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918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深圳大学901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3年深圳大学901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边际替代率答: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如果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2.道德风险答: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3.摩擦性失业答: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4.无差异曲线答: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的数量组合。

无差异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无差异曲线图1-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的数量和商品2的数量。

图3-2中的曲线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是相同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二、是非题(每题答对得2分,不答得0分,答错得-2分,共20分)1.在正常的供给曲线情形下,供给量水平低时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供给量水平高时的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解析】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生产者改变所生产的商品数量的灵活性,在供给量水平低时,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较小,从而企业减少生产或转向生产其他产品比较方便,成本也较低,因而供给量对价格反映比较灵活。

反之,当供给量水平较高时,企业减少生产或转产十分困难,因而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低。

2.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产出增加5%。

()【答案】×【解析】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若只有劳动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使用量不变,则产出增加将小于5%。

只有劳动和资本使用量同时增加5%时,产出才会增加5%。

例如,在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中,劳动增加5%,则产出增加的比例为:,并不等于5%。

3.失业保障是一种政府政策,这种政策尽管保护了工人的收入,但也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答案】√【解析】失业保障是政府对失业人群的一种补助,使得工人在失业期间仍然能维持基本生活,但这也使得工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失业工人变得不再迫切的去寻找工作,从而使得摩擦性失业人数增加。

4.用管制迫使自然垄断者收取等于其生产边际成本的价格将使垄断者赔钱,并退出该行业。

()【答案】×【解析】若政府用管制迫使垄断者收取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此时垄断厂商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经济利润,因为此时垄断者的平均收益高于其平均成本,因此垄断者并不会退出该行业。

5.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不具有相对优势,则其不可能具有绝对优势。

()【答案】×【解析】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绝对优势是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可能其具有绝对优势。

例如,一个中国工人单位时间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一个美国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美国工人在生产棉布上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

6.吉芬商品有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答案】√【解析】吉芬物品是指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在吉芬物品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大于其替代效应,从而最终使得需求量增加,从而使得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7.税收转嫁的结果使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较有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答案】×【解析】税收负担的大小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

弹性小意味着对一方而言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适当替代品较少的市场一方不太愿意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8.基尼系数越接近1,收入分配越平均。

()【答案】×【解析】基尼系数是指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即。

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0,即有,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9.购买100股苹果公司股票是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支出的一个例子。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包括房屋建筑、机器制造,以及企业存货的增加等。

购买股票是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时发生的购买,不属于经济学中的投资。

10.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如果每年货币供给增长2%,则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

()【答案】×【解析】根据货币数量理论有:,则,因此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不仅仅取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和实际国民产出的变动率。

只有当货币流通速度和实际国民产出保持不变时,才有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运用弹性理论解释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的生产。

答: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收益可知,当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商品价格与厂商收益呈正向变动关系,提高产品的价格可以增加厂商的收益,价格降低反而会使得厂商总收益减少。

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

如图1-2所示,限制石油产量的政策使供给曲线由向左平移至,价格从上升到。

同时,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的上涨幅度,使得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的产量,否则,各石油生产国将蒙受收入上的损失。

图1-2 石油供给减少的影响2.请解释为何税收会造成无谓损失。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了,而且,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

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

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

如图1-3所示,没有税收时,价格是,销售量是。

由于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所以,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

同样,由于供给曲线反映了卖者的成本,所以,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和价格之间的面积,即。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税收,税收收入等于零。

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等于面积。

征税后,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

图1-3 无谓损失3.什么是科斯定理?为什么私人经济主体有时不能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答:(1)科斯定理是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

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按照科斯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

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2)只有当利益各方可以顺利达成和实施协议时,科斯定理才适用。

但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在有可能达成互利协议的情况下,协商的方式也并不总是奏效。

私人经济主体往往不能自己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原因在于:①交易成本的存在。

交易成本是各方在达成协议及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如果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过高,协议双方可能就会不遵守协议而不解决外部性问题。

②谈判很容易破裂。

战争和罢工的经常出现表明达成协议可能是困难的,而达不成协议有可能是代价高昂的,问题通常在于各方都竭力要达成自己更好的交易而使谈判破裂。

③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十分困难。

因为协调每个人的代价过于高昂。

例如,考虑一个污染了附近湖水的工厂。

污染给当地渔民带来了负外部性。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污染是无效率的,那么,工厂和渔民可以达成一个协议。

根据协议,渔民要对工厂进行支付,以使其放弃排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