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全真模拟题(一)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2、线缺陷和面缺陷3、滑移系和滑移带4、金属间化合物5、特征X射线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非金属和金属的原子半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间隙化合物,如氢化物、氮化物。
()2、由于均匀形核需要的过冷度很大,所以液态金属多为非均匀形核。
()3、塑性变形会使金属的导电性升高,抗腐蚀性下降。
()4、对同一聚合物而言,分子量对结晶速度有显著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分子量低结晶速度快。
()5、透射电镜的两种主要功能是测量内部组织和成分价键。
()6、宏观上,弹性模量E代表材料对弹性正应变的抗力;微观上E表征原子间的结合力。
()7、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8、硬度越高,材料的耐磨性能越好。
()9、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柔顺性也变大。
()10、在样品台转动的工作模式下,X射线衍射仪探头转动的角速度是样品转动角速度的二倍。
()三.简答题(共8道题,从中选择6道题进行作答,多做不得分。
如果作答题目超过6道,那么选取作答的前6题进行批阅。
每道题10分,共60分)1、简述温度对金属电阻影响的一般规律及原因。
2、扩散型相变和无扩散型相变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3、推导布拉格方程,说明干涉面及其指数HKL的含义,衍射极限条件是什么?4、以NaCl晶胞为例,试说明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中的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的位置和数量。
5、简述聚合物力学三态的分子运动特点。
6、高聚物结构复杂的原因是什么。
7、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012(111)与[]211()011与[]111()223与[]123与[]121 236(257)与[]111()(102)()211()312[110] []021[]2138、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可以使许多陶瓷器件开裂或破碎?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并试述硅酸盐结构的基本特点和类型。
2、金属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材料。
试阐述金属材料的优点,同时与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做比较。
最后举例说明透射电镜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说明其原理。
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相。
置换固溶体:当溶液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溶固体时,溶质质子占据溶剂点阵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
2、线缺陷:在一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一维缺陷。
主要为位错。
面缺陷:在两个方向上的缺陷扩展很大,其它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也称为二维缺陷。
包括晶界、相界、孪晶界、堆垛层错等。
3、滑移带:滑移线的集合构成滑移带,滑移带是由更细的滑移线所组成。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4、金属间化合物:金属与金属、金属与某些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结构与组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纯金属不同,一般具有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的特点。
5、特征X射线:射线管电压增至某一临界值,使撞击靶材的电子具有足够能量时,可使靶原子内层产生空位,此时较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产生辐射即是特征X射线。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1、无缺陷理想晶体的电阻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如果在晶体中存在少量杂质和结构缺陷,那么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将要变化。
在低温下,电子-电子散射对电阻的贡献显著,其他温度电阻取决于电子-声子散射。
2、无扩散型相变的特点:(1)存在由于均匀切变引起的形状改变,因为相变过程中原子为集体的协同运动,晶体发生外形变化(表面浮凸)。
(2)相变不需要扩散,新相和母相之间的化学成分相同。
(3)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
(4)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接近声速。
扩散型相变的及基本特点:(1)相变过程中有原子的扩散运动,转变速率受扩散控制,即决定于扩散速率。
(2)在合金中,新相和母相的成分往往不同。
(3)只有新相和母相比容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形状变化。
3、根据波动光学理论,要产生干涉,则必须由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波长为波长的整数倍,故有2dsinθ=nλ(n=1、2、3...)这是晶面间距为1/n的实际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象晶面的一级反射,将这个晶面叫干涉面。
