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监督题库一(实习监督)一、单项选择题钻井、井控工艺类:1、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
A、井侵B、溢流C、井涌D、井喷失控(D)2、有关防磨套使用正确的说法是()。
A、两趟钻检查一次B、防磨套壁厚偏磨50%时应更换C、一趟钻超过15天的,应在20天内取出检查D、对于安装9 5/8”套管头的应使用加长防磨套(D)3、通常情况下,力求一口井保持()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A)4、相邻注水井不停注或未减压,很容易引发井侵、井涌,甚至()。
A、井漏B、井眼缩径C、井斜D、井喷(D)5、钻井液中混油过量或混油不均匀,容易造成井内液柱压力()地层孔隙压力。
A、高于B、低于C、减小D、增大(B)6、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和井控管理制度等方面。
A井控技术培训、B、队伍管理C、成本控制D、井控检查(A)7、钻井施工队伍应坚持干部()小时值班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对现场的技术支撑和井控管理。
A、8B、12C、16D、24(D)8、压力梯度是指( )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B、套管鞋深度C、单位井深D、单位垂直深度(D)9、计算钻井液的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必须依据( )。
A、钻柱长度B、测量井深C、垂直井深D、设计井深(C)10、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是指把( )折算成钻井液密度。
A、地层破裂压力B、循环压力C、地层压力D、回压(C)11、井深2800m,钻井液密度1.24g/cm3,下钻时存在一个1.76MPa的激动压力作用于井底,计算井底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 )g/cm3。
A、1.30B、1.24C、1.18D、0.064(A)12、地层压力是确定钻井液()的依据。
A、密度B、粘度C、失水D、切力(A)13、正常压力地层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B)14、上覆岩层压力是指某深度以上的( )所形成的压力。
A、岩石的重力B、孔隙流体C、岩石骨架应力D、岩石基质和孔隙内流体的总重量(D)15、当孔隙压力等于上覆岩层压力时,骨架应力(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不确定(B)16、地层破裂压力一般随着井深的增加而( )。
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确定(C)17、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 )的重要依据之一。
A、地层压力B、抽吸压力C、坍塌压力D、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D)18、钻井过程中,配制合理的钻井液(),平衡地层坍塌压力,防止地层失稳。
A、密度B、粘度C、含砂D、失水(A)19、地层坍塌压力指的是液柱压力由大向小到一定程度时井壁岩石发生剪切破坏造成井眼坍塌时的()。
A、地层压力B、基岩应力C、液柱压力D、地面压力(C)20、地层漏失压力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时的压力。
A、地层破裂B、钻井液漏失C、岩石变形D、地层坍塌(B)21、对于正常压力的高渗透性砂岩,往往地层漏失压力比()小得多。
A、地层坍塌压力B、地层压力C、地层破裂压力D、实际允许最大关井套压(C)22、大部分的压力损失发生在钻柱里和()。
A、水眼处B、地面管汇C、环空内D、出口处(A)23、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钻柱长度、钻井液密度和()、切力、排量及流通面积。
A、钻井液粘度B、钻井液含砂量C、泵的功率D、钻井液失水(A)24、产生抽汲压力的工况是( )。
A、起钻B、下钻C、钻进D、空井(A)25、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为零(A)26、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 )。
A、钻进B、起钻C、下钻D、空井(B)27、空井时井底压力等于( )。
A、静液压力+激动压力B、静液压力+环空流动力阻力C、静液压力-抽吸压力D、静液压力(D)28、油水井的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为()g/cm3。
A、0.01~0.05B、0.05~0.10C、0.10~0.15D、0.15~0.20(B)29、气井的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为()g/cm3。
A、0.01~0.05B、0.05~0.10C、0.07~0.15D、0.15~0.20(C)30、增大井底压差,机械钻速会()。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规律变化(B)31、钻井液对油气层的伤害,不能单纯以钻井液密度的高低来衡量,而应以()的大小和钻井液滤液的化学成分是否与油气层匹配来确定。
A、地层压力B、静液压力C、压差D、井底压力(C)32、欠平衡钻井,井底压差()。
A、大于零B、等于零C、约等于零D、小于零(D)33、对钻井来说,()检测关系到快速、安全、低成本的作业甚至钻井的成败。
A、地层温度B、地层压力C、地层倾角D、地层水密度(B)34、只有掌握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等参数,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钻井液密度,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井控设备。
A、岩石应力B、地层倾角C、环空流动阻力D、地层坍塌压力(D)35、()的作用是阻隔地层流体与外界连通,而保持高的压力状态。
A、生油层B、储油层C、运移D、圈闭层(D)36、钻井前常根据地震资料利用()预测地层压力。
A、机械钻速法B、页岩密度法C、等效深度法D、dc指数法(C)37、dc指数法只适用于()地层。
