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有研究表明:PM10每上10g/m3,每日总死亡率
20
(二)含硫化合物
污染大气的含硫化合物有H2S、SO2、SO3 、硫酸酸雾及硫酸盐气溶胶等,但在大气中 主要是SO2。 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 气中的SO2可能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其中2/3 来自于煤的燃烧,1/3来自石油的燃烧,矿物 燃料燃烧时,主要生成SO2 。所以人类活动 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 。
大气圈:随着地球旋转的大 气 空气密度分布特点:海平 面处空气密度最大,随高 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逐渐 变小。
6
大气的组成
大气就其组分的含量变动情况可分为恒定组分、 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三种。恒定组分指N2、O2和 Ar。N2占空气体积78.09%、O2占20.95%、Ar占 0.93%.三者总和占空气总体积的99.97%,其余 为微量的氖、氦、氙、氡等稀有气体。可变组分 指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通常CO2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小于4%。可变组分在空气 中的含量随季节、气象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不定组分指煤烟、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 一氧化碳等,它与人类活动直接有关,这些组分 达到一定浓度,会给人类、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东方网2003年6月22日消息:6月21日,一个农民正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燃 烧麦秸。这是记者在山西省孝义市梧桐乡北姚村拍到的场景,该村有不 少农民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燃烧麦秸。这种做法不仅影响地力,污染环境, 37 还对周围的其他农作物也构成了威胁。此外,燃烧麦秸的烟尘会降低近 旁公路的能见度,对司机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18 (4)可吸入颗粒: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 粒子。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将其定为粒径≤10µm。
大气飘尘的危害
(1)影响大气的物理性质 (2)使建筑物、金属制品等受到腐蚀; (3)对人、动植物产生危害;
(4)与其它大气污染物协同作用形成
大气污染。
上升1%,呼吸系统疾病上升3.4%,心血管病上升 1.4%,哮喘病上升3%,肺功能下降0.1%。 19
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
14
15
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自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扬尘等) 工业污染源 按大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 人为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点源(一根烟囱) Volanic 按污染源的存在形态 线源(一条繁忙的公路) eruption 面源(设备的无组织排放) 固定源(由固定地点排放) 按污染源的运动特性 流动源(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 高架源(>100m) 按大气污染源的几何高度 中架源(30-100m) 低架源 低架源(<30m= 连续源(连续排放某一类或几类污染物) 按污染源排放物的时间长短 瞬时源(持续时间很短的源,如爆炸) <30 持续有限时间源(介于连续源和瞬时源之间)
3、交通运输污染源
由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 运输工具运行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 气。这类污染源属流动污染源,主 要污染物是烟尘、碳氢化合物、 NOx、金属尘埃等,是城市大气环 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钢铁厂排放的废气
火力发电厂排烟污染大气
33
烟尘 弥漫 整个 地区 排入大气中的 烟尘随风扩散
34
2、农业污染源 主要是不当施用农药、 化肥、有机粪肥等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挥 发扩散,以及施用后期NOX、CH4、挥发性 农药成分从土壤中逸散进入大气等形成的 污染源。
35
东方网2003年5月20日消息:5月19日,在湖北汉宜高速公路边的 农田里,农民正在焚烧作物秸秆。由于现在正值收割季节,许多 36 农民将收割下来的作物秸秆在田地里当场焚烧,焚烧形成的烟雾 飘荡在高速公路两边,既影响视线又污染环境。
13
一次污染物
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 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的一次污染物有:颗粒物、SO2、H2S、 CO、碳氢化合物、NOx等。
二次污染物
从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 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 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 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2)对植物的伤害
光化学烟雾能使植物叶片 受害变黄以致枯死。据 资料统计,仅加利福尼 亚州1959年由于光化学 污染引起的农作物减产 损失已达800万美元。 使大片树木枯死,葡萄 减产60%以上,柑橘也 严重减产。对光化学烟 雾敏感的植物还有棉花 、烟草、甜菜、番茄、 菠菜、某些花卉和多种 树木。
17
(一)颗粒物
颗粒物是指大气中弥漫着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成份较 复杂。 (1)总悬浮颗粒物:用标推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 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 粒物,用TSP表示。其粒径多在100µm以下,尤 以10µm以下的为最多。
