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故C错误;
D.制备氧气时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留在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D错误;
答案选B。
9.A
【解析】
【详解】
A.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生成硅酸沉淀,因此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故A符合题意;
3.用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
试管中的物质
A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稀盐酸
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
B
比较 、 、 的还原性
氯水
① 溶液② 溶液
C
证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
的 溶液
①苯②己烯
D
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VmL、 的盐酸
①ag大理石块②ag大理石粉
A.AB.BC.CD.D
A.加热B.加入少量NaOHC.通入过量的CO2D.通入HCl
二、综合题
11.Na2CO3和NaHCO3是两种常见的钠盐.
(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2CO3粉末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_色.
(2)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V(Na2CO3)_____V(Na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装置Ⅲ用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装置Ⅳ用于制备氧气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B. 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C. 配制0.1mol·L-1NaOH溶液
D.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
10.为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行的方法是()
故答案为C。
5.B
【解析】
【详解】
A.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所以两者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A正确;
B.NaHCO3和Na2CO3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放出CO2体积相等,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故C正确;
D.正盐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酸式盐碳酸氢钠的,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6.C
【解析】
【详解】
A.实验Ⅰ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鉴别,A错误;
3.B
【解析】
【详解】
A.分别向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入稀盐酸,碳酸钠固体不会立即反应产生气泡,而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入稀盐酸后立即有气泡生成,二者反应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不选;
B.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氯水,氯气先和亚铁离子反应,完全反应后再与溴离子反应,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验证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溴离子;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氯水,氯气先和碘离子反应,完全反应后再与亚铁离子反应,但碘水和铁离子的溶液均显黄色,溶液颜色非常相似,通过现象不能验证还原性碘离子大于亚铁离子,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B选;
D.M(Na2CO3)>M(NaHCO3),所以相同质量时n(Na2CO3)<nM(NaHCO3),根据Na2CO3+HCl=NaCl+ NaHCO3、NaHCO3+ HCl = NaCl +H2O+CO2↑知,生成气体较快的是NaHCO3,该鉴别方法正确,故D选;
故选:D。
2.D
【解析】A、Na2CO3比NaHCO3稳定,故A正确;B、相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所以B正确;C、 Na2CO3和NaHCO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所以C正确;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前者小,所以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少,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0℃
10℃
20℃
30℃
Na2CO3
7.1
12.2
21.8
39.7
NaHCO3
6.9
8.1
9.6
11.1
【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①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 g 20℃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②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都不易分解,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故②不合理;
③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故③合理;
④碳酸钠、碳酸氢钠与Ba(OH)2溶液反应都能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故④不合理;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填下列编号);
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B.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C.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
D.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12.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
①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小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应是碳酸氢钠,B错误;
C.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C正确;
D.实验Ⅳ分别测定等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碳酸钠溶液pH大于碳酸氢钠溶液,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①碳酸钠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故①合理;
(3)若加热10.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2.48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实验室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是_____.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106g
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Na2CO3放出CO2多
⑤碳酸钠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氢钠与BaCl2溶液不反应,故⑤合理;
不合理的是②④,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装置Ⅰ中 盛放碳酸钠, 盛放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略差,分解需要的温度较低,碳酸钠的稳定性较强,需要加热的温度较高,可对比二者的热稳定性,故A错误;
B.湿棉花可以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高温下与铁粉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吹入肥皂液中起泡,泡沫中是氢气,用火柴点燃,可以产生蓝色火焰,并产生轻微的爆鸣声,故B正确;
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SO2做喷泉实验
B.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
D.验证NH3易溶于水
5.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B.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CO2多
C.己烯和溴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苯不能和溴的四氯化碳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实现实验目的,故C不选;
D.只有接触面积一个变量,粉状反应速率快,可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选;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正确;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
一、单选题
1.下列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加热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
B.分别取样品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是碳酸氢钠
C.分别取样品溶于水后,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来鉴别
D.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较快的是碳酸氢钠
D.除去粗盐溶液中的泥沙,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C
【解析】
【详解】
A. 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选A;
B. NaOH可以与NaHCO3反应碳酸钠和水,不选B;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2CO3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CO2,
故A错误;
B.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和CaCl2不反应,现象不同,故B错误;
C.NaHC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现象不明显,Na2C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②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