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 辊道窑预热带设置搅拌风孔的作用是喷入低温空气,降低窑头温度2. 窑墙耐火材料结构形式有传统、组合、全耐火纤维。
3. 陶瓷窑炉冷却带分为急冷段、缓冷段和低温冷却段三段。
4. 规定压力制度是为了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
5. 隧道窑内烧成带的温度控制主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最高温度点。
6. 辊道窑中辊子之间留有空隙的目的是利于气流通过。
7.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会影响其耐热震性能。
8. 陶瓷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气氛制度。
9. 回转窑内火焰过长会使烧成带的最高温度降低,液相出现过早,易引起结圈。
10. 水泥生料的预热效果用表观分辨率和真是分辨率来辨别。
11. 回转窑的支撑结构包括轮带、托轮组、对挡轮。
12. 回转窑内烧成带长度用主窑皮的长度来判定。
13. 气流进入旋风筒的方式有直入式、涡壳式。
14. 在分解炉内,分解是前提,换热是基础,燃烧是关键,分解是目的。
15. 气固悬浮预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料早气流中分散状况有关。
17. 耳池是指布置在平板玻璃池窑两侧,与窑相通、向外凸出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小池。
18. 按结构将陶瓷窑炉窑顶耐火材料结构分为拱顶型和平顶型两种。
19. 陶瓷辊子的材质有高铝质、耐热合金、重结晶SiC 等。
20. 搅动气幕是指将一定的热气体以较大的气流速度和一定的角度自窑顶一排的小孔喷出迫使窑内的热气体向下运动,产生搅动,使窑内的温度均匀。
21. 马蹄焰玻璃池窑有滴料法和吸料法两种机械成型方法。
22. 倒焰窑上的吸火孔的作是烟气进入烟道。
23. 湿法生产的回转窑内链条有垂挂和花环两种挂法。
24. NSP是Newsuspension Preheater Kiln 的缩写。
25. 蓄热室内格子体结构是否合理对使用寿命和格子体蓄热效能有影响。
26. 锡槽内调节闸板是指有效调节锡槽生产能力的装置。
27. 悬浮预热器内结皮矿物的组成是硅钙石和硫硅钙石。
28. 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是分解的基础,比分解反应速度慢,是控制因素。
29. 水泥煅烧系统中一次风是指通过喷煤管输送煤粉的空气,二次风是指供燃料燃烧的空气。
30. 回转窑上密封装置的类型有迷宫式和接触式两大类。
31.窑炉(热工设备)即这样一些结构空间,在这些结构空间内,能够用加热的方法,按照工艺要求的烧成制度,使原料(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变为产品(熟料)。
32.影响窑炉使用寿命的有关耐火材料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重燃烧变化,二是耐热震性。
33.所谓泡界线,简单来说就是未熔化好的、有许多泡沫的、不透明的玻璃液与熔化好的、透明的玻璃液之间的分界线。
辊道窑的工作系统是指燃烧系统、排烟系统和冷却系统。
34.能源技术的进步、耐火材料工艺的进步和烧成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进步使陶瓷窑炉技术迅速改观。
35.封闭气幕是指在隧道窑横截面上,自窑顶及两侧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成为一道气帘,由于气体的动压转变为静压,使窑头形成1-2Pa的正压,而避免了漏入窑内。
36.冷却带抽出的热风的用途有 干燥 、助融 和 气幕 等。
37.隧道窑内预热带支阀的作用是分配各段的 烟气 ,以满足各点的 温度 要求。
