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诗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诗意

5古诗词三首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注释:
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舟过安仁
【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稿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意: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篱,停下了船桨。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注释:
安仁:县名。

在湖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诗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

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