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装◆◆◆◆◆◆◆◆◆
◆◆◆◆◆◆◆◆◆◆ 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中国历史 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一选。
(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上。
每题0.5分,共20分。
)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3、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原因是 A 、唐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 B 、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D 、唐朝时各国来华的人数多,范围广 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 :唐太宗统治时 B :武则天统治时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5、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6、隋朝在我国历史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出现了“开皇之治” C :创立了科举制度 D :开凿了大运河 7、唐太宗能够接受大臣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 :有名谏臣魏征 B :接受隋亡的教训
C :他是开明的君主
D :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8、当代的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一位封建皇帝的统治时说:“政启开元,宏治贞观。
”请你说出这位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佛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金刚经》
10、隋唐时期,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阿倍仲麻吕
11、继王羲之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虞世南
12、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主要是因为
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13、被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家是
A:阎立本 B:欧阳洵 C:吴道子 D:柳公权
14、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
A:英国 B:中国 C:法国 D:美国
15、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
A:怀仁可汗 B:渤海郡王 C:云南王 D:天可汗
17.我们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唐代的
A.《唐律疏议》
B.《丹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8、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文成公主 D:金成公主
19“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一至理名言是谁说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孙思邈
20、唐朝时发明的工具是
①筒车②水排③曲辕犁④提花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统治时无关的是
A:重视农业 B:轻徭薄赋 C:戒奢从简 D:迁都北京
2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表达了哪位皇帝的民族政策()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3、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其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4、被后世尊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26、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白居易
27、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
A. 宇文恺
B. 孙思邈
C. 李春
D. 鲁班
28、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是()
A. 宋和西夏
B. 辽和西夏
C. 宋和辽
D. 宋和金
29、唐代时,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称为()
A. 节度使
B. 遣唐使
C. 差使
D. 交流使
30、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你能看到以下哪些有趣现象?()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③人们
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这种选官制度废除于()
A.西汉 B.魏晋 C.隋朝 D.唐朝
32.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33.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失败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给辽岁币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34.宋高宗和秦桧下令岳飞班师回朝的原因是()
A.岳飞抗金,不利于国家统一B.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 C.岳飞在抗金前线准备谋反D.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35.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由于什么原因?()
A.少数民族的影响 B.士大夫的提倡 C.妇女以此为美 D.崇尚节俭3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人民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成为去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37.南宋时期兴起的新兴手工行业是()
A.丝织业B.棉纺织业C.麻纺织业D.制瓷业38..唐朝中晚期至宋朝,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①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②中原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③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④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9、宋朝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置的专供外商居住的地方叫:
A.蕃市 B.蕃坊 C.蕃学 D.市舶司
40.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叫“交子”B.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
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C、纸币的出现是宋朝商业繁荣的结果D.最早的纸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
二、非选择题:
4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是怎样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的?(2分)其原因有哪些?(6分)(本题共8分)
42、“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请回答:(本题共8分)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1分)“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1分)
(3)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1分)
(4)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4分)
43、阅读右图,回答问题(本题共4分)
(1)、图中人是谁?他统治时期的年号是什么?(2
分)
(2)、请你用一句来概括他统治时出现的繁荣局面?
(1分)
(3)、在后来还出现了一次类似的盛世繁荣景象叫什么呢?(1分)
44、阅读材料:“北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请回答:(本题共10分)
(1)、文中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制度?(1分)
(2)、这种制度诞生于何时?何时完善?何时废除?(3分)
(3)、你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的影响?(6分)
2008—200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一、选一选。
(每题0.5分,共20分。
)
41.(1)转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分)(2)原因:①南方战乱比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劳动人手;③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6分)。
42、阅读材料:
(1)事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1分)
(2)“先皇帝”:唐太宗(1分);事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分)
(3)“两家”:吐蕃和唐朝(1分)
(4)结果: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
(4分)
43、读图,回答问题:
(1)人物:唐太宗(1分);年号:贞观(1分)
(2)贞观之治(1分)
(3)开元之治(1分)
44、阅读材料:
(1)制度:科举制度(1分)
(2)诞生:隋朝完善:唐朝废除:清朝(3分)
(3)影响: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也出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