38.回转窑的传动设备附近的轮带两侧设置一对挡轮的作用为了限制并检验窑体在加热与运转时的 纵向运动 。
39.四级SP 窑中漏风量对热效率的影响顺序是 L4>L3>L2>L1 。
40.水泥混凝土制品在热养护时,升温速率 是升温阶段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
41.玻璃池窑分隔装置是指玻璃池窑的 熔化部 与 冷却部 之间的分隔装置,它包括 玻璃液的分隔装置和 气体空间 的分隔装置。
42.泡界线是指未熔化好的、有许多泡沫的、不透明的玻璃液与熔化好的、透明的玻璃液之间的 分界线 。
43.气流进入旋风筒有 和 方式。
44.隧道窑窑顶常采用的双心拱是指组成窑顶的两个半圆拱的 圆心 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45.耐火材料的品种主要分为 重质耐火材料 和 轻质耐火材料 。
46.陶瓷辊子的材质有 铝合金 、 耐热钢 和 莫来石 。
47.现代陶瓷窑炉的主要特征有48.辊道窑排烟系统为集中排烟,由于辊道窑不设置窑门,一部分排烟循环作为 封闭气幕之用。
为了防止窑头温度过高,在预热带两侧也常设置 搅拌风孔 ,主要是喷入 低温空气 以降低窑头温度之用。
49.主窑皮 是指熟料被加热过程中,有相当量(约25~30%)的组分熔融成液相,粘附在窑内耐火材料的表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粘稠状物料,其平整、合适的厚度和长度是窑内 煅烧制度正常稳定的标志。
50.热养护制度由 预热 、升温 、 恒温 、降温 阶段构成。
51.流道、溜槽的作用是将合格的熔融玻璃注入 锡槽 本体,为了满足 玻璃成型 的需要。
52.水泥制品热养护中降温阶段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是 降温速率 。
53.窑墙孔砖的作用有 起到窑墙的作用 、使辊子正常运转、红砖的厚度略小于窑墙的厚度54.生烧和过烧分别指 急冷正压过大,鼓入的冷风过多 和 正压不足,呈现负压,急冷风太少 ,各表现为 结构疏松,强度较低 、 烟气倒流,产品熏烟 ;55.封砂槽的作用是 隔断窑车上下空间 、 避免冷空气漏入窑内,热气体外泄 ;56. 封闭气幕 指在隧道窑横截面上,自窑顶及两侧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成为一道气帘,由于气体的动压转变为静压,使窑头形成1-2Pa 的正压,而避免了冷空气漏入窑内; 气氛幕 在烧还原气氛时,为使坯体在900℃以前充分氧化,还原带前必须要有氧化带,因此在气氛改变的地方,950~1050℃设置 气氛幕 -还原气氛。
57.回转窑的传动设备附近的轮带两侧设置一对挡轮的作用是为了限制并检验窑体在加热与运转时的 纵向运动 。
二、判断题1. 为了节约能源,烧陶瓷制品时低温下应该快速升温。
(X )2. 4级悬浮预热器的各级分离效率对热效率的影响顺序是1234ηηηη>>>。
(X )3. 规定压力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
(V )4. 耐火度: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融化的性能。
它的测定:将试样制成三角锥(上底2mm,下底8mm,高30mm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把三角锥试样和用来比较的标准锥放在一起加热,当试样因受热和其本身所受重力的影响,顶部开始融化的温度,就是这个试样的耐火度。
(X )5. 一定量液相出现或尚有一定量液相未凝的状态是弹性状态。
(X)6. 窑顶二层拱内的热空气是搅动气幕的来源之一。
(V)7. 按窑工作区间是否与焰气直接接触将隧道窑分为:明焰、隔焰及半隔焰隧道窑。
(V)8. 现代陶瓷隧道窑三带是按燃烧装置的位置来划分。
(X)9. 真实分解率指自窑尾取得入窑料样,经分析其烧矢量计算而得的分解率。
(X)10.为了防止结皮堵塞通常限制燃料中S<2%。
(X)11. 高铝砖和自结合SiC制品均属于重质耐火材料。
