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三种类型。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3.“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这句话是福楼拜说的。
4.所谓“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终古”,“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都指出了诗的凝炼性特点。
5.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
二、多选题
1.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BCE )A.现实型 B.象征型 C.浪漫型
D.模仿型 E.古典型
2.现实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CD)
A.表现性 B.虚幻性 C.再现性
D.逼真性 E.暗示性
3.理想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CD)
A.再现性 B.逼真性 C.表现性
D.虚幻性 E.暗示性
4.象征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CD)
A.再现性 B.逼真性 C.暗示性
D.朦胧性 E.表现性
5.小说的基本特征是(ABC)
A.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D.寓意深刻的思想内容
6.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CD)
A.凝练性 B.结构灵活性 C.结构跳跃性
D.节奏韵律性 E.反映生活的及时性
7.剧本的基本特征是(BCD)
A.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C.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D.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8.散文的基本特征是(BCE)
A.故事情节的完整复杂性 B.题材的广泛性 C.结构的灵活性
D.环境描写的细致性 E.抒发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ACD)
A.及时性 B.抒情性 C.纪实性
D.文学性 E.凝练性
三、名词解释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歌: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7、散文: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
广义的散文即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四、思考题
1、为什么剧本必须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结合你接触过的戏剧或话剧,举例说明这种浓缩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舞台表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
舞台场景相对固定,不能随时换景。
与小说的篇幅的随意性、电影的自由的镜头组接比较起来,戏剧的时空是狭小的、不自由的。
为了使舞台这块小天地尽多地容纳社会生活繁复广阔的内容,剧作家必须把生活写得高度浓缩、凝练,用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简的场景、较单纯的事件,将生活内容概括地、浓缩地再现在舞台上。
剧本再现生活的浓缩性要求情节结构单纯、集中。
剧中一般只包括一桩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组织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李渔《闲情偶寄》中突出地强调了结构单一化、“立主脑”、“减头绪”、戏为一人一事而设的主张。
西方提出的“三一律”,要求动作、情节、时间空间的整一。
这虽然有些程式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戏剧的浓缩性、集中性。
只有使剧情高度集中、概括,才能充分发挥戏剧的表现功能,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丰富的内容。
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只写了屈原的一天(由清早到半夜过后)的思想、行为、遭遇,但这一天却把屈原一生的生活命运概括反映出来了。
老舍的《茶馆》,一出戏只有三幕,却展现了三个时代,反映了50年的社会变迁。
时空局限是戏剧文学的短处,但这短处又使它具有独特的长处,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