其晶面指数称为干涉指数,一般用HKL表示,H=nh,K=nk,L=nl,干涉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明显差别是干涉指数有公约数,λ<2d'产生衍射的条件极限条件:晶面间距≧半波长才能产生衍射角。
4、以NaCl晶胞中(001)面心的一个球(Cl-)为例,它的正下方有1个八面体空隙(体心位置),与其对称,正上方也有1个八面体空隙;前后左右各有1个八面体空隙(棱心位置)。
所以共有6个八面体空隙与其直接相邻,由于每个八面体空隙由6个球构成,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八面体空隙数为6×1/6=1。
在这个晶胞中,这个球还与另外2个面心、1个顶角上的球构成4个四面体空隙(即1/8小立方体的体心位置)。
由于对称性,在上面的晶胞中,也有4个四面体空隙由这个参与构成。
所以共有8个四面体空隙与其直接相邻,由于每个四面体空隙由4个球构成,所以属于这个球的四面体空隙数为8×1/4=2。
5、1)玻璃态:温度低,链段的运动处于冻结,只有侧基、链节、链长、键角等局部运动,形变小。
2)高弹态:链段运动充分发展,形变大,可恢复;热运动的能量还不足以使整个分子链产生位移。
此状态下高聚物表现出类似于橡胶的性质,受较小的力就可以发生很大的形变(100%-1000%),外力除去后形变可完全恢复。
高弹态是高分子特有的力学状态,在小分子化合物中不能观察到。
3)粘流态:链段运动剧烈,导致分子链发生相对位移,形变不可逆。
6、①高分子的链式结构:高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103—105数量级)相当于小分子的结构单元组成的。
②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链中单键的内旋转,可以使主链弯曲而具有柔性。
③高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很大,互相之间可以发生交联。
④高分子凝聚态结构的复杂性:晶态、非晶态,球晶、串晶、单晶、伸直链晶等。
其聚集态结构对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
⑤高分子材料中常有一些添加剂,使分子结构复杂化。
7、答(如下图)8、1)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加速电压作用下,经过电子透镜聚焦后,在样品表面按顺序逐行进行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俄歇电子等。
这些物理信号的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
它们分别被相应的收集器接受,经放大器按顺序、成比例地放大后,送到显像管成像。
2)扫描电镜由六个系统组成:(1) 电子光学系统;(2) 扫描系统;(3) 信号收集系统;(4) 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5) 真空系统;(6) 电源系统。
四.论述题1、因为大多数陶瓷主要由晶相和玻璃相组成,这两种相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由高温很快冷却时,每种相的收缩不同,所造成的内应力足以使陶瓷器件开裂或破碎。
陶瓷材料中主要的结合键是离子键及共价键。
由于离子键及共价键很强,故陶瓷的抗压强度很高,硬度极高。
因为原子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外层电子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不能自由运动,故陶瓷材料的熔点很高,抗氧化性好,耐高温,化学稳定性高。
硅酸盐结构的基本特点:(1)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SiO4]四面体,硅原子位于氧原子四面体的间隙中。
硅-氧之间的结合键不仅是纯离子键,还有相当的共价键成分。
(2)每一个氧最多只能被两个[SiO4]四面体所共有。
(3)[SiO4]四面体可以是互相孤立地在结构中存在,也可以通过共顶点互相连接。
(4)Si-O-Si的结合键形成一折线。
硅酸盐分成下列几类:(1)含有有限硅氧团的硅酸盐;(2)链状硅酸盐;(3)层状硅酸盐;(4)骨架状硅酸盐。
2、金属材料优点:(1)耐热性好,不易燃烧;(2)随着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小;(3)机械强度高;(4)耐久性好,不易老化;(5)不易受到损伤,不易沾染灰尘及污物;(6)尺寸稳定性佳。
高分子材料比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性好,但易应力松弛和蠕变; 大多数是惰性的,耐腐蚀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容易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及可见光发生降解; 密度小,很高的电阻率,熔点相比金属较低。
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透射电镜在金相分析和金属断口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金属断口分析方面,人们借助透射电镜比用肉眼和放大镜更深刻地认识断口的特征、性质,揭示了断裂过程机理,研究影响断裂的各种因素,对失效分析非常有效。
而在金相分析方面,利用透射电镜的高放大倍数,可以显示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的显微组织细节。
这是由于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率所致的。
分辨本领: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以物镜的分辨本领来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光学透镜:d0=0.061λ/n·sinα=0.061λ/N·A,式中:λ是照明束波长;α是透镜孔径半角;n是物方介质折射率;n·sinα或N·A称为数值孔径。
在物方介质为空气的情况下,N·A值小于1。
即使采用油浸透镜(n=1.5;α一般为70°~75°),N·A值也不会超过1.35。
所以d0≈1/2λ。
因此,要显著地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必须使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照明源。
实际上,透镜的分辨本领除了与衍射效应有关以外,还与透镜的像差有关(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