(V )12. 耐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越小,耐热震性越好。
(V )13.为了防止结皮堵塞通常限制原料中R2O<3%。
(X)14. 日用玻璃池窑生产线有很多对蓄热室。
(X)15. 耐火材料的热导率越小、热膨胀系数越大,耐热震性越好。
(X)三、简答题1.为什么陶瓷窑炉中急冷段正压过大可导致产品生烧?如急冷处正压过大,大大超过烧成带最末一对燃烧室的正压,说明急冷鼓入的冷风过多,大量温度不高的空气进入烧成带,可能导致保温不足,产生生烧。
2.回转窑内烧成带的火焰的长短对生产有什么影响?火焰长度:单位时间内发热量一定时: a.过长:烧成带的最高温度降低,且被煅烧物料中液相过早出现,容易引起结圈。
此外还可能造成未燃烧尽的残碳被带入低温区产生不完全燃烧,影响熟料质量并增大煤耗。
b.过短:高温部分过于集中,易将窑皮或衬料烧坏,不利于长期运转。
c.合理的火焰长度是很重要的,应根据窑的规格、热耗和系统配置来决定。
通常大约是窑有效内经的4~5倍。
3.水泥熟料冷却的目的。
1.回收高温熟料的热量,用以预热助燃空气,改善燃料燃烧过程,节约能源;2.熟料急冷有利于水泥强度的发挥,增强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安定性,提高水泥质量;骤冷可以阻止水泥熟料中矿物晶体的长大,特别是阻止C3S 晶体的长大,还可以使液相凝固成玻璃体,使MgO及C3A大部分固定在玻璃体内,提高水泥熟料的活性,防止β-C2S向r C2S的转变.3.冷却熟料,确保输送和储存熟料设施的安全运转;4.熟料急冷后,易磨性得到改善,有利于粉磨。
4.搅动气幕的定义及来源。
搅动气幕:为了减少预热带气体分层,常在该带设置1-3道搅动气幕。
将一定的热气体以较大的流速和一定的角度自窑顶一排小孔喷出,迫使窑内热气体向下运动,产生搅动,使窑内温度均匀。
5.陶瓷棍棒在使用前要进行哪些检查?6.辊棒的尺寸公差;抗弯强度;抗热震性能;耐火度;耐磨性。
7.隧道窑工作系统的定义,它包括哪些?隧道窑是一种连续式窑炉。
工作系统又叫工作流程,是指窑内气体输送系统,即气体流向及有关设备。
包括:燃烧系统、排烟系统及冷却系统。
8.为什么在隧道窑冷却带鼓入的急冷风和直接冷却风与抽出的热风要相平衡?鼓入的空气为燃烧所需的3-7倍,必须在烧成带之前抽出这些热空气,勿使鼓入和抽出达到平衡,不使冷空气流入烧成带,保证烧成带能烧到高温并维持还原气氛,也不使烧成带烟气倒流入冷却带使产品熏烟。
9.在洪堡型悬浮预热器中为什么要将两个换热单元并联共同构成C1级?一般最上一级(代号C1)分离效率要求最高,以减少飞损,降低生料消耗和减轻收尘设备的负荷,因此往往用两个相对尺寸较小的旋风筒并联以组成(2-1-1-1)系列(2×C1-1×C2-1×C3-1×C4)10.为什么隧道窑的拱顶越高,越容易出现气体分层的现象?拱越高,拱顶部分装坯越不易紧密,拱顶与料垛之间的空隙也越大,此处气体流动的阻力越小,越易造成气体分层,使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所以从窑内温度的均匀性来讲,拱高越小越好。
11.隧道窑窑内阻力损失的增加会给生产造成什么影响?是指窑外管道系统的阻力损失和窑内的阻力损失。
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以及料垛阻力。
阻力损失是靠消耗静压头来弥补的,如果大,则用于克服阻力的静压也大,也就是窑内的正负压都大。
正压大则漏出热气过多,燃料损耗大,操作条件不好。
如果负压大,漏入冷空气必多,气体分层严重,上下温差大,延长了烧成时间,多消耗了燃料。
所以设计窑炉和码装料垛应力求降低阻力。
12.蒸养立窑的设计原理及工作过程。
原理:在工艺上,蒸养立窑主要是根据水蒸汽介质因其密度小而自动向上流动,冷空气因密度大而聚集在设备的下部这一特性而进行设计的。
因此,立窑的上部是可以接近于100℃的饱和水蒸汽区,而在立窑的下部由于外界空气的混人而形成“水蒸汽一空气”混合物,所以其底部的温度可保持在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