(2)飘尘:粒径小于10µm 的颗粒物称为飘尘。它们 能长时间地悬浮于大气中而不沉降下来。 (3)降尘:粒径大于10µm的颗粒物叫降尘。它们在 重力的作用下能很快降落到地面。
高架源 中架源
16
பைடு நூலகம்
30-100
>100
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
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10种)
(一)颗粒物
(二)含硫化合物
(三)氮氧化物 (四)碳氧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六)碳氢化合物
(1)SO2; (2)悬浮颗粒; (3)可吸入颗粒物 (4)氮氧化物; (5)CO2; (6)CO; (7)臭氧(O3); (8)铅; (9)苯并[a]芘; (10)氟化物
(五)光化学氧化剂
1、光化学反应和光化学烟雾 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大气中的某些污染物 发生反应,生成新污染物,这种反应叫光化 学反应。由此产生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阳光,无风; (2)有不利于光化学烟雾扩散的气象条件; (3)大气含有一定浓度的NO2和碳氢化合物。
21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的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 引起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 意的是SO2与飘尘的协同作用将使 其毒性大大增强,使得大气污染加 剧。 大气中SO2可以通过均相或非均 相氧化生成SO3 。SO3一经形成, 便迅速与大气中的水蒸气作用生成 硫酸,因此大气中SO3的含量十分 低微,生成的硫酸是严重危害健康 的物质,其毒性远大于SO2。
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距地球表 面约1000多公里厚度的气体构成。人类生 活在大气圈中,一般成年人每天需呼吸 10-13m3的空气,它相当ld食物量的10倍, 饮水质量的3倍。一个健康人在5周内不吃 食物,或5d内不喝水都可能生存下来。但 若5min不呼吸空气,会窒息死亡。由于大 气直接参与人和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代 谢,清洁的空气是一切生物生存的保证。
7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主要 N2 洁 成分 O2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空 气 次要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 成分 O3 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8
固体杂质
24
(四)碳氧化物
大气中CO来源于燃料的燃烧。而
由汽车尾气中的CO造成的大气污 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值得 注意的是CO的另一人工源是吸烟 排出的烟气。吸烟者吸入的CO远 高于不吸烟者。 CO的主要危害是妨碍体内氧气的传输。它与血红 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多倍,而生成的羰基血红 蛋白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小3600多倍,因此 一旦生成羰基血红蛋白就很难解离,导致输氧能力 降低,造成机体缺氧,体内缺氧时对所有的器官都 25 有影响,而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
23
NO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不活泼的气 体,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血 红蛋白而引起中毒,并可产生缺氧症状 和中枢神经受损。 NO氧化后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的 NO2,它的毒性较强,能迅速破坏肺细 胞,可能是引起肺气肿和肺癌的病因。 NO2又是一吸光物质,易发生光化学反 应,是形成光化学反应的元凶,由此产 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危害更大。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技术
1
2
3
阳光明媚的乌鲁木齐, 五分钟后黄沙蔽日弥漫了整个天 空。
4
北京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本章内容
1. 2. 3.
大气结构与组成 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中国大气污染的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5
4.
5. 6.
第一节
一、大气的结构 (一)大气圈
大气结构与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一、大气污染
1. 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 气中,累积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并驻留一定的时 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生态环 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11
2. 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
三个环节:
排放源
污染物
混合、迁移 大气 扩散、转化
接受者
12
3. 大气污染的划分 根 据 污 染 范 围 局部性大气污染 城市性大气污染 区域性大气污染 全球性大气污染 根据能源性质 煤炭型大 气污染 石油型大 气污染 混合型大 气污染
天 然 源
它和人为源相 比产生的污染 物较少,浓度 较低,具有局 部地区某段时 间内形成严重 影响的特点。 移 动 源 静 止 源
CO、CO2 、SO2 、 碳氢
化合物等
自然尘
森林植物释放 海浪飞沫
风砂、土壤尘等
萜稀类碳氢化合物。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人 为 源
汽车和火车、飞机 交 通 运 输 过 程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等,分布广泛分散, 现 代 化 交 通 运 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 难监测和治理。 物和铅等 输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