A、火成岩B、泥页岩C、基岩D、花岗岩(B)38、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是为了确定()地层的破裂压力。
A、白云岩B、井底处C、石灰岩D、套管鞋处(D)39、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要遵循()的有关规定。
A、SY/T 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B、SY/T 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C、SY/T 6137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D、SY/T 6616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装置配套、安装和使用规范(A)40、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5月颁发的()中指出,井控设计是钻井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B、《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C、《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定》D、《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A)41、在可能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钻井,()设计应对其层位、埋藏深度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进行预测。
A、工程B、地质C、钻井液D、井身结构设计(B)42、地质设计书中所提供的井位必须符合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的条件等。
A、50mB、75mC、150mD、300m(B)43、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同一裸眼井段中原则上不应有两个以上( )相差大的油气水层;A、温度B、压力梯度C、岩性D、可钻性(B)44、工程设计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密度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A、地层坍塌压力B、地层孔隙压力C、地层破裂压力D、关井压力(B)45、在钻井施工中,()必须满足平衡地层压力的要求。
A、关井套管压力B、循环总压力C、钻井液密度D、地层流体密度(C)钻井、井控设备类:46、远控台待命状态时,下油标尺油面高()mm;储能器压力为()MPa;管汇及控制环形防喷器的压力为()MPa。
A、100-150,17.5-21,10.5B、100-200,17.5-20,17.5C、105-175,10.5-17.5,17.5D、105-150,10.5-21.5,10.5(A)47、远控台控制全封闸板的换向阀手柄用()控制在中位,其它三位四通换向阀手柄的倒向与防喷器及液动放喷阀的开关状态()。
A、限位装置,开位B、锁紧装置,一致C、锁紧装置,开位D、限位装置,一致(D)48、司钻控制台气源专线供给,气源压力为()MPa;储能器、管汇、环形压力表压力值正确,与远控台压力表压力值误差不超过()MPa。
A、0.65-1.5,2B、0.65-1.3,1C、0.56-1.5,2D、0.56-1.3,1(B)49、套管头安装完后,要进行注塑试压,其注塑试压值按()进行。
A、该层套管抗外挤强度的80%B、该层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C、该层套管抗外挤强度的50%D、该层套管抗内压强度的50%(A)50、为准确观察溢流关井后的套压变化,()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节流管汇另外配置()MPa的低量程压力表。
A、35,24B、35,16C、70,24D、70,16(B)51、BX159钢圈承压()MPa。
A、70B、35C、24D、105(A)52、钻井用指重表之的指重为()(B )A、钻具在空气中的重量B、钻具在钻井液中的重量C、钻具在钻井液中的浮力53、MWD是通过()将井下信号传送到地面的A、电缆B、钻杆C、泥浆脉冲D、储存器(C)54、打捞牙轮最常用的工具是()。
A、捞矛B、打捞筒C、反循环打捞篮D、捞杯(C)标准规范类55、股份公司确定的“安全警示日”是()。
A、12月23日B、4月9日C、12月22日D、9月11日(A)56、班组井控第一责任人是(),溢流监测责任人是();录井队溢流监测责任人是()。
A、平台经理,泥浆工,录井队长B、司钻,泥浆工,联机员C、司钻,泥浆工程师,联机员D、平台经理,泥浆工程师,录井队长(B)57、钻井时效分为2大类,即( B )A、钻进时间与非钻进时间B、生产时间与非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与事故处理时间D、取心时间与完井时间58、如果现场各种设备间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应采取(C )措施。
A、有效地安全B、有效地教育C、有效地隔离D、有效地监督(C )59、油层套管的材质、强度、扣型、管串结构设计(包括钢级、壁厚以及扶正器等附件)应满足固井、完井、井下作业及油(气)生产的要求,水泥应返至技术套管内或油、气、水层以上()m。
A、100B、200C、300D、500 (C)60、应急计划总的原则是必须()。
A、保证井的安全B、保证人员安全C、保证设备安全D、控制污染(B)二、多项选择题钻井、井控工艺类1、决定溢流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A、地层渗透性B、地层孔隙度C、压差D、防喷器规格(ABC)2、常见的溢流流体有:天然气、石油与()。
A、盐水B、二氧化碳C、氮气D、硫化氢(ABD)3、现代井控技术已从单纯的防止井喷发展成为()的重要技术保障。
A、保护油气层B、提高采收率C、防止环境污染D、防止井塌(ABC)4、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包括()等方面。
A、地质设计与工程设计缺陷B、井控装置安装、使用及维护不符合要求C、井控技术措施不完善、未落实D、未及时关井、关井后复杂情况处理失误(ABCD)5、井控不仅是井眼压力控制,还包括(),因此做好井控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