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
摘要:随着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当地政
府对园区纳管企业废水排放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现有废水处理系统进行
提标改造,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制药废水、提标改造、工艺研宄
引言
在医药化工行业中,制药行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其排放的废水属难处理工业
废水之一。
制药废水因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废水组分复杂
多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COD值和BOD值高且波动性非常大,废水
BOD/COD值差异大,总氮浓度高,毒性大。
而且药厂通常是采用间歇生产方式,产品
的种类变化大,造成废水水质、水量、污染物种类变化较大。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
括抗生素废水、化学合成类废水、中成药废水、发酵废水等。
寻求工艺合理、运
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又能最大限度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处理工艺技术,是亟待研宄的方向和思路。
制药工业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料类型可以分为生物
制药和化学制药两类。
牛:物制药,是利用粮食或者其他类型的作物进行发酵、过滤、提纯等步骤,最终形成-种药品的生产工艺过程。
化学制药而言,是采用物理化
学方法,利用化学反成,最终形成化学药品的过程。
除了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利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直接从植物之中提取有用的原料然后进行
生产制作,这种类型的药品就是当前生活中运用的相对普遍的中成药。
此类药物近
年发展迅速,也是我国钊药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1制药行业污水治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特性决定了废水治理的难易程度,制药废水的复杂多变性使得废水
治理工程在设计上并没有统一的工艺流程和运行参数可套用,也很少能利用成套定
型设备来进行处理。
每个工厂的废水处理项目都要根据废水的特点性质,通过现场
实测、小试和中试研究来确定具体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案。
在废水处理中主要考虑
的问题包括.①首先应考虑废水中有利用价值的物质的回收利用;②利用科学合理
的手段对于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预处理;③往往要先进行水量水质均化和pH调节。
④生物处理系统是首选的治理工艺方案,需要有良好的耐冲击负荷和良好的去除
效率;⑤出水还要有稳定达标的保证措施,⑥对于污水处理的费用要控制在一定的
合理范围之内。
从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制药废水的处理过程一般都是采用多级的处
理工艺,其中初级的处理工艺主要是包括沉淀、过滤、蒸馏等简单的处理工艺,后
续的处理工艺就需要采用科学的生物处理方法比如SBR法、A/0、A2/0等。
对于
多数废水是需要采用多级的处理工艺之后才能够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当然对一些
浓度高、水量小的生物难降解废水也有选用物理-化学法如高级氧化技术、铁炭氧
化技术、电解技术等进行处理的。
2制药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2.1混凝沉淀对于所有的化工处理技术而言,混凝沉淀是当前运用最为普遍的
形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中一些成悬浮或胶体状的物质进行分离。
通常情况之下,首先是絮凝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控制投加量在经济
合理范围内,对不同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会有所不同,COD的去除效率范围大约在10% ̄50%,对于某些废水可能会更高。
总体上看,废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越
多,COD浓度越高,相对处理效果会越好。
对于制药废水的处理环节而言,最常用的
絮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亚铁盐等多种类型的物质。
对于一些抗生素废水
来说,在早期加入一定的助凝剂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絮体的沉淀性能,对于废
水之中物质性能的激活具有促进效果。
除此之外,硫酸亚铁还可以中和废水之中的
其他物质。
除此之外,该物质对于酯、硝基化合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实现还原,
有效减弱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2.2吸附
吸附法是用多孔固体物质去将废水之中的污染物吸附出来,然后进行回收利用
或者再处理,以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当前运用的相对比较普遍的吸附物质主要是
包括活性炭、浮石、煤渣等。
在制药废水的处理过程之中,最常用的就是采用煤淹
或者活性炭作为初级处理工艺来处理各种类型的制药废水,比如维生素B、洁霉素
等制药环节之中所产生的各类废水网。
2.3气浮
所谓气浮方法就是充分利用一些细小的气泡作为浮力去除水中的悬浮污染物质,这样可使这些污染物质密度小于水,从而漂浮到水面上,最终实现将污染物和废
水分离。
气浮类型主要包括充气气浮、化学气浮等多种形式。
对于化学气浮而言,
一般是对于悬浮物比较明显或者含量较高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工艺流程相对简单
并且耗费的资源较少,但是不能实现对于水中可溶性污染物的去除,对于这些可溶
性物质需要进步的后续处理。
对于制药废水处理过程而言,这种方法被运用在土霉
素等类塑的处理匕面。
2.4反渗透
反渗透,又称为逆渗透,是一种利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将浓度高的废液进行物
理分离,净化出高所需要的处理水过程。
在这个过程之中形成一个外力的推动作用,改变早期的渗透方向,将相对较浓的废液向稀释的废液过渡,从而实现最终的净水
目的。
3改造工程及深度处理工艺
3.1改造工程
改造工程内容,一是更换A2/O系统内填料和曝气系统,重新调试系统,使
出水效果有所提高,减轻后续深度处理的负荷,从而节约深度处理的一次投资费
用和运行费用;二是实现清污分流,增加一个事故池,将排放的高浓度废水进行
单独收集,增加高浓度废水收集管网,高浓度废水经沉淀后均匀进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增加MBR(Membrane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增加污泥脱
水系统,污泥经脱水后含水率降低为80%,泥饼外运处置即可。
3.2深度处理工艺流说明
生产废水进事故池,通过水泵均匀配入调节池,生活污水进调节池,调节池
污水经过提升泵提升,经过机械细格栅后进入A2/O生化系统,沉淀池出水经提
升泵提升进MBR池,进一步生化,降解COD、BOD和氨氮,通过板式超滤膜过
滤后出水,消毒后达到排放标准外排或回用。
整个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二沉池、MBR池)经过经污泥泵提升进离心脱水机脱水,污泥与絮凝剂同时从进料管进入
离心机,离心机滤液回流集水井,形成含水率为80%的泥饼外运处置。
结语
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日常清洗设备废水和周期性大清洗设备废水,由于生产
污水水质波动较大和系统设备的运行缺陷,整个系统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波动
较大。
通过升级改造,系统运行效果稳定,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11/890—2012)中的B级标准,部分出水回用于厂区绿化和卫生用水。
参考文献
[1]黄霞,文湘华.膜法水处理工艺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蒋岚岚,张万里,胡邦,等.城镇污水处理工程MBR工艺膜系统设计关键技术[J].中国给排水,2011,27(20):55-60.
[3]王婵婵.膜抗生物污染改性及其在MBR中性能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