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典故(意象)解析大全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更多的是用冰雪象征自己高
洁的操守。
如:“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
”(沈佺期《枉系二首》)“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高适《酬马八郊古见赠》)“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段克己《蝶恋花》)“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
皆冰雪。
”表明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如: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2、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绝尘脱俗、高洁傲岸。
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4、六月飞霜指冤案。
5、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变。
6、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7、雨①喜乐、安静、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应时而降,无声润
物,焕发生机)如: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喜雨诗歌的一般特征:A、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B、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C、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
②愁苦、幻灭与绝望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
常表现诗人的孤
独、幻灭和愁苦。
如:唐·戒昱:“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如: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如:陆游:“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的生命悲凉提供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
情空间。
如:文天祥:“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如:宋·汪元量:“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故乡心”。
如:明·袁凯:“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8、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9、细雨雨,绵长细密,如愁绪—凄苦;点点滴滴,如眼泪—孤寂。
雨是言情造势
之首选。
如:“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上愁”(崔颢)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10、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11、夜雨①表达思念离别的故人
夜雨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写雨的诗词有很多,而雨有各种各样,所代表的意
境自然也是丰富多彩,像春雨一般表示愉快喜悦的的心情;夏雨也是美好的,它给炎热的
夏日带来清凉,让人心旷神怡;而秋雨则是凄冷的、萧瑟的,那么夜雨呢?夜雨也同样有着它固定的含义,而且四季的夜雨又有不同,这里主要说秋天的夜雨,我们很自然的能想
起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
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
孤独。
“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
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如马戴的《将别寄友人》:“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苹洲。
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
”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都是用夜雨或表离别或表思念。
而宋代的词人可能是由于家国飘零,也可能是仕途不顺,写夜雨尤其多,例如:“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姜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