高大的殿堂与小巧的楼阁对比,将热闹的“街市”与宁静的“山乡村野”对比;就是为了突出园中建筑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