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常见意象鉴赏模板

古诗常见意象鉴赏模板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 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 的人品。
骆宾王《在狱咏蝉》:
无人信高洁……
猿啼:在古诗中象
征着悲伤的感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巴水天边路, 啼猿伤客情。
燕:春天的象征 表示喜庆.
杜甫: 自来自去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流水与离愁诗作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 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 尽,许多愁。
有的词人写水,正如一 滴水珠可以反射太阳的 光芒,他们的作品却反 映了一个时代。
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
水性柔和,而人世间山长水远的友情和如鱼得水的 爱情,也使人在友情爱情与水之间,常常不免一线相 牵,更何况舟船是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津口与渡头, 常常成了友人或情人挥手长劳劳相望各依依的场所。 同时,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而人生易老, 相见难期,因此,许多抒写友情或爱情的宋词,就更 是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意象,在这种题材的词作 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树之于山,如花之于树。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思乡、羁旅诗、闺怨诗 边塞诗、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悲慨、凄清 雄浑、苍凉 恬淡、典雅、
二、理 解 意 境
㈠谈谈意境
•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意象=意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水:在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柳永《雨零霖》: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 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上心头,
这首散曲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作者选择了在中国诗词中具 有传统表现力的两样事物—— “梧叶”和“芭蕉”——来描绘 雨景,表达愁思。梧叶飘零,表 明秋已来临,雨点打在芭蕉上, 恰似打在心上,引起无限愁思。 两个“一声”,极状梧叶越飘越 多,秋气逼来之紧;两个“一 点”,形容愁思之多犹为雨点。 因为思归难以安寝,因为思归棋 盘懒收,客居孤馆,夜雨添愁, 无法排遣,只有长叹了。爱妻可 怜,二老可忧,凡此种种,一齐 袭上心头。
② 解携:与友人分手。③ 平 去的白云飞向天涯,诗人伫立
芜:杂草丛生的地方。④ 长沙:溪畔,凝神远望,不觉月亮已
原指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 上,照彻前溪后溪。最后诗人
这里借指梁耿。 问:诗人通过 借连绵不断、延伸天涯海角的
哪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萋萋芳草 写自己竭力从离愁别
请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萧瑟凄凉
谢谢大家!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 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 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 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 的单位。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1、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 的意境。
2、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 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㈡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 耳动听。梧桐是高树,着一“疏” 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
非是藉秋风。
末两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凭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 借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
强调这是由于“居高”的缘故。
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
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 所。
屈原《九歌 ·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 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 碧色,春水绿波,送 君南浦,伤如之何。
古人水边送别并 非只在南浦,但由于 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 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 之地的代名词。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王之涣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天……
开头两句以回忆起笔,叙写
谪仙居 刘长卿
晴 多年前与梁耿分手时的情景。
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红日西沉,天色已晚,孤舟催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发,离愁别绪不禁油然而生。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接着,由眼前自由飞翔的鸟儿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想到自己反不如鸟,只能在海
注:此词是作者由淮溪鄂岳转 中听凭命运的摆布。深切而含
运留后贬为睦州司马,在赴睦 蓄地表现内心的酸楚和悲愤。
州途经苕(音条)溪时所作, 五六两句借白云明月寄托对梁
是寄给也在贬谪中的朋友梁耿 耿的思念。白云飘忽不定,自
的。① 晴川:晴朗的原野。 己的思念之情也悄悄地随着远
称道。请分析它的思想 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
内容。
名远播。
三、动物类: 杜鹃、乌鸦、大雁、青鸟 蟋蟀、蝉 、 猿、燕……
杜鹃:又名布谷、子规、杜 宇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
说。在古诗词中常与悲苦
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 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
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 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 心心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 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乐《雨打芭蕉》表现 凄凉之音。
梧桐:表示凄苦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 叶落时。
芭蕉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 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 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 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 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 余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 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吴文英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 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 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 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
大雁
②春秋迁徙
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景: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大雁、青鸟:在古代诗 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 不似蓬莱远。
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
姜夔: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二、植物类(比喻或象征) 芳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 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芳草:在古典诗歌中比喻离恨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 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论语》:“岁寒,然 后知松柏后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 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另外:菊花象征高洁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象征高贵 扬花象征飘零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 饮露,故说“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 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 造 了 …… 氛 围 ( 描 绘 出 一 幅 …… 的 图 画) ,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
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 进行具体阐释。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燕子
燕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 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 ,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 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
★★★ 语文网 中网 ★★★
四、器乐类: 羌笛、胡笳
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 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 示戍边思归。
杜鹃啼叫声象是“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 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 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 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 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 一起。
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 古垂柳有暮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