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物流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物流专业就业情况分析摘要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

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物流的快速发展必将需要一大批专业的中高低各个层次的优秀物流人才,当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与物流相关企业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形成矛盾现状,如何培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定位较高以及高职院校实践环节较少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与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不一致,本文通过分析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物流人才物流专业毕业生高职教育目录引言 (1)1物流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1)1.1当前物流人才供求现状 (1)1.2目前物流企业缺乏的人才 (1)1.3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2)2目前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 (2)2.1物流专业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不愿从基层做起 (2)2.2物流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 (3)2.3大众对于物流专业毕业生存在偏见 (4)3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优化策略 (5)3.1针对目前物流专业毕业生自身问题的建议 (5)3.2针对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6)3.3目前大众对物流专业毕业生偏见的建议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引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产业随之兴起,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当前,社会各行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也逐渐凸显,两者形成鲜明的矛盾。

1 物流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1.1当前物流人才供求现状(1)据报道,2009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为710万人,其中包括今年毕业的611万人和去年毕业而尚未就业的近100万人。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寒流,同时,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物流行业毕业生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记者在近期几场招聘会上调查发现,有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表示为自己的工作发愁。

2009年7月份就要毕业的小方说:“物流专业工作不好找啊。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跑了好几处招聘会了,可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心里非常着急。

尤其自己是女生,就业就更加不易。

现在班里就业的同学有5人,其中女生只占1人。

”这位毕业生的情况反映了今年就业的实际状况。

(2)这就是现在社会的一种现象,一方面物流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可另一方面,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如:2010年的招聘会上,在一个名为“宝晟物流公司”的招聘台前,负责招聘的胡先生说,他们现在急需招收几个冷链管理人才,可当天来到他们展台上询问的应聘者并不少,摆在桌上的简历也有一些,其中有些人的确是物流管理专业出身,可通过简单交流发现,大部分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物流的了解,似乎比非专业学生也高不出太多。

通过记者观察,在当天参加招聘的几家物流类企业中,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1.2目前物流企业缺乏的人才从大多数物流单位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最为缺乏的是懂物流实际操作(如能进行国际贸易中的报关、报检,清楚物流项目审批程序等)、了解物流行业现状及业内基本情况、有物流行业工作经验(尤其是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或外资、合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员的职位一般都是物流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年薪一般为6万---10万元。

这类人才才是目前物流人才市场上的宠儿。

而物流专业毕业生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属于中层阶级,但是目前物流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却是两个极端,高级管理人才与基层操作者,中层市场处于基本饱和状态,这也是导致了许多物流专业毕业生处于就业难状态的一个原因。

1.3高校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现代企业最需要的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

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偏重于理论教学,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高校教育没注重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现今我国高校有许多是“半路出家”,随着近年来的“物流热”,从一些与物流相接近的专业转变而来,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而教师也有许多是非物流专业的教师,没有物流专业知识,一味的照本宣科,只注重书本上理论化、系统化的东西,“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给学生到物流企业实践的机会。

这就导致了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无法顺利的开展工作。

2目前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物流人才已成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但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2.1物流专业毕业生自我感觉良好,不愿从基层做起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后就能做个业务主管、当个部门经理。

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行业要有所发展都必须从基层做起、从一线的操作岗位做起。

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相对单调、枯燥,当理想与现实脱节时毕业生也就有转行、跳槽的念头。

这种心态的产生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2.1.1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学生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认为毕业后好找工作,二是从众心理,别人选了就跟着选。

可见学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对专业缺乏兴趣自然找不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

2.1.2定位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仍抱有精英心态,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接受薪资低的工作,只把眼光盯在管理工作,不屑选择基层工作。

2.1.3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的不够扎实从近几年来到校招聘物流人才的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80%的用人单位认为,物流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在校期间也很少参加实践操作训练,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以致在走到工作岗位时无从适应,不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2.1.4不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物流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装货、卸货或搬运物品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适应物流企业繁重的工作。

2.2物流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相对匮乏,存在不少问题。

2.2.1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是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的。

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

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依附本校经济、管理类科系建立起来,无论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及专业教学资料都借助于其他专业,缺乏自身特色。

2.2.2缺少权威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很系统化的理论,物流教材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时同一系列的物流教材也存在系统性不强等问题:第一,教材内容重叠冲突。

例如物流的概念、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要素、物流中心建设等,几乎在大部分的书籍中都有论述。

第二,部分教材内容直接选用国外教材,概念、术语理解起来生硬,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作为高职专业的教材,应当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选用一些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2.2.3专业师资匮乏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的相关专业经短期学习、培训后转变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和实际的物流管理能力。

而高职物流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灌输给学生的也只能是经不起实际推敲的理论。

2.2.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由于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缺少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仅仅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知之不多,从而影响到就业效果。

2.3大众对于物流专业毕业生存在偏见2.3.1部分毕业生家长的就业观念解放不够由于目前物流毕业生多数从事的是一线基层的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强度大,有些家长就感觉孩子在外打工吃苦,认为打工不算就业,回县工资再低,待遇再差也比在外打工要强,甚至不惜让孩子放弃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也要想尽千方百计把孩子安排在县内工作。

2.3.2物流企业在用人标准上存在误区。

(1)毕业生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目前有些物流企业过分注重实际工作经验,现招现用,不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新人进行培训,不要应届毕业生,没有人才储备意识。

记者在招聘会上看到,很多物流企业招聘牌上都表明:招聘人员要有1-3年工作经验或是有工作经验者从优的字样。

而目前应届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参加相关工作的经验较少,在实际工作当中被遇到的种种问题难住,不能得心应手,于是工作经验成了物流专业毕业生求职的拦路虎。

(2)女大学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据了解,在招聘会上不少物流企业宣传单上甚至明确标注“仅限男生”。

可见与男生相比,女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企业供给女生的岗位寥寥无几。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北京、南京两地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八成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性别歧视。

而据某些物流公司招聘人员表示,他们愿意招男性的原因是:“男性在吃苦敏捷思维方面都比女生强一些。

而且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要下基层,工作环境艰苦,不适合女生,这也是为她们着想。

”另外,女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将面临怀孕、生育等一系列问题,难免会给单位工作造成不便。

而物流企业大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一开始利润率较低的时期,会考虑到各方面的成本支出,包括用人成本。

3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优化策略3.1 针对目前物流专业毕业生自身问题的建议3.1.1选择专业要目标明确毕业生要对大学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有着明确的目标,针对自身的爱好,现实情况以及将来就业率来进行全面仔细的核准比较,选择适合自己,自己也喜欢的专业。

3.1.2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像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暂时没发达地区的好,但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就业向上看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要向左、向右甚至向下看。

视野开阔了,选择的空间就会更广,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毕业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就业时不能只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

3.1.3尽量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1)作为一名高校物流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应该具备的核心知识包括: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本理论、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软件应用、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物流系统优化理论、物流系统规划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