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信息技术_《创意花瓶设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创意花瓶设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创意花瓶设计
学习目标:
1.会用直线、曲线等草图编辑工具绘制草图。

2.通过旋转、抽壳等工具把草图变实体。

3.通过贴图等方法修饰作品。

4.登录自己的三维空间,给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5.做个有心人,处处有创意,时时可创作。

一.准备工作:
1.视图的选择
在3D One“工作区”中网格面视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透视图,另一种正视图,两种视图的切换在“视图导航器”上完成。

选正视图
2.网格面显示比例的调整
通过鼠标调整网格面到合适的显示比例。

试一试:
视图设置好了吗?
说一说:
你是怎么做的?
3.“直线”命令:
通过设定两端点,绘制直线。

可通过设定参数,改变直线尺寸。

试一试:
直线命令会用了吗?
(*提高同学)会用坐标精确控制吗?
4“通过点绘制曲线”命令:
可通过连续多点绘制曲线或直接输入坐标得到曲线。

试一试:
通过点绘制曲线命令会用了吗?(*提高同学)会用坐标精确控制吗?
二.绘制花瓶实体
1.绘制花瓶截面草图
自己明确:想做个什么样的花瓶呢?(形状任你做主)
想象一下,你想做的花瓶纵切面什么形状呢?纵切面的1/2又是什么
形状呢?
○1直线○2曲线○3封闭成面
2.封闭的截面变实体
特征造型工具:试一试:
“旋转”变实体会用了吗?(*提高同学)试试不同的变实体的方法
○4旋转工具○5绕轴旋转
*********************************************************** ********
试一试:
(*提高同学)旋转时改变参数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呢?
三.实体花瓶变空心——特殊功能抽壳
试一试:
厚度T不同,有什么不一样的
发现呢?
(*提高同学)瓶口太锋利,如何让瓶口变得圆滑一些?试试“圆角”命令?
*********************************************************** ********
四.美化外观
1.瓶口“圆角”设计:注意圆角参数要小于厚度
○7瓶口边线“圆角”
2.颜色或贴图
*设置喜欢的颜色
*或者用贴图:
*也可以用自己准备图片,找一个符合作品意境的图片,导入到贴图库中。

试一试:
给自己的作品穿上漂亮的外衣

8颜色或贴图
五.保存并分享文件到社区
1.登录社区账号
2.上传作品或者保存到云盘公开
六.总结收获放飞想象
1.总结收获
2.放飞想象
在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通过旋转功能实现,上节课我们制作的杯子当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还有笔筒、水瓶等等,放飞你的想象,设计一款你自己的创意作品吧!
图:
《创造宣言》共勉: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课后反思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
做学生喜欢的事情,做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
享受和学生一起学习、创作、分享的快乐时光!
——陶学灵本节课的不足:
作品分享环节,保存到云盘到可以审核通过大约需要5分钟时间,对于这样一节课有学习、创作、分享来说还是时间较为紧张,可以考虑审核权利下放小组长,审核后分享大家的作品。

感觉在学生机器上指导时不适宜自己拿着鼠标做。

最后找学生谈收获,找个声音洪亮而且善于总结表达的学生效果或许更好。

本节课满意的设计:
1.本课开始以欣赏一组作品作为导入,作品是老师自己做的作品并且配上音效,导入的创意设计很有视觉冲击力,作品设计的简约而不简单。

同时老师结合自己打印的实物展示,出示本节课的课题——三维创意花瓶设计,让学生觉得有趣而又期待。

2.图片和实物结合分析花瓶的结构,通过整体、切半、四分之一等部分理解花瓶的纵切面形状,把三维立体的实物分解到可以草图绘制的一个平面。

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结合数学上的原点、半径、线段、曲线等等知识,从平面到立体,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三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一个思考分析过程。

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下一步自己的自由创作做好引导铺垫。

3.学生的学案设计,注重引导,通过不同层次的提示,照顾到了不同理解力和操作水平的同学,每一个基本的知识点或是操作技能引导的同时,都设计了学习力强的同学可以深入探究的内容。

比如:通过坐标点画线段等等更精确的设计方法。

4.在自主探究设计的过程中,完成快的、对本节课内容掌握好的同学临时担任本节课的小组长,指导帮助其他同学。

这样安排的意义在于,小组长是不断变化的,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不同内容,或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的技能,有机会担任小组长,给别的同学提供帮助,学会团结与互助。

5.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老师并不是直接找了做的好的同学演示,而是找到了课堂上操作出问题的同学来演示,抓住学生的问题,
通过其他的提示,学生对自己刚才的不成功的操作总结原因,分享给大家,关注到了教学的痛点,不是要大家看学生做的多么好,而是找到学生容易出问题的点,以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分析总结。

引导学生给出现同样问题的同学以正确的引导。

这样各个层面的学生对此问题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6.总结收获,引导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内容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7.在作品分享环节,教师借助3Done三维在线平台,指导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到学校的三维空间,便于大家分享与交流。

在课下回家也可以随时随地的登录自己的空间,创作或是分享交流。

积累自己每次作品的同时,也可以与全国各地的3D爱好者们相互交流学习。

8.最后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作为结束,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鼓励大家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有创意。

创意设计讲究简约而不简单,老师把课程从课上无限延伸到了课下,从学校延伸到了校外,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

课堂变为了无边界。

学习变为了主动创作、分享与交流。

使得课程得到了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