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
设备配置标准
为统一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的配置,有力保障日常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调度,保障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指挥,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通讯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车载信息终端(GPS)1套、800兆无线数字集群设备手台、车台个1套。

其中800兆数字手持台的配置:手持台的标准原装配置要求:1部裸机(含天线)、2块高容量锂电池、1个座充、1个旅充,1个车充、1个终端皮带夹、1个肩咪、1本中文说明书、一付专用耳机。

具体标准如下:
一、车载信息终端技术标准
(一)移动信息终端硬件性能要求
1、信息模块性能
(1)CPU 主频≥400MHz,内存ROM≥32M,RAM≥32M,系统冷启动时间≤60秒, 系统热启动时间≤15秒;
(2)显示屏:彩色液晶触摸式显示屏:不小于7英寸宽屏,像素≥480x234(RGB),亮度≥350LX,可配合按键操作,有遮阳罩;
(3)数据存储空间不小于1GB。

2、GPS模块性能
(1)不少于12通道的GPS定位功能;
(2)外置GPS天线(不与显示屏一体,可放置在车身外侧);
(3)接收灵敏度-140db;
(4)刷新频率≤1次/秒。

3、通信模块性能
(1)有免提语音电话,不设手柄;
(2)采集的信息实时压缩回传;
(3)提交符合国标的灵敏度、参考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检测结果。

4、整机电气性能
(1)采用GPRS数据通信;
(2)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工作时系统无任何噪音;
(3)电源环境:直流9-36V供电;
(4)根据急救流程的自动电源管理(投标方应详细描述);
(5)休眠状态下工作电流<100mA;
(6)整机功耗<15W。

(二)移动信息终端软件功能要求
1、操作系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2、卫星定位功能
(1)可进行GPS定位(包括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方向、时间)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

(2)发送间隔可由中心灵活设置。

3、信息交互功能
(1)可接收指挥中心发送来的调度指令、通知并显示提示。

(2)可按键反馈急救过程中的状态信息(接受指令、驶向现场、到达现场、开始运送、到达医院、途中待命、站内待命等),状态管理符合现有系统运作流程,并可根据变化进行状态的增减。

(3)可录入救治记录、收费信息、送达医院,并将信息上传指挥中心。

4、信息查询功能
(1)可查看本车本班接受的命令单,并提供查询显示功能。

(2)可以查看已登记的本车上班人员的信息、本车实际标识、所属机构名称。

(3)可以查询常见急症、药物过量、化学品中毒、其他急症等鉴别诊断与救治原则。

(4)常用药品的适应症、毒副作用、常用剂量等信息。

(5)提供上述相关知识库。

5、通话功能
(1)电话权限受中心控制。

(2)主叫电话、联系电话、医院电话等随指令实时改变。

(3)提供快捷键的电话簿功能。

(4)通话被中心录音系统实时记录并与任务事件关联。

6、导航功能
(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每一条指令自动为每一次任务确定从出发地点到目的地的最适合的路线(提供多种路径计算方式)。

(2)可在车辆行驶中语音提示道路和方向选择。

(3)内置本市主要公路和城市导航电子地图,地图数据真实、详细。

(4)内置全国主要城市导航电子地图。

(5)每半年更新一次地图。

二、800兆无线数字集群设备配置标准
(一)技术要求
1、射频性能
频段和信道分配,806~821MHz(移动台发、基站收);851~866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双工间隔为45MHz。

射频性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8-2000。

2、同步
移动台频率精度要求±100Hz (载频)(相对于从基站接收的频率)。

3、电磁兼容性
(1)接收灵敏度:静态灵敏度下限为-112dBm,动态灵敏度下限为-103dBm。

(2)发射特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11228-2000。

4、环境适应性
(1)互可操作性:终端的供货商必须保证在TETRA网络升级的情况下提供有TETRA MOU组织的不同厂家的终端和系统的互可操作性(IOP)测试情况报告。

(2)工作温度、湿度:终端在环境温度-20℃到+55℃,湿度不高于93%的条件下正常启动、工作。

5、终端功能
(1)基本功能:终端须具备开机登记入网、超出服务区指示、中文支持能力、具有可控的屏幕背光照明、集群/直通工作方式的切换、半双工单呼、全双工单呼,组呼、组成员的迟后接入、紧急呼叫,呼叫方识别显示、呼叫固定电话(PSTN)、呼叫PABX等功能。

(2)直通模式:终端应能支持移动台-移动台直通模式(DMO);并在DMO方式下要求能够支持通话组扫描、
预占优先等功能。

能在851~866MHz频率范围内进行通话。

(3)数据业务:终端应支持状态消息、短数据业务、WAP、分组数据业务等功能。

符合ETSI EN 300 392-2
V2.3.2 (2001-03)相关要求。

投标人须说明支持数据传输(短数据和分组数据)的能力;要求分组数据传输不影响话音通信。

(4)背景组功能:终端应支持背景组(隐含组)功能,背景组应在终端中不可见,且永远被扫描并具有最高的扫描优先级。

6、安全性
终端需具有空中接口鉴权、空中接口加密、端对端加密功能接口,并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8-2000。

(二)使用要求:
1、手持台要求
(1)手持台必须满足专业要求,可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使用,具有便于携带、易装卸的特点,具备符合多种复杂环境下使用的要求及专用附件。

(2)手持台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TETRA EN300 392-2功率小于等于等级4要求,最大为1瓦,并能根据无线链路衰减情况,动态调节输出功率。

(3)手持台必须能够支持全面的中文能力,包括中文
界面,中文短信。

(4)手持台的通话组旋钮设计必须人性化,便于现场人员选组。

(5)手持台应具备关闭发射的功能,启动该功能后,用户机仍可以接收呼叫及信息,但不能进入发射状态。

(6)手持台能以铃声,振动及铃声加振动三种不同方式实现呼叫提示,具备振铃音量控制、话音音量可调功能。

手持台必须提供同侧双扬声器,可自由切换以适应双工呼叫及组呼对扬声器的不同需求。

(7)电源开关操作时应支持PIN码保护功能,在PIN 码被错误输入3次后,应支持独立的安全码保护。

(8)手持台应满足不低于IP54防护标准,投标人应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证书。

(9)投标人提供环境适应性的检验报告,并说明所提供电台的环境适应性性能情况。

(10)要求手持台具有通过调度台修改紧急呼叫地址的功能,可接收通过空中接口下发的动态重组信息。

(11)要求手持台具有被遥毙功能,经遥毙后手机不能使用,必须在本网经唤醒后方可再用。

(12)手持台应能够在从高度为1.0m处跌落在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后正常工作,MS不应有损坏,显示屏可见面积不小于机壳正面表面积40%。

(13)终端内置GPS接收设备,能够实现GPS定位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终端采用轮询、定时、位置变更、紧急呼叫发起等方式上传位置信息。

内置GPS功能中具有抗身体遮挡特性。

手持台GPS工作方式应能够实现GPS大规模及日常定位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