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五单元单元学习评价1单选题易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组建中国同盟会B.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C.创办黄埔军校D.建立广州国民政府【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査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故选B。
2单选题易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A.新文化运动B.实业救国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正确答案】D【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让人民意识到了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列强的侵略本质,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故选D。
3单选题中“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期间,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
故选C。
4单选题中1925年4月8日,鲁迅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总要改革才好。
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
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
”以下对信中历史信息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火与剑”指暴力革命B.“别人”指日本帝国主义C.“还是如此者”指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学校”指黄埔军校【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阅读材料,与教材链接可获知“别人”所指北洋军阀。
故选B。
5单选题中下图是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的一位风云人物,这是《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北伐的对象。
首先抓住材料中“两年之后”,然后抓住图片下方文字“吴佩孚”,链接教材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吴佩孚是当时三大军阀之一,其最终被击败,在中国政坛上消失。
故选C。
6单选题中下表中毛泽东系列活动的背景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C.北伐战争开展D.革命根据地创建【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
通过表格中时间和多次出现的“国民党”,可以判断发生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故选B。
7单选题中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A.秋收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遵义会议召开D.红军长征胜利【正确答案】B8单选题中对下图徽章承载的历史事件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此徽章承载事件距今(2017年)90周年B.此徽章为了纪念人民军队建立C.此徽章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D.此徽章承栽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与图片“南昌起义”无关。
故选C。
9单选题中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井同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C、D三项分别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长征胜利和南昌起义的影响,排除这三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尚革命道路。
故选B。
10单选题中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A.B.C.D.【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题设中的意思是说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起点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
A项是为了纪念刘胡兰而作的题词,C项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口号,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来的。
故选B。
11单选题中2017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到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
请你选出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C.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D.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正确答案】D【题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选D项。
12单选题中“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三月里桃花红(哟)似海,四月间红军就(哟)要来……”这首旋律优美、感情真挚的四川民歌,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它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正确答案】B13单选题中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长征胜利的标志。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后,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C。
14单选题中“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三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査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它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B。
15单选题中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奖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诗中空格处应当填写()A.上海B.南昌C.遵义D.延安【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C。
16单选题中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样列正确的是()①秋收起义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③遵义会议④长征的开始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发生在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长征的开始发生在1934年。
①最早,③最晚,故选A。
17单选题中与前四次反“围期”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略18单选题中美国某作家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贏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D19单选题中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个“伟大传奇”是指()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正确答案】D20单选题中“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A.北伐战争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红军长征纪念馆D.渡江战役纪念馆【正确答案】C21材料分析题难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简答题难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正确答案】红军长征。
(2)简答题难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正确答案】遵义会议。
(3)简答题难诗中反映出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两个)【正确答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等。
(答出两个即可)(4)简答题难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正确答案】长征精神。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努力学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言之有理即可)22材料分析题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
蒋介石在他所控制的地方实行“清党”,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1927年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
当日捕去共产党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
4月28日,李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者从容就义。
材料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只剩下长征一条路。
在长征途中,由于和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反